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jian wrote:有甚麼差嗎?差在哪裡...(恕刪) 根據U-Car提供的規格表後懸應該是扭力樑,非拖曳臂優點是成本低,結構簡單不占空間缺點是路面彈跳或過彎左右輪會相互牽制,操控性較差請見汽車教室的解說http://classroom.u-car.com.tw/classroom-detail.asp?cid=26
CR-Z跟 FIT共用底盤,所以前麥花臣/後扭力樑就不是太令人疑惑的設計了且Honda對於這種底盤的調校說實在的還比不上Toyota......Yaris的操控評價高於Fit,但是B-segment小車跑贏小MPV造型的FIT也只是勝之不武Insight的操控評價也低於Prius不過台灣媒體倒是一面倒的說Fit操控比Yaris好,Insight操控比Prius好......對Toyota的車評價就是方向盤輕手+路感模糊+懸吊軟腳,不管任何一台車有時候真的很懷疑他們到底有沒有試車上路
gbc168 wrote:HONDA的車款一向都很注重操控性怎麼CRZ後懸吊會用這種TOYOTA式的懸吊呢??納悶中.... GOLF也是注重操控性第一代到第四代也都是一樣的懸吊這跟TOYOTA有甚麼關係?雙A也要看連桿的設計,並不是所有雙A一定都是好物
J1977 wrote:所以閣下意思是獨立懸...(恕刪) 以前GOLF是平價小車,所以會用最省成本的方式設計但他的操控不會因非獨立懸吊犧牲太多(操控不是只有懸吊而已,車身配重,軸距都會影響到)反觀高級轎車,大多採用四輪獨立懸吊,但過彎反應都很慢,目的是為了舒適,而不是要操控好而跑車的獨立懸吊,真的是為了操控而設計,連桿等結構比一般轎車多,也佔空間不知道你有沒有玩過PS3的GT5開一次全原廠CRZ跟GOLF V,就知道CRZ的操控沒有因非獨立懸吊而爛到不行
markross wrote:以前GOLF是平價小...(恕刪) 高級轎車軸距長過彎本來就會慢半拍本來用在平價小車的非獨立懸吊就是有缺點在一邊車輪的晃動會連動影響到另一邊車輪行駛在路面不平坑洞上,舒適性.高速操控性都不佳小車軸距短重量輕,過彎反應比較直接甚至會抬腳過彎,若說操控好那駕駛人的心臟也要大顆點CR-Z開價139萬還用這種平價小車非獨立懸吊加上不怎樣的動力要說是小跑車也只有外型像而已感覺操控還可以也不過是短軸距加較低車高的結果這價位很多車的操控都可以巴死CR-Z
markross wrote:以前GOLF是平價小...(恕刪) 既然提到了PS3跟GT5,其實Golf IV在GT4可以開得到其實操控性真的不怎麼樣,因為車重跟前三代相比重了很多非獨立式拖曳臂要把操控性弄好的關鍵在於短行程短行程的目的在於減少拖曳臂做動的角度,讓弧形運動更接近直線可以提高後懸吊在操控的可預測性、減少不平路面的左右拉扯感然而當車重一直變重的情況下,為了兼顧舒適,行程會越來越長所以Golf V以後就改為獨立多連桿,除了車廠想提高形象外也有其實質上的幫助以CR-Z的大小跟車重,用上這樣的懸吊對於其操控性並不會有什麼問題Fun Car的設定更可以讓她把行程設得更短只是台灣的訂價是在是太超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