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轉貼 "車體剛性"最完整解析 國產車&中價、高價進口車篇

這才是消費者要擔心的問題吧!不然IIHS和NCAP做各種撞擊測試是沒事找事做嗎?!照理各車廠只要把規範訂好、原則上什麼都不用提心了、但事實上呢?這是在已有嚴謹規範的美國和歐盟,在台灣...汽車結構安全這條路還很漫長的!
chengbin wrote:
個人認為只要是同一..但這些都是有規範的找尋與圖面材料相近強度的鋼材,這些原則上不是隨便可以亂改的,根本不需要擔心這類問題。.(恕刪)
jasonct88 wrote:
作者是中央物理碩士..(恕刪)


要特別強調請看清楚
中央大學物理學系以及台灣科技大學工業與工程管理碩士畢業



這次CRV5疑案引發討論

若車廠能因此改進最好


近來國產車偷氣囊數已經被罵到稍有改善

竟然還有許多人只知牽拖其他車廠下水模糊焦點

這樣比爛就沒事了嗎?

消費大眾默默花大錢買二貨

豈不是認同國產車廠繼續比爛!
jasonct88 wrote:
最近討論熱度很高的鋼...(恕刪)

怎麼沒福特的車,上次kuga 在高速公路撞上貨車,只有受傷沒人死亡!
所以還是買通過美國市場考驗的美規進口車比較安心,

國產無良商太多了!

沒有一個可以相信..
jasonct88 wrote:
最近討論熱度很高的...(恕刪)


感謝提供資訊,讓大家對鋼材使用有個底,volvo不愧是volvo,整個ABC柱環狀都使用1400以上,看起來就是舒服,也難怪volvo小面積側撞,成績普遍不錯,沒有新舊年式,再來一次的問題,也讓人看到volvo的堅持...其它高級品牌A跟C大概就590,但B柱跟底盤門框至少是1500...

CRV鋼材文宣鬧得沸沸揚揚,看起來780用了29%,而590以上近50%已屬不差,但最高就到780是大家在意的點,不過還沒正式發表,就看台本怎麼補救,是輕描淡寫,還是正視跟補救,全看台本...
台灣本田屏東廠充其量不就是個組裝場而已,一台車的鋼材、底盤、引擎、變速箱等等的核心組件不都是需要由日本或泰國進口進來組裝,那我比較納悶的是泰國版本的CRV所使用的鋼材係數是不是也是一樣,畢竟台灣歸類的亞太區域,是不是亞太區域都是使用這個鋼材係數,有人可以提供泰國、韓國的規格嗎?

如果亞太區域就是使用這個係數,那不就表示台本就是照著原廠提供的組件來組裝,而美國的係數比較高是不是因為美國的撞擊測試項目裡就是必須要用的這麼高的係數才能通過特定的項目,不然台本怎麼敢這樣公開呢?

markwangs wrote:
感謝提供資訊,讓大家...(恕刪)
griffey

jasonct88 wrote:
我們的政府是不是該想好好一下如何解決這個議題?...(恕刪)


政府根本沒想過有這問題
撞擊測試不公開、裕隆的產品也是安全配備少的前半段
以國產altis為例,會有六安是因為當時的進口馬3全車系標配
沒有馬3其他國產車就不會有多的配備
車商賣的好配備就少給,其他賣的差就這樣繼續保持
連韓國車主要車系也是安全全配
要裡面的鋼材不偷工減料?
起碼要有帶頭的車商先站出來吧
jasonct88 wrote:
最近討論熱度很高的...(恕刪)

我個人認為一般人討論鋼材強度或剛性和安全的關係
絕對不會有結果!
文章作者是物理學士,工程[[管理]]碩士
雖然不見得就對汽車結構設計不專業
但文章中的討論我認為對相對安全性認識沒有什麼幫助

為何?
因為今天你看到的汽車鋼材結構圖
看得眼花撩亂色彩繽紛
然後看到有鋼材的強度較高有的較低
然後你覺得有較高剛性鋼材就一定比較安全??
這就是車商想讓你感覺的
但實際上是這樣?
結構強度你要如何在靜態上看出端倪?
或許有電腦3D模擬的技術可以知道部分
但是那絕對需要更多資訊!!

如果你光是看張結構圖和用料剛材強度就可以知道相對安全性
那今天NHTSA、IIHS、NCAP都不需要用[實車]碰撞
直接用結構圖、鋼材強度去估算就好了
幹嘛還花大錢實車碰撞分析??

或許鋼材強度少到3-4倍你可以很主觀認定[不安全]
但是想知道相對安全性
還是看實車碰撞結果吧
也是要督促政府正式的這個問題
真的不要再拿單一因素鋼材強度或剛性或配備來討論[相對安全性]了


Cloudy Shiau wrote:

我個人認為一般人討...(恕刪)


別失焦了,
大家在意的是2017CRV台規和美規用料差異,
這才是重點。


另外請您看一下美規CRV2017和美規CRV2016差異,為什麼美國Honda要在2017版本提高1500mpa比例?不難理解吧
這大概是老大都擺爛不爭氣了,做老二的沒必要太突兀的概念吧......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