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公司是來賺錢不是服務眾人台本的上層不好幹比TOYOTA 跟 HONDA的銷售數量你可想像台本總經理回國述職 是多難過HONDA 願意100%出資 開台本臺灣人要偷笑因為臺灣市場實在太小了ACCORD 都可賣到 要進口不是口口聲聲 說 HONDA 引擎多好嗎不買 有甚麼理由要人進
ger1234 wrote:開公司是來賺錢不是服...(恕刪) 嗯,話不是這樣說。本田跟豐田的銷售量會差那麼多,我想這就是台本高層該負起來的責任。畢竟對於本田喜美的好印象,跟corolla一樣,深植在許多長輩心中的。豐田可以一再提高市占率,每月銷售的前五名幾乎是豐田的車款,你說那些一定是最好的車嗎?!敝人認為,不一定是最好的,可是一定是最實用的。買車對於台灣大部分家庭來說,還是一個負擔,更不像美國是生活必需品,日本則是高薪資低車價。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在問買車的菜單、建議、薪水多少可以買啥車等等。開公司是要賺錢的,認同。不過市場分紅海跟藍海。紅海殺價格,藍海拼運氣。 當然這個運氣也不是就只是運氣,而是對於市場的敏感度跟自身的技術支援是否足夠。很久前看過一篇文章,提到台灣的市場小,適合用來做為車型上市的研究分析市場。市場小,的確獲利就有限,可,畢竟還是獲利阿。除非放棄這個市場!honda全球的策略,也許也影響了台灣的高層。看看這幾年,honda的腳步一退再退,指標車種已多久沒有出現了?多少好車跟技術只能拿講古用,講久了,也許就成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