哈哈頗呵 wrote:
MK台客本田車談什...(恕刪)
台客喜美車老早被ALTIS跟馬三取代了還有新聞認證,不是年紀大就是太混

大七好爸爸大戰8+9ALTIS忘了嗎?


別忘了硬皮鯊也曾經是..可惜改進口後台客買不起不能造成搶購熱銷潮
都跑去買外匯C250/300 100萬內就有(C250/300台客車名單之一)
"愛塞"別人有了才加?什麼都慢人一步。
拔光光再加回來,有什麼自信比和泰會賣車?加加影音送機票送家電就能躺著賣?
速霸陸的車都很好尤其是檸檬哥LEVORG 2.0 268P的大馬力,低底盤,大空間140萬根本高CP值。
再賣輸220P/230P 160萬/145萬的東歐國民2線車SKODA Superb Combi/Octavia Combi就是意美很糟
大沈 wrote:
跑山路的永遠分二派,有人要吃線也有人不吃線,相同條件下吃線速度一定比較快,就看抱什麼心態跑山路..(恕刪)
2輪的機車世界也是如此~~!!

簡單的來說~
【完全線內】派是【吃線】派的evolution版
【完全線內】派可以去跑【吃線】派的路線,但要【吃線】派跑【完全線內】派的路線,【吃線】派大都無法跑的快又順!

機車過彎是運用【逆操舵】技巧,去改變前輪輪胎【U】胎型與地面接觸的位置,來進行過彎..
那麼反過來..我們看4輪,如果轉向時,輪胎也可以自動改變外傾角度,是不是可以減少側傾,讓輪胎更加服貼地面,上短下長的兩支A臂就是可以有這樣的作用
再加上整個結構成效,車重部分由避震器來負責,轉向由上下2支A臂來負責,是分開來各自擔任工作,所以單就轉向而言,就可以更輕鬆更精準~!
這樣說,應該知道為何當年大家瘋【喜美】了,便宜又有操控性!
CIVIC+雙A臂或許會變成歷史,但畢竟是發生過的事情,誰也無法去抹滅!!


90'S年代,以一般家庭來說,應該是說4年級生,先開始有賺到錢,造就整個台灣的經濟發展,5年級生中後段班的在享用這樣的成果,車子基本上是比較注重玩樂,所以講求操控性能..
那麼經年累月後,5年級生也有點年紀了,玩心漸漸淡了~戀愛了,結婚了,有家庭有小孩了,基本上就往比較務實的車輛去選擇..可能就是買台CEFIRO,空間大,一家人要出門方便,要不就是買台CRV 好開~!

整個市場需求的改變,車廠理所當然要跟進,跟著改變,不改變太堅持~~可能就會被淘汰!!!
在mobile 01,說些無關痛癢的話就行了, 咱不能不留個心眼,以免禍從口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