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速箱邏輯夠聰明反應也絕對夠快了,基本上超車爬坡不必用手自排模式
手自排模式就變成娛樂用的囉,可享受接近手排車的樂趣,因為本田對變速箱的干預比較少
而其他廠牌如果對變速箱保護很多干預很多的,有時候往往油門含住稍鬆變速箱都不聽使喚的給你跳檔
或者油門踩到底還要等一兩秒以上,甚至有的還得放兩次才會降到你要的檔位
這時候手自排模式就派上用場
allenet wrote:
降檔不是就是增加扭力...(恕刪)
當然在降檔的時候, 你當然會同時增加扭力和馬力(請參考 Integra R 的馬力/扭力曲線圖)
扭力無法換取速度, 馬力才可以.. 扭力是能夠幫助擎更快達到馬力值峰值(也就是說扭力峰值的時候, 車並不是最快的時候, 而是馬力峰值時的速度最快)
所以我認為降檔主要的目的在於取得更高的馬力=速度的換取(或是需要檔煞)
再說得更簡單, 大扭力小馬力的車一定跑不快
小扭力高馬力的車(如同 Civic/Integra R的車款), 可以讓車跑的快
套一句我們常常再 s2ki 說的話
扭力讓你感覺跑起來很快
但是馬力讓你跑起來很快
1Ds2+400D+1n+28-70mmF2.8L+70-200mmF2.8LISII+58AF-2=手拉傷.
allenet wrote:
用更高的馬力換取更高...(恕刪)
我必須說, 我們的觀念是一樣的...只是對於最後定義有所不同
只是你要回頭想我這一點.. 只有馬力可以換成速度
扭力可以幫助馬力更有效率的提升.. 所以, 主要的目的還是在助提升馬力, 因為你要增加速度(增加馬力)才能超過別台車, 而不是扭力比要超的車大(假設其他因素相同)
再好的扭力(你所謂的加速度), 沒有經過馬力轉換成速度也是枉然
因為扭力不能換成速度, 所以不管扭力再強, 你速度也不會起來, 還是要提升馬力才行
所以降檔的目的, 是在於借由"扭力和齒比"來減少馬力抵達鋒值的時間(其他因素不論的話)
也就是說, 提高馬力=提高速度!!
所以....馬力才是一切啊 XD
我個人認定所謂的"加速度", 等同於馬力提升的效率, 而我所謂的效率包含了扭力, 齒比, 車重量, 風阻...etc 扭力只是加速度其中的一個因素
但是基礎上而言, 馬力是扭力加上轉速的累加... 所以基本上就看你用哪種角度去看瞜
但是以物理角度而言, 就如同您說的, 扭力才是力, 馬力只是功率
1Ds2+400D+1n+28-70mmF2.8L+70-200mmF2.8LISII+58AF-2=手拉傷.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