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小型客貨車後坐不能加氣囊?

用客貨認證是要幫消費者省荷包?真好笑,是車商想省貨物稅吧,車商已經省到稅了還賣那麼貴

imysfor wrote:
每個車主都希望多氣囊,不過不是多氣囊就真的安全,還是以小心駕駛來自保吧!


似是而非的話~唉
"每個參加高空彈跳的人都希望多幾條安全索,不過不是多幾條安全索就真的安全,還是以小心彈跳來自保吧!"
每次看到這種人說話我就想跟他說
你下次騎車上快路道路有種不要戴安全帽

帶了安全帽也不一定安全
imysfor wrote:
每個車主都希望多氣囊...(恕刪)
在7000轉才會出現190批馬力

每次只要看到強調幾轉就有幾匹馬力
歪H的Elantra廣告也是這樣

殊不知平均一年開車有幾次會用到最高轉速

還是買主被動安全點的車咖實在

說是自小客貨車不能加側氣囊應該是幌子..
LUXGEN SUV 7頂級款..
也是有6氣囊吧..
是本田先故意不裝吧..
等到之後看RAV 4上市之後..
觀望看看吧..
增加自己小改款的籌碼吧!!
從它的後側氣廉展開方式來看,爆發處似夫不在C柱,而是從後座車窗上得頂篷位置爆下來的


所以安裝是沒問題,但因為客貨牌規定得前鐵桿位置,絕大部分的車都是勉強頂到第二排後腦勺的位置才符合要求,這個位置剛好側氣囊展開時會壓到一部分(C柱後那一小截)



由於展開會不完整,可能是不想再多花成本去重新修改氣囊跟一堆驗證(畢竟台灣市場不大),所以就乾脆不要了
(納智傑那個是特例,它是用國產氣囊(國內全興做得),一開始在設計階段時就能針對需求作調整了)

tai714032nan wrote:
用客貨認證是要幫消費者省荷包?真好笑,是車商想省貨物稅吧,車商已經省到稅了還賣那麼貴
+1
真要省就弄箱式貨車啊
eclair_lave wrote:
從它的後側氣廉展開方式來看,爆發處似夫不在C柱,而是從後座車窗上得頂篷位置爆下來的

所以安裝是沒問題,但因為客貨牌規定得前鐵桿位置,絕大部分的車都是勉強頂到第二排後腦勺的位置才符合要求,這個位置剛好側氣囊展開時會壓到一部分(C柱後那一小截)

由於展開會不完整,可能是不想再多花成本去重新修改氣囊跟一堆驗證(畢竟台灣市場不大),所以就乾脆不要了
(納智傑那個是特例,它是用國產氣囊(國內全興做得),一開始在設計階段時就能針對需求作調整了)


1. 母廠設計,台廠是不得修改的 (加鐵桿是法規所需, 所以不在此列.)
所以別指望台本修改氣囊設計.

2. 加氣廉的成本太高了 (氣廉本身算2萬, 無法改為客貨車型的稅金要多10萬)
你想台本會多花12萬裝氣廉給你....還是0成本訓練業代洗腦客戶說側邊氣廉不重要???

3. 鐵桿的另一隱憂..真的靠頭殼太近了.......真的非不得以要買這台, 要慎重考慮要不要拆掉.
(拆掉也很麻煩,驗車時又要裝回去才驗的過....而且遇到精明的警察攔檢,拆掉會被開單還要花時間去驗車)

atoss888 wrote:
1. 母廠設計,台廠...(恕刪)


台本不就原廠經營?

其實氣囊成本不算很高,側氣囊是貴一點,但沒這麼多才是,但不知為何國產車用的氣囊原廠都給得很貴

以前氣囊為例,國產跟進口的價差應該差超過50%,早在全興開始踏入氣囊業務時,就有人爆過前氣囊模組成本價大約2~3張左右

反倒是車檢不太用在乎,客貨車稅其來有故,警察會查座位跟登記符不符合(國產鈴木汽車犯過這問題),但不會去查客貨車有沒有鐵桿,不過驗車要帶去裝上就是了,反正才幾顆螺絲而已,好拆好裝得很...
大家那麼在意氣囊,直接跳過HONDA不就好了,有什麼好爭

更好的選擇進口的 錢花多一點,10顆氣囊都有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