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本的確看不到什麼積極搶攻市占率的動作 換句話說他也自認不是台灣T牌的對手
不過其定價策略倒是相當厲害 切中現在人消費心裡(貴的就是好東西)
台本的車款相當稀少 不過台灣市場規模與習性也不過就只能容下這些品項而已
若真要講將最新科技帶進國產車市場 FORD反而比較讓人驚艷
然而感到疑惑的是 本田強調的performance & engineering 在台灣車款上幾乎消失無蹤
那麼台本何不引進原產國當家性能車款 反正少量高價也符合這些進口車的訴求
雖然可以想見當年NSX, EVO8的壯烈史蹟或許會發生
不過拿著S2000配合power of dream的標題應該更有說服力吧!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像我自己,沒興趣或是不想要的東西,我不會去管他價格如何或是配備好不好
我想要的東西我就會去在乎他的配備好不好,值不值得買
若是這個品牌出的產品,其配備不合我的需求,那我就換別的品牌產品看看
反正這個老闆賣的東西不合我胃口,我就換別家,我也不會去跟老闆囉唆什麼!
不過,若是這個品牌對我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它的產品又沒有好到能達到我的需求
我就會不甘心,希望它能出產更好,C/P值更高的產品
不然就是這樣產品的某項功能或是配備很吸引我,讓我感到非買不可,而其他配備卻又讓我失望,
我就會感到可惜,為什麼功能不再更強一點呢!
我覺得有人抱怨是因為他喜歡這個產品(不管是品牌因素或是某項特質)。想買,卻又不完全符合他的需求,所以才會有怨念
所以不是喜歡就買,不喜歡就不要,這麼簡單啦!

會花時間上來抱怨代表有某程度上的喜好。
當你有一億人口的市場等著你的時候,你就知道不管消費者要什麼,車商在不虧本的情形下為了搶市占率什麼都好....
當你一年只有幾十萬的新車市場....消費者相對成為弱勢族群,給你什麼你就湊合著用吧,反正市場不大利潤也不豐....
不是這樣的嗎?
Honda車的品質好,只是之前被南陽做爛了(做爛了以後還跑去搞更爛的車...呵呵.....去搞那個在歐洲專業汽車媒體眼中評比為Below Industry Level工業級水準以下的車<這可是三四十年前所訂的標準,連三十年前定的標準都不到.....>,連Mark都可以仿冒把它斜著放呢...有看韓劇的人就知到電視中路上一堆外型酷似日本或歐洲車的仿冒車在韓國路上跑呢.....台灣一票人還是因為它是最便宜的柴油車照樣愛的要死,只要便宜只要炫目新車,完全不顧家人安全...),而且本田車在歐美本來就是同級車中屬於幾乎是最高價的"平價"日本車,沒聽過本田跟別人買變速箱裝在自己車上湊合著用吧??....在美國賣的沒有豐田車好只是因為豐田同級車確實比較便宜(至少前前後後好幾個美國的同事友人都說豐田品質差,以後只考慮本田車,絕對不再買豐田),但是也很難相信本田的小車"合適"居然在台灣可以開價到這種價位而且還沒幾乎什麼配備都不給....看樣子台本真的只是為了做形象,完全不把台灣市場的銷售量看在眼裡呢....形勢比人強,在小島上的島民們你又能如何??....你不願意買,看樣子他還不削賣呢......呵呵
這是台灣所有車廠的通病
因為都不完美 所以比爛
找到最不爛的 它就是熱銷的toyota
但 再怎麼熱銷 它還是很多缺點 (請到T版去看...)
它不過是比較不爛的蘋果
愛之深 責之切
的確 看上眼的東西
就會希望它好一點
覺得台本很可惜
可以做得比現在更好
但牽就於成本
跳脫了以人為本的概念
很可惜 短視近利 沒想到要做大
罵了 可能也起不了作用...

唉...... 一台車 少賺個四五萬
一千台就四五千萬 是沒錯
但賣一台60萬賣出400台 (2億四千萬)
跟賣一台55萬賣出700台(3億七千五百萬)
哪一個income會大一些
後續的維修呢?
又多做300台 給員工多一些就業機會
這才是以人為本吧?
我不知道這簡單的數據 沒根據的演算正不正確?(要笑 要批評的也隨便)
但我只覺得改變一下 它可能就從爛蘋果變成比較不爛的蘋果
為何不改呢?(價位..品質..明知道的缺點)
其他的車廠也是呀.....

既然是要做大眾車
怎麼沒想到要大眾都能滿意的車呢?
自己看不要在比 沒完沒了
再怎麼樣的車不喜歡還是有人買
不喜歡別買 本質 <---七個小朋友多就是本質
花什麼錢買什麼車
市佔率第4名有什麼好比
第一名當然是t
2~3名同一家公司有啥好比
第四名honda
買車不是看市佔率市您喜歡 買了自己認為是個好車就好啦
何必想那麼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