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日本本田主動換漆

換啥漆都沒用!

因為環保考量, 所以現在新車漆面都很薄!
高速公路飛石一打就一個小洞了
就連賓士GLC也是這樣的.
Nobuo

環保考量用的是水性漆,目的是降低VOC。飛石力道對角度對都會掉哪有甚麼跟膜厚有關的...你以為漆面開發沒有這飛石方面的試驗喔。去參考一下SAE J400。ISO也有相關規範,沒有人標準定不准破裂的。

2025-07-18 18:53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2018年以前的油性...(恕刪)


講得很像國內每家車廠都是水性漆一樣....

還甚麼拿建築低成本工業漆來比.... 不同的東西是要怎麼比

裡面不是講了是傳統丙烯酸為基底作為新材料比較。

這些東西即使不在相關行業也可以餵一下各種AI補一下課

2025年現在還有人覺得水性漆就是差喔....

那你乾脆說人類在電鍍領域幾乎都是水性系統品質堪憂算了

歐洲對於VOC要求嚴格,當地車廠連底漆面漆那些轉水性多久了。

歐洲進口車漆面都爛貨了? 先去看一下金油功能是啥吧

還甚麼汽車開發行業視角來看..... 看看你在啥部門吧?

還是你覺得動力系統、車體結構才叫開發?

我是不太相信一個待在開發領域的視野這麼小啦.....
跟水性漆和油性漆沒關系,而是車廠決定要花多少成本在車漆上,省工,省料,錢就省出來了
Nobuo wrote:
阿福的網宅I...(恕刪)


可以呀,我漆面可以拿出亞太國際福特FLA受測認證,通過耐水解55度浸泡28天、國內車廠大部分對OEM只作耐水解30度7-14天。

鐵砂碎石測試(噴砂)台灣沒有實驗室有設備符合FLA測試標準,得送海外國際認證實驗室去作「漆面噴砂測試。」

先搞懂車漆要怎麼測耐水解、耐衝擊測再來說吧!

去噴一片樣品漆試片,百格刀每5mm斜紋間隔割到見底,噴砂看看能承受多少!
我沒懂多少啦,只是花百來萬拿到認證資格而已。
不知勾勾有什麼車廠國際測試證明可以眼吉利。

而我要傳達的,是一般車用噴塗,沒幾家真的在用德國施德樂這些,頂多就採購敦陽、建裕的工業漆去混合。
外部連蝴蝶牌建築業的漆也在噴,這種水性的要多好,漆價成本就擺在那裡。

蝴蝶的水性,是要怎麼過鐵砂碎石測試。
建裕漆要過噴砂都要蔡哩等!

油性都作得哩哩辣辣,新車沒一年就起銹水了,轉水性不夠毒,化工材料侵入不足,怎麼封得密著。

它整篇新聞稿提到啥材料科學、技術,也就寫個名詞,啥材料、怎麼施作、經過哪些測試啥都沒有。
寫文的自己也不是專業的,不就沒啥含金量,這沒毛病呀!🤭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可以呀,我漆面可以拿...(恕刪)


阿不是在講廢話,哪家新聞媒體跟你講這些東西?

看完新聞媒體的東西再來說人家講不夠專業是啥意思我是不懂

難道政治新聞、國際新聞看完要來嫌人家怎麼沒有做專題報導?

看個新聞報告嫌沒有含金量,那還肯定真的不會有含金量...
Nobuo wrote:
阿福的網宅I...(恕刪)


那你是又再噴個什麼。
手指別人,自己有較高尚!況謀立貢啥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那你是又再噴個什麼。...(恕刪)


這樣叫噴 標準有點低...

我回過頭去看國內外一般媒體,不知道哪個報導有含金量....

難道要記者去跟原廠把所有試驗規格、標準拿出來報導才有含金量..?
Nobuo wrote:
阿福的網宅I...(恕刪)


金贏,愛斗嘴鼓!災立啦!
我就當這種蹭流量的廢文是垃圾,如果文章是你寫的,拍勢,喜歡聽點不同看法就聽,不開心,那我金拍勢。

歡迎做專題、能上商週的媒體文啦,這類洗版的,就一笑置之,也歡迎你對我一笑置之,各走各路便是。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金贏,愛斗嘴鼓!災立...(恕刪)


喔,這篇文章真的跟我沒關係呢。

我的確很認同你在這裡多數的文章,和對國內汽車產業做出的貢獻,這點我絕不否認。

確實網路一笑置之,也沒甚麼利益可言。
主動加強防鏽比較重要❗️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