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現在還在開喜美4代 16V EF-9的各位大大們 請分享一下心得 順便簽到~

轉貼一下
我在UCAR PO的
沒試過0~100
因為我開車時老爸都在車上
沒有自己開出去過

honda civic 4th
喜美四代,家中也有一台還在服役中,91年四門化油LS-X款 5MT

18年開不到13萬KM,油耗純市區12KM/L,高速16KM/L

起步.加速很輕快,但高速很飄,異音也多,鈑金薄,小車大空間

原廠車身低,晚上時常覺得對向或後方的車打的是遠光燈

兩年前上過手術台,變速箱也重整過,車況還很OK但不太敢跑高速.長途(畢竟18年的車了,安全性也不夠)

順道問一下,100KM時轉速3000轉,這樣算正常嗎?
A-MING wrote:
順道問一下,100K...(恕刪)


正常地
100km是3000轉地~~~
如果你掛三檔的話是100km/h 5000轉喔
以前無聊時想就會給它開100km/h掛3檔
轟隆隆地假裝清積碳~~~
如果這時候要再加速的話可是很有fu的喔~~
之前也開了4年的 喜美四代16v,後來以兩萬元賣給一位驗車廠工作的年輕人。

三陽製造 1991化油器16v、四速自排、脫手時約21萬公里。

接手有處理外觀(粗蠟與鏽蝕處理),加上定期打蠟+有車庫,雖然是近15年車,白色漆沒有泛黃。不過內部就沒有外觀這麼好了。

這台車子輕、板金非常容易鏽蝕,就算處理過還是會發生,不過曾經倒車沒注意,屁股撞到一台朋友親戚的X-trail的前輪葉子板,聽說花了8萬元來處理,但我的車卻一點事都沒有,只是蠻內疚的。

後來會脫手換車的原因有幾個
1. 冷氣不冷:修過冷氣管路、壓縮機、乾燥瓶,冷媒無洩漏,出風口溫度也夠低,但冷氣就是不夠全車冷,除非到了黃昏傍晚,且開冷氣重拖無力很明顯,歸咎本身設計散熱就不好,除非另外加大水箱。

2. 引擎零件老化:引擎腳、分電盤常壞,引擎腳因為是引擎振動大,橡皮容易斷;而分電盤則是常漏油,換過兩次台製品,都撐不過一年半,而日製品台灣本田開價一萬三,聽到嚇得不敢訂。

3. 不舒適 + 沒人敢坐: 車身低、座椅也低、隔音非常差(自己有加貼隔音棉了),長途開車真的很不舒服,且以前的車禍印象,朋友都不太敢做這台車,男的就算了,連女生的都這樣

曾經發生過一件事,因為隔熱紙年久失效,想撕掉重貼,順便改善冷氣效果,結果去隔熱紙店,老闆看車子後就有點愛理不理,問價格也是亂報,反正就是不想作這台車的生意,大概是看我學生窮酸樣吧。

後來畢業有固定收入,就把這台車脫手了。

個人覺得:時代在進步,車子也在進步,想砸大錢maintain老車真的要審慎衡量,畢竟是上一世代的設計。
這一台好幾年前也擁有過~
1988年的化油器16V手排~
不過油耗就沒各位的這麼省~
可能才8左右~
因為起步都是吱吱叫!
輪胎好像是RE88的175/70/13的原廠化石胎~
怎麼磨也磨不完~
操控真的粉好~
還可以玩甩尾~
手煞車真的太利了~
方向盤又輕好控制~
輪胎又粉差~
簡直就是一台大玩具~
當初接手是2萬辦到好~
開2年賣給親戚也開了2年才報廢~
版金真的輕沒錯啦!
高速公路也可以開到170~
那時2高才剛通車~
我老婆考駕照時除了教練車之外了練習車~
賣後她就不會開手排了~
我也來加入,我的車是1990年8月GTX-I,手排紅色應該是三門噴射最早一批,
到現在(只有)194,XXX公里,外觀還算可以,只有兩邊後燈旁各有生鏽穿孔小
於一元硬幣大小,用矽利康補再上漆,其他鈑金都是原廠,連前後保險桿都未拆過,
只有右前葉子板烤漆過又退色,金油層都壞了,其他漆面差了點但仍然是原漆,
一般保養維修都自己DIY(我是汽車公司員工去年已經退休),底盤大多由認識的保修廠處理.。
目前車況還是很好開,除了底盤有些異音及少許滲油,也沒有新車操控之穩定性,
加速性能還是很好(原廠的)並沒有衰退很多,計劃再開個幾年,或是再找不到零件
可修才會換車,到時應該沒有辦法再買到手排車了,當然還是有些進口跑車級手排,
不過我也許買不下手,還是別想太多。
附去年去清境農場照片一張,上山也是一條龍,沒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我也還在開~~~1991 CIVIC Si最近換了個心臟打算繼續開,目標...30年!!!
小時候上學坐的車變成現在上班代步開的車, 四代喜美陪了我20年.

它是1989年加拿大Honda廠出生的美規車型(3門), 今年20歲了, 原廠搭配單噴D15B2引擎四速手排變速箱, 以現代科技的角度來看, 是老古董設計, 但是搭配不到一公噸的車重之下, 油耗真的可以媲美現今高科技的省油車, 油箱40L隨便都可以跑超過400英里, 換算成公制每公升汽油可以跑16km以上.

它20歲的今年, 我送了一個禮物給它---170hp的B16A引擎與五速手排變速箱, 因為是5代的系統, 所以連電腦線組都一併升級了, 由於美規車行照上沒引擎號碼, 這個禮物我想是最適合它的了(油耗掉到11km/L, 不過對性能引擎來說算很省了, 奇怪的是不管有沒有大腳油門, 油耗都保持在這個值上下, Honda的VTEC還真神奇). 雖然很多人說我瘋了, 花那麼多錢在一台舊車上, 不過我認為車真正的價值, 在於車帶給人多少感動.

說說這台車本身的設計優點吧, 前後雙A臂懸吊帶來精準的轉向, 彎內快速變更行車線的重心轉移輕微, 相信過彎樂趣是現今為何K6 K8還是沒有被時間淘汰的主因. 再來就是空間利用, 同樣是以M&M(機械空間最小化, 車內空間最大化)的理念所打造出來的四代喜美與FIT, 我能載的東西硬是比老姊的FIT多, 而且不要看四代喜美矮矮低低的, 我身高184, 不管在前座後座都沒有頭頂到天花板的煩惱.

這台車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後車箱的隔音是個大缺點, 車子在怠速時震動大, 特別是有開壓縮機時抖得更誇張, 噢對了冷氣也常壞...黃昏牌. 老車的安全配備也不足, 沒ABS, 沒尋跡控制, 沒煞車力道分配, 沒安全氣囊, 全車上下的安全配備我看只有安全帶. (迷之音~20年前要我去哪裡生出這些東西?)

開四代喜美得到的是一種原始駕車的樂趣, 沒有雜七雜八的電子配備干擾你跟車子的溝通, 任何不當的駕駛車子就耍脾氣給你看(說得很像拓海的AE86, 哈~畢竟它們是同時期的車). 說了那麼多, 我還是給四代喜美下一個評語: EF, 它是適合自己玩樂的 FUN car.
kaichengc wrote:
小時候上學坐的車變成現在上班代步開的車, 四代喜美陪了我20年.

它是1989年加拿大Honda廠出生的美規車型(3門), 今年20歲了, 原廠搭配單噴D15B2引擎四速手排變速箱, 以現代科技的角度來看, 是老古董設計, 但是搭配不到一公噸的車重之下, 油耗真的可以媲美現今高科技的省油車, 油箱40L隨便都可以跑超過400英里, 換算成公制每公升汽油可以跑16km以上.

它20歲的今年, 我送了一個禮物給它---170hp的B16A引擎與五速手排變速箱, 因為是5代的系統, 所以連電腦線組都一併升級了, 由於美規車行照上沒引擎號碼, 這個禮物我想是最適合它的了(油耗掉到11km/L, 不過對性能引擎來說算很省了, 奇怪的是不管有沒有大腳油門, 油耗都保持在這個值上下, Honda的VTEC還真神奇). 雖然很多人說我瘋了, 花那麼多錢在一台舊車上, 不過我認為車真正的價值, 在於車帶給人多少感動.

說說這台車本身的設計優點吧, 前後雙A臂懸吊帶來精準的轉向, 彎內快速變更行車線的重心轉移輕微, 相信過彎樂趣是現今為何K6 K8還是沒有被時間淘汰的主因. 再來就是空間利用, 同樣是以M&M(機械空間最小化, 車內空間最大化)的理念所打造出來的四代喜美與FIT, 我能載的東西硬是比老姊的FIT多, 而且不要看四代喜美矮矮低低的, 我身高184, 不管在前座後座都沒有頭頂到天花板的煩惱.

這台車也不是沒有缺點的, 後車箱的隔音是個大缺點, 車子在怠速時震動大, 特別是有開壓縮機時抖得更誇張, 噢對了冷氣也常壞...黃昏牌. 老車的安全配備也不足, 沒ABS, 沒尋跡控制, 沒煞車力道分配, 沒安全氣囊, 全車上下的安全配備我看只有安全帶. (迷之音~20年前要我去哪裡生出這些東西?)

開四代喜美得到的是一種原始駕車的樂趣, 沒有雜七雜八的電子配備干擾你跟車子的溝通, 任何不當的駕駛車子就耍脾氣給你看(說得很像拓海的AE86, 哈~畢竟它們是同時期的車). 說了那麼多, 我還是給四代喜美下一個評語: EF, 它是適合自己玩樂的 FUN car.
...(恕刪)
隔音真的很差,原廠音響開到快破音還不覺得大聲,我家車在第15~16年之間換一顆壓縮機,抖動真的蠻會抖的,至於安全真的祇有安全帶+保佑撞到前車不要潰縮到駕駛座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