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HONDA的車真的很貴,貴到不合理嗎?


missdodo wrote:
用嘴巴講就行的話我也...(恕刪)


他好像真的沒開過本田汽車喔? 還是說他神經大條呢?
以前有對父子,爸爸開喜美,兒子新買一台福特國民車
老爸對兒子說 車子借我開一下, 於是路邊停車交換開,
老爸開了一下就停下車子了,說還是喜美好開, 哈
車子要做到好開也是不容易的,不是嗎?
賣太貴了啦,他又不是說有什麼高人一等的技術也沒有提供跟日本國內同樣的品質跟車型配置,該偷料的也是在偷,近幾年也沒看有啥了不起的技術用在主力銷售車型,把幾台同級車拉出來比較也是各有千秋但別人的就是折扣較高訂價較低台本這不是貴那是啥,這幾年的漲價已經讓本田售價逼近進口車了,鄉親阿~你車不是一輩子只買一台的話就請別認同這種市場策略,往後要是再換honda車省下來也是自己的。

meridian wrote:
概念與創意最早都是嘴巴講出來的, 有哪個東西一開始就是成品的?
至於是不是總公程師跟概念的難易有關係嗎?
不然如果身為總工程師, 用嘴巴講一講引擎就會自己做出來?
我發覺你似乎搞不懂能不能做跟要不要做的差異哩


你大概還是學生吧?出社會了嗎?~還是在從事非生產事業性質的工作?

你不知道總工程師就是出一張嘴???只要頗具規模的公司都一樣!!!

總工程師手底下有多少人馬??~各方面領域的工程師們分組分工分案設計~DL期限到時各群組設計者才集結開會檢討驗證成果規格~~若有不符就設計變更OR修正規格~總工程師每天一半忙著管理工程師與專案進度一半忙著應付高層上級的囉嗦哪有空動手動腦??

不過被你猜對了~車廠總工程師真的用嘴巴講一講引擎就會自己做出來呦~因為都是手底下人做~XD

在產業界想提出概念與創意不是用嘴巴說說~而是要提Proposal~然後經過重重市場評估與專利查證後估算閃避機率才可能經過研發部門變成成品~不然就準備被告死!!

至於你說我搞不懂能不能做跟要不要做的差異嘛........你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啦~XD

笑死人!!我不能做難道你能????你要做還真的是做得出來嗎?騙笑A!!!

嘴巴說說誰不會??你繞了一大圈還不是一樣嘴巴說說~

yoyoyo0534 wrote:
幫幫忙....八代九代和同期T牌A車的價差多少
拿八代九代的預算買T牌A車,剩下的錢都可以改全車TRD或TEIN懸吊,
然後再加上brembo卡鉗或是全車拉桿+防傾桿搞不好都還有剩,
在這樣子的ALTIS面前,已經少的可憐的本質優勢根本連根毛都不是
你會發現你的本田車真的不知道在貴啥小朋友的



這證明說你也覺得altis需要花上十幾萬的改裝部品才能與本田的原廠CIVIC來比較與抗衡

當然CIVIC 2.0S的六氣囊跟VSC則是altis身上不可能出現的配備

最後許多雜誌巧妙的請賽車手來試駕altis 也成功了贏得最速國產車之美名

只是每個車主都是雜誌請的賽車手嗎??或altis 車主心臟都這麼大嗎??

altis還是順順開就好了.叔叔有練過的!
airbus330 wrote:
羅西你講太多了啦~ 你的杜卡堤呢? 哈哈
只要看到TOYOTA 車子貼上TRD啦~ 裝側裙下巴之類的,我就想笑~
恕刪)


其實honda貼上無限~裝側裙下巴之類的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都是國產車就別五十步笑百步~
missdodo wrote:
你大概還是學生吧?出...(恕刪)

不是學生, 且從事生產相關工作, 而且剛好是工程師, 而且剛好還是念機械的
如果你待過一間足夠大的公司, 就會知道IP真是又多又雜, 很多都是紙上談兵的東西, 不見得全部都會變成產品
Valve lift的概念很簡單, 實做對車廠真的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最重要的還是效益, 到底做出來有沒有足夠的效益可言?
就如同前面我講的, benz的引擎技術很差嗎? 為什麼堅持只用結構簡單的camtronic技術, 而不去發展類似BMW valvetronic這樣的東西?

billion wrote:
管他們一不一樣。
我只想知道你說的這些技術,有哪些是你開發的?
有哪些專利是你寫的?...(恕刪)

如果我說沒有, 你又能怎樣?
除非這裡面有你開發的, 有專利是你寫的, 你說他很難我就沒意見
如果都沒有, 那你是現在在賣蝦餅那位嗎?

trdtinn123 wrote:
其實honda貼上無...(恕刪)


問題是 本田的車子隨便改隨便貼,也比TOYOTA 的好看啊~

"都是國產車就別五十步笑百步~"
就一定要強調國產車喔~
沒看過我的發言嗎?
我最近常說~ 這幾年來在北部高速公路上,
進口車故障被拖吊的不會比國產車少喔~
meridian wrote:
不是學生, 且從事生產相關工作, 而且剛好是工程師, 而且剛好還是念機械的
如果你待過一間足夠大的公司, 就會知道IP真是又多又雜, 很多都是紙上談兵的東西, 不見得全部都會變成產品
Valve lift的概念很簡單, 實做對車廠真的不是什麼大問題
但最重要的還是效益, 到底做出來有沒有足夠的效益可言?
就如同前面我講的, benz的引擎技術很差嗎? 為什麼堅持只用結構簡單的camtronic技術, 而不去發展類似BMW valvetronic這樣的東西?

目前這個時代
不管是可變正時,或是可變揚程
這些技術對所有一線大廠而言都不是問題
甚至可以說十幾年前就已經很普遍
所謂的效益就是看什麼定位的車,什麼樣的售價
搭配什麼樣的引擎,如此簡單而已
一樣貼著車廠引以自豪引擎技術的Mark
有的車每公升榨出100匹以上
有的車每公升不到75匹
不同的缸徑衝程、不同的揚程、不同的正時延遲
最後就造成不同的性能
連Toyota也早就推出VVT-i & VVTL-i在撈錢
光看每一家大同小異的技術文宣很難斷定孰優孰劣
還容易招來鍵盤車手之譏
所謂的"效益"是取決於你用什麼角度去看
對於Type-R而言用短衝程高轉速榨出大馬力才是效益
對於Civic而言高低轉的均衡,達到高原動力輸出才是效益
做出來的車賣得出去賺得到錢就是效益
不過這些都是過氣的指標了
現在競爭的戰線早就轉移到節能
全球不景氣之下,很多門面意義居多的性能車都面臨停產命運
要維持原有的性能並不斷提升經濟性才是瓶頸
但我不會宣稱Ferrari HELE引擎能減少多少碳排放之類的...
因為我買不起,只能嘴砲

樓歪太多了
回到主題
我覺得HONDA的車在台灣確實賣得有點貴
讓人有點想直接升級進口車的念頭
但高級的雙B進口車價差仍大,車格相距甚遠
想換進口國民車,爬文看到VW的妥善率及代理商,還是算了
養一台HONDA十年也花不了多少錢,別跟錢過不去
再看看TOYOTA,百萬以上還用4AT實在令人搖頭
要不就是四輪獨立麥花臣的CAMRY底盤包裝成Luxury車款
我是真的想買,不是在酸這些車廠,不然也懶的爬文看SPEC.
最後想想,汽車是折舊最快的資產
有一點閒錢還是投資房地產比較聰明
有很多閒錢才適合買高級進口車
中低階進口車開起來也沒很稱頭
還得多花高昂的養車費用
不過,買什麼車是看個人的取捨
買的人覺得值得就好,外人無從置喙
各位大大,

莫吵架,
莫動怒,
01上面各抒己見,
自己爽就好了嘛!!!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