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內燃機還沒亡!Honda表示將會持續生產內燃機引擎直到2040年

d885668 wrote:
終究會共存的不可能誰...(恕刪)

等電氣化普及後,電動車就會更平價了,到時燃油車的市場越小,就越沒有車廠願意製造高額小眾的燃油車。本田說2040年是保守的
singal303 wrote:
這個好啊三倍社長是在...(恕刪)


還真的希望F1能繼續參戰呢
持續研究合成燃料或電子燃油
2026電能輸出要達到50%
其實充滿挑戰

不過目前看來2026紅牛沒戲了
麥拉倫甚至也想跟紅牛接洽引擎動力
剩下來的希望大概是
威廉斯、Aston martin....
但除非本田有能力把兩者拉離賓士體系
不然我想希望渺茫
而且現在各家引擎都已經點火測試
感覺本田又有那種被迫離開的感覺
(除非說那台800匹crv)

反正我覺得日本高層傻到跟紅牛分手最笨拉
(除非寄望小牛賣掉、Andretti加入....或是本田狠下心跳下來搞廠隊)

題外話...我怎麼樣都覺得賣小牛
都像是 Horner在鋪第二條路
說那時 Horner等三巨頭堅決不讓保時捷入股
就已經惹惱紅牛高層了
有難度
目前趨勢好像不在這了
chris_00 wrote:
有難度目前趨勢好像不...(恕刪)


趨勢就是這樣沒錯
電車的生產成本
在電池價格降低後
或許低於燃油車
更不用提其他部分的生產成本...

就算未來合成燃料或電子燃油有普及的機會
車廠會不會願意生產成本較高的內燃機
而消費者會不會願意轉換為持有成本更高的燃油車都會是問題

當然
本田也說明內燃機未來是使用在
高性能車款、卡車和飛機
一般家裡的乘用車還是會往電車或氫燃料發展
https://tw.news.yahoo.com/經典美國古董車滿街跑-古巴成開放式博物館-084100521.html


卡斯楚掌權,美國又對古巴實施貿易禁運令,車子壞了沒得換,修車師傅只能發揮創意,延續老車壽命。

修車師傅:「你必須找替代零件,從豐田日產等其他汽車的零件,讓汽車引擎能和其他零件契合,讓馬達能從中完美運作。」


2035年燃油車停產之後,可能會像古巴一樣,BBA, 豐田camry,wish,altis, cefiro,sentra 燃油車的最後兩代,永續維護,翻新,持續四五十年,在台灣的德國製氣冷式後置引擎金龜車就是一例,約50年了。
經典古董車
做不出有競爭力的電車,不賣燃油車要賣什麼…
但問題排放標準一年比一年嚴峻,
想賣也得政府肯讓你上架賣。
未來堪憂呀!
cksh 505 28 wrote:
還真的希望F1能繼續參戰呢
持續研究合成燃料或電子燃油
2026電能輸出要達到50%
其實充滿挑戰

不過目前看來2026紅牛沒戲了
麥拉倫甚至也想跟紅牛接洽引擎動力
剩下來的希望大概是
威廉斯、Aston martin....
但除非本田有能力把兩者拉離賓士體系
不然我想希望渺茫
而且現在各家引擎都已經點火測試
感覺本田又有那種被迫離開的感覺
(除非說那台800匹crv)

我也希望繼續參加F1
2026電能輸出要達到50%,對本田來說有挑戰才能進步
目前本田F1引擎強在mgu-h(熱能回收系統)能產生大量的電力,跟充放電效率優異的電池組
去年賽季就聽說本田會導入革命性的ERS,因為去年RB18多次出現大直路末段電量切斷比其他賽車晚的現象,其他車廠引擎沒電了,本田還有電,你忘了去年賽季初,紅牛RB18超重二十幾公斤,直道尾速還是硬吃法拉利

麥拉倫還是不要吧,整組害了了
離開麥拉倫的後來都邁向事業第二春,你看看紐維、小黑、本田、龍嫂,哈哈...

別想太多,油車可能到2035年都還存在,然後再繼續延期禁售燃油車...
singal303 wrote:
革命性的ERS


台灣的賽車新聞對於技術層面著墨較少
多是車隊和車手花邊或是拉仇恨
讓我似乎忽略的本田革命性的ERS的新聞?
願聞S大分享。

其實說到印地或F1
種種ERS和油電科技
就讓我想到那台NSX
我個人覺得這幾年技術成熟
油電超跑還有長足發揮的時間空間
SF90、296GTB、新牛正發光發熱
反觀
NSX貿然進入電車超跑領域
我覺得較為不智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