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本田Vezel獲2014年度日本休旅車銷售冠軍

bambochen wrote:
問題是市場小,何必去搶那小餅?



台灣雖然不容易見到Large SUV,但它的市場絕對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小. 尤其Large SUV的底盤往往和Pickup共用.

美國minivan市場一年約五十多萬輛,本田推美規Odyssey就不餘遺力. 美國Large SUV市場一年約四十多萬輛,也不算少,如果有賺頭的話沒有把市場拱手讓人的道理. Toyota Large SUV雖然賣得不多,但它衍伸出來底盤相近的Tacoma pickup則賣得還算不錯,所以仍然是有推large SUV的經濟效益.

而Honda Ridgeline pickup推出將近十年,銷路並不佳,再加上Honda一直沒有發展出大於4.5升以上的大引擎(像Toyota Sequoia大樹用的引擎是高達5.7升的, Nissan也高達5.6升). 所以我想Honda高層也有自知之明,以他們目前的狀況,就算有足夠的技術,大概發展Large SUV也只有慘賠一途的! 在技術上如果真的要做,我一點也不懷疑Honda做不出來,但Honda是否有能力複製CR-V或Vezel成功的經驗,在Large SUV這個領域上也成為銷售冠軍? 我覺得現階段完全沒有那種可能.

以身為一位Honda Pilot車主的想法,我下一台升級的大SUV選擇不多, 目前是以Mercedes Benz GL450 or GL550最合我意 (Acura MDX車內空間其實比Pilot還小,對我而言不感覺是升級; 而MB GL系列空間夠大,剛好列入Large SUV的範圍, 但它算是Large SUV當中稍小的). 純想像: 如果Honda由Acura下手,推出大型SUV (我幫它命名LDX), 引擎由目前現有兩具2.4升 I4引擎合併成4.8升 V8引擎, 馬力360~400匹,定價6萬美元(比GL450便宜五千美元), 我想我應該會買單喔!
singal303 wrote:
2013年底,本田於...(恕刪)


別期待太多.
當年fit也是在日本銷售冠軍.
結果國產後被閹割到慘不忍睹.空有fit的外殼.fit精髓蕩然無存.
請參考艾力大的FIT購車研究
當然結果是fit在國內的銷售排行幾乎都在前10名外

smpmaniac wrote:
別期待太多.當年fi...(恕刪)


本田不等於台本
在日本美國Honda與Toyota捉對廝殺
比品質比價格
到了台灣後
台本只敢拼品質
然後假裝Honda是高一級車要賣更貴
以為Honda車高Toyota一級
真是夠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
Honda屏東廠的產能有限又不想擴充
以前一年是每月2500台的能力
現在應好一點
台本的高層打的主意是

我的產能只有這麼多
我又不想擴
要賺更多
當然不能拼價格
當然死命鼓吹Honda的本質
反正貴貴的賣
有死忠的本田粉絲
不用多
多了也沒多西賣
這樣我就可以

利潤極大化

本田高層其實想的比消費者來的多
人家不是吃素的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我一直搞不懂的是台本不 "進口" Vezel,卻考慮進口Legend的原因在哪?

沒有適合的進口地點?美國?
進口Vezel怕打到CRV?(Vezel進來難道不會打到別家廠牌嗎???)
進口Vezel的利潤低?以台本定價策略,可能嗎?

HONDA對大型車真的是不太在行

基本上大型車=豪華
這個級距的車,還要有很多細節,買家有更多的要求
如旗艦Legend經過了4代...市場接受度一直很差...非常差
雖說是第2名
但也和第一名差太多
幾乎要把2-5 全加起來 才能和1ST TOYOTA抗衡
光看到生產規模就嚇到了
就算是第2名好像也沒甚麼大不了
足足3倍有餘耶.......

2014
Toyota->1,503,879
Honda -> 446,349
台本不引進Vezel真是可惜了
高層的腦袋真是慣了不少水泥
一二名的差距真大 ... 看來 ... 不只是台灣人 ... 連日本人都有「豐田情結」!!

真可怕!!

按照慣例 ... 只要發本田國外好車 ... 一定會引來臭罵 ...
高層。。在想產量有限,又故意賣很高來製造利潤,還是有一堆本質迷買帳,我幹嘛又花成本引進,等賣不動再說吧。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