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就拍手 wrote:說真的M7 TURBO ECO HYPER百初頭萬就有空間一樣大 底盤也是水野調教過的也一定不差重點是馬力202匹還有渦輪增壓偶爾要熱血也行而且Honda sensing也不一定好用倒覺得有一般定速巡航就夠用了 納粉很羨慕本田迷齁?XDD要怪就怪納智捷,是他們自己對自家 ADAS 的可靠度沒信心,不敢放行唷^^享受不到先進完整的 ADAS,就跑來 Honda 主場說 Honda SENSING 不一定好用
HONDA翔 wrote:納粉很羨慕本田迷齁?XDD要怪就怪納智捷,是他們自己對自家 ADAS 的可靠度沒信心,不敢放行唷^^享受不到先進完整的 ADAS,就跑來 Honda 主場說 Honda SENSING 不一定好用 只要扯到M7,這些或許都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第三排說百萬以內,結果載貨區跟第三排乘坐區是重疊的真的調到載貨區一立方公尺+那些該死的橫桿,打死我也不信第三排可以坐人否則等到驗車的時候才會發現悲劇了,然後監理站只會說驗不過是你車主的問題就算知道驗完車要調回去,這還不只拆桿,還有第三排位置也要調之後每年~每半年碰到驗車,就得回原廠被敲一次工資??甚至還曾有鈉粉拿CR-V的客貨牌來反擊當時輿論對M7的批評人家CR-V好歹載貨區有生出1立方公尺(卻也是不能搞5+2的最大阻因)就算本田的支持者再怎麼反感客貨車認證這一點,最少台本有照規定走而不是納智捷那樣事情爆發了,還好意思在記者訪問中說他們並不了解有這樣的問題以現在來看,只能說這些事情還蓋得真乾淨,政府也不敢追究納智捷偷很大的做法頂多說未來客貨車認定加嚴,稅金優惠從今年6月之後通通取消結果U6年底改款,換了一大堆(引擎都換了),結果在政府規定上還是視同小改認證沿用之前既有的,繼續享受客貨車稅金優惠...p.s:聽到這消息,感覺CR-V拔橫桿的日子真的很遙遠,說不定還沒等到那一天就停產了題外話會考慮得利卡的,基本上都會知道它是一台商用車載人載貨都能滿足的車,尤其還是要上山下海的時候但是買M7的不見得會想到M7是客貨車(雖然現在目錄有額外註明了)除非買客車型,然後那個第三排空間...得利卡都沒這麼悲劇話說看到國外最新的得利卡......若能進來,M7一定會被打趴,嚴董還敢讓它進來嗎??雖然若能進,鐵定是台灣MPV市場的一大震撼彈。畢竟不少台灣人的回憶有這台車存在(7年級以前一定有),本田Odyssey自然不可能會躺者賣。
tp6w94u wrote:正佳水貨ODYSSEY,或是現在出清的SIENNA,畢竟198萬就有更舒適的空間...(恕刪) 你講的車跟台本的奧迪賽根本不是同一量級的車,多20多萬可以買到更大的空間沒錯! 但是更大的空間也讓你在台灣擁擠的用路環境更加艱困!
JasonStock wrote:你講的車跟台本的奧...(恕刪) 小弟一點薄淺的心得只考慮四到五人座買日規Odyssey最好的預算門檻應該是150萬到了一百六十萬, Lexus, Mercedes, BMW都是考慮的對象日規Odyssey能吃香的就只有相對較低廉的原廠保養與原廠零件成本但在機油與其他小耗材自備的前提下, Lexus, Mercedes, BMW原廠保養也沒貴那麼多如果是考慮第三排日規Odyssey的表現比那智傑M7還差如果考慮第三排, 日規Odyssey要再想想考慮主動安全台本引進Honda Sensing, 是正確的.以150萬的價格帶, 要有同等級的主被動安全大概只有三菱的Outlander, 豐田的Prius, Prius PHV, Camry Hybrid Q如果預算到了兩百萬日規Odyssey能拿來與之一拚的是那兩張椅子除了那兩張椅子論主被動安全, 論駕駛座的設計與操控, 論後座乘坐品質, 論後座空間日規Odyssey應該都是力有未逮, 一分錢一分貨, 所以也沒輸太多.所以小弟最近新購一台家庭用車因為經常全家出遊, 正七人座很重要.本來想買Previa 3.5, 所以預算訂在185, 順位第一.等了日規Odyssey, 那個時候沒Honda Sensing, 第三排悲劇考慮了很久美規Sienna, 美規Odyssey, 各方面都很均衡, 但當時考慮道路實用性, 暫列第二考慮VW Multivan, 受不了福斯商用車的死豬價, 但正七人座, 還有桌子可以吃便當, 但當時考慮道路實用性, 暫列第三後來Mercedes V class橫空出世, 不含折價, 219, 319兩個等級, 正七到八人座將Mercedes 安全及智慧駕駛輔助系統選到滿, 219 再加 20, 含減價入手大約220, 只比Previa預算多35先說Mercedes 安全及智慧駕駛輔助系統足足比Honda Sensing高了不只兩個等級在上路後, 發現原本擔心的道路實用性, 完全不是問題, 而且在大台北地區, 機車突然都很禮貌的離大車一段距離亂鑽的情形變少了, 這算是額外的好處吧. 出入小巷, Camry, Teana, Accord能進去的, V class頂多收個後照鏡就進去了要說一開始不適應, 應該是車長較長, 入彎前要更靠外側, 內側要留多一些, 習慣後, 目前只有台北市幾家老牌飯店下不去地下停車場(管理人也不會讓你下去啦)其他還好, 使用上完全不是問題.回到樓主的問題, 2018 年式含Honda Sensing的Odyssey多少會買單?我個人覺得, 自用, 含駕駛頂多只乘載四人的前提下, 入手價165, 已經不能再多了我的計算基礎是, 我選朋馳 V class, 八人座, 主被動點滿220, 平均每個座位27.5日規Odyssey, 勉強滿載六人, 27.5 X 6 = 165如果只考慮實用四人, 27.5 X 4 = 110, 加上我對本田的愛, 再加上55, 加總後仍是165165已經不能再多了, 再多就真的不如去買Mercedes V class小弟誠心的建議.如果是買車重, V class 空車2145kg, 2200000/2145 = 1025.64 NTD/kg日規Odyssey車重Apex七人座1855kg, X 1025.64 = 1902564 NTD這個意思也是說, 如果日規Odyssey定價超過190萬, 也就太貴了, 轉去買Mercedes比較划算.
Odyssey增加配備是好事情,不過到這等級還有人在提過氣又不符合規範的M7就是硬掰了,至少也來個VW Sharan,雪鐵龍Grand C4或LR的Discovery Sport等相近價格帶相似車格的進口車款吧!
yenlung1977 wrote:小弟一點薄淺的心得...(恕刪) V class 就是跟T4一樣的商務車,這個等級不如買舒服的Toyota Alpha,Odyssey 屬於minivan 因為底盤夠低,所以操控性其實很不錯,小O 跟previa, Sharan 才算是比較適合都會的正七人座還有還有,223座椅配置使第三排視野比較好,不會有壓迫感,跟坐公車最後一排感覺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