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BMW320親上CIVIC 8(0724更新BMW維修費)

上面引用賓士/CAMRY的照片來比什麼車比較硬
根本是錯誤的

當後面的車 撞擊前面的車 只要兩台車的高度相當
撞擊點 通常是後面保險桿 對前面保險桿
例如開版的照片

如果說 保險桿互相撞擊 為何會撞到大燈內縮?

唯一的解釋是

後車 在撞擊的時候 緊急煞車

車輛的高度 通常是 前低後高 煞車的時候 車體會向下沉

然後就會比前方的車輛更低 撞擊點 變成高於保險桿 而用水箱/大燈那邊吸收撞擊

我相信 很多人看過 後方車輛撞擊前方車輛之後 將前方車輛整台頂起來的畫面

開版車禍的撞擊點 看照片中BMW的車牌 就能得知 BMW應該是沒有煞車 或是太晚煞車導致撞上前方C8
可以觀察到 BMW前方車牌在C8後面 完整的撞擊出一個BMW前保桿的形狀

而上面兩起車禍照片 T牌C車 撞擊點是在保險桿上方 所以水箱護罩 也有向內凹陷的受損

賓士那張照片也一樣 撞擊點是在保險桿上方 導致車燈內縮

所以可以推測 該兩台車 是因為煞車導致車頭下沉 才會撞擊到保險桿上方的水箱護罩以及車燈

無論歐洲或是美國撞擊測試 都是在沒有煞車的情況下撞擊

賓士如果沒有內鐵 會比較硬? 答案是不可能

至於車頭比較軟的印象 除了因為大多車禍有煞車導致比較大的損傷之外
車頭方面的潰縮 設計的會比後方好
因為前方大多有引擎 等重大零件 需要一個緩衝的區域 避免強力撞擊將引擎推向車艙
例如引擎蓋 當車禍發生 通常會變成 ^ 這個形狀
就是為了避免撞擊力過於強大 將引擎蓋整片推向駕駛座 造成傷亡
以前的車引擎蓋沒有折點設計 因此發生過不少駕駛座人員 車禍的時候被引擎蓋撞擊而亡的事故
TAZ0619 wrote:
其實撞的當下有很多因...看上面 Focus 跟 Benz 撞的圖, 更証明了不是德國車一定硬, 國產車一定軟的道理...
(恕刪)


去年一車友開著一賓士老c被BMW E46追撞
賓士老c後保桿只留下E46大牌的螺絲痕跡
而E46的車頭也一樣不是很好看

聽說 Focus 也是有德國血統的不是?
太誇張了@@

耐撞程度差這麼多....

雖然價格差四倍....但....還是很驚人
基本上..追撞分三種情況

大多數都是 前車後保桿<----後車水箱罩

這種情況最常見...也是前車車主最喜歡拿來炫燿自己的車有多神勇..多耐撞的案例
以下是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
1.兩車一樣高時..前後車都緊急煞車..前車尾巴會抬起..後車車頭會下沉..原本的保桿對保桿..就會變成保桿對水箱罩
2.前車比較高...後車不管煞不煞車..後車的保桿就是比前車低

不過..如果連保桿都比水箱罩..引擎蓋脆弱..那保桿是裝心酸的嗎??

第二種情況..就是 前車後保桿<------後車前保桿
會發生這種情況..後車一定是在沒煞車的情況下撞上的

這種情況..多半是兩半俱傷..單純就是比誰硬..這時候..保桿的設計跟材質就有差別
不過..以本篇的例子..保桿的堅硬度就有差別

第三種情況..前車行李箱蓋<---後車保險桿
這種情況..就是SUV 追撞前方小客車最常見..而且..後車也沒有緊急煞車
因為SUV車身較高...所以..撞擊時是用前保桿直接撞擊前車的行李箱..
這不用說...前車一定是慘西西...


正巧...這篇文大家所連結的相關文章...三種情況都有...請大家自行判斷

所以..

請不要再說 追撞 一定是前車慘..或是後車慘的這種理論了
steve m6 wrote:
果然 civic  的鋼板還是一樣薄

雞同鴨講??
保桿牽拖到鋼板實在有點勉強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鋼板厚度實測
國產車都差沒多少
鈑件的均勻度比厚度重要
鈑金厚度並不等同於安全性
不管什麼車在高速撞擊後都是廢鐵
鈑金厚有一個優勢, 不嚴重的碰撞會傷的比較輕微
但通常要不花錢也很難, 不管小凹還是大凹都一樣難看

以前很多鈑金超厚的美國車
到 IIHS 一撞就成了踩扁的鋁罐
不但安全評等不及格
鈑金厚又必須負擔更多的燃料費
鈑金厚早就是一種落伍的設計了
本篇蓋樓蓋好快…一邊看下去,差點追不到蓋樓的速度XD

基本上大家也不要對比同級貴1X萬的國產車那麼要求了!

少了那些東西是有很多好處的!省油、加速快、維修費便宜(前提時速10/KM下)

畢境大家愛C8不是愛他的內鐵的!是他的「本質」他的「操控」。

考慮安全性第一的還是去買進口的吧!!
chuenjia wrote:
請不要再說 追撞 一定是前車慘..或是後車慘的這種理論了...(恕刪)


不過還真巧合, 撞TIIDA或者CIVIC這種沒內鐵的車都剛好車主沒有踩煞車,
所以被撞的都很慘, 一修就是五萬十萬的.
而撞MONDEO或者FOCUS的都剛剛好有踩煞車,
所以只要烤烤漆就好,

這種巧合還真是耐人尋味阿,
沒錯,CIVIC八代後保桿內無碰撞緩衝裝置已經是月經文了,可是爲什麼會這樣,眾車主對台苯無怨無悔的支持愛戴,台苯才這麼有恃無恐,說什麼都不加,反正加裝等於承認過去不對,而且還少賺了些。對於大撞時,國產車有都差不多慘的說法也沒錯,可是我們所提的狀況是大碰撞嗎?
我們買某廠牌的車時,是那廠牌的貴人,而不是變成他們的股東,要爲他們的名譽辯護。車子被碰了是一定要修理的,請問是誰穩賺的呢?這樣的車修理後,安全性你認為比原來的好嗎?車廠賺的開心,你開的安心嗎?你當然可以相信“保桿內鐵無用論”,那是個人信仰自由,那只能說你經由修理支出,對整個社會經濟通貨流動,促進零組件生產與保障相關從業人員就業狀況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繼續加油支持吧。

一個曾經是“喜美”的車主
妙法村正 wrote:
你看!!米漿的保桿沒事 但是車牌都掛了 證明鋼板厚沒用 還是要有"鋼梁"比較重要!!

不過如果是我的車子被撞成這樣...就算人沒碎 心都碎了....(恕刪)


妙法不是想換車 , 撞了應該很高興才是呀!
B車車頭比較高

這看起來就像是後車沒煞車用力擠上前車的

有煞車應該不會這樣..................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