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ete wrote:過獎了,會有感而發的...(恕刪) 不會 朋友你太客氣了這裡需要的像你這麼理性的討論而不是一味酸來酸去淪為業代角力的論壇朋友最後一句真的說到許多本田迷的心坎裡了也為台灣畸形的車市生態感到難過....
chiu700807 wrote:CT200 前輪懸吊:麥花臣 後輪懸吊:雙A臂CR-Z 前輪懸吊:麥花臣 後輪懸吊:扭力樑(恕刪) HONDA的車款一向都很注重操控性怎麼CRZ後懸吊會用這種TOYOTA式的懸吊呢??納悶中....
gbc168 wrote:HONDA的車款一向都很注重操控性怎麼CRZ後懸吊會用這種TOYOTA式的懸吊呢??納悶中.... 我想你大概不知道Fit、Insight、歐規Civic(包括Type-R)等也都是用這種"TOYOTA式"的懸吊吧?
blhsing wrote:你大概不知道Fit、Insight、歐規Civic(包括Type-R)等也都是用這種"TOYOTA式"的懸吊吧?(恕刪) 受教了~~~之前再討論版一直被本田迷洗腦 = = ....還真以為HONDA的車操控性是國產車的NO1原來是"本質"的自我良好....
kenjian wrote:有甚麼差嗎?差在哪裡...(恕刪) 就我所知,扭力樑的缺點,在快速切方向盤的情況下,因左右邊的慣性拉扯容易甩尾,這點全看設計的用料及方式配重都會影響該懸吊的表現,如果避震器過軟行程又長,更容易發生甩尾現象(代表品牌TOYOTA),如果有ESP就大大減低甩尾發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