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我最近發現一件事情 防傾桿應該是破壞循跡性,而不是增加循跡性,歡迎高手來踢館

這類文,其實很難回應,所以通常都是看過就閃,會分享一下,也就是幫meridian兄補充說明。

用文字敘述時,很難把其他數據固定下來,講的人陳述時心中存在無限多的條件沒講出來,聽得人除非自做功課,不然只會越聽越模糊,所以大部分人會花一堆時間跳不出迴圈。
相對循跡力清楚的定義來看,循跡性並沒有非常準確的定義,這在國外討論過一陣子,其中一部分當然就是slip angle造成的移動方向變化,在什麼樣的程度內能算是維持循跡性,slip angle跟轉向過度,中性,不足的作者也針對此事發表過看法,我印象中還沒看到結論

Slip angle是可以跟正向循跡力分開來看比較容易理解,所以我開頭就先講循跡力公式,如果點進網頁,能找到主要的三種圖
側向力圖、正向力圖跟滑移角圖


這是沒有安裝前防傾桿時,只改變後防傾桿強度的滑移角變化,從頭到尾都可以看到後內側輪一直擁有過大的滑移量(相對系統而言),過了200nm以後,防傾桿的加粗只會讓所有輪胎的滑移角變小,但此時正向循跡力還在上升(請到網頁找圖)
這個例子說明了當懸吊設計目標已經被防傾桿破壞時的趨勢,也就是說
防傾桿加粗會造成滑移角增加,是反應在系統被正確設定時的結果,反過來看,惡搞後防傾桿最後會造成每個輪胎的滑移角下降,此時你的總循跡力可能是下降的


這則是無後防傾時,前防傾強度造成的滑移角變化,單從需求面而言,這個設定至少符合需求,後內側輪的滑移腳被降到合理的範圍,這也是神車altis曾用的設定情境。

相對於正向力帶來的循跡力以外,Slip angle也帶來了循跡力,但是通常這樣表達

網路上還有其他圖,Y座標直接使用力量(NM)來標示,那樣標示的缺點是你得先知道他是在怎樣的下壓力作用下,輪胎的滑移角才會帶來那樣的循跡力,然後你得考慮好幾張圖才能看出slip angle應該設定在什麼角度比較好。
大部分的圖都正規化成等效摩擦係數,也就是F=uW的u,但是不深入討論這圖,隨便拉一條線出來看也可以理解的事實是
slip angle因為外力不斷放大的狀況下,帶來的循跡(等效摩擦系數)是會在某個角度後下降的。
這裡表達了另外一個常見的事實迷思,如果你沒換好輪胎,只是"正確的增加前後防傾桿強度"時,你的輪胎還是會因為增加的滑移角超越原本設計的承擔量,而造成得到的循跡力追不上你增加的離心力,車子也更容易打滑。

這些是meridian兄簡單結論背後事實的一部份,這類循跡力變差的案例,都直接導致循跡性下降。
keyesleo wrote:
我本人是個完全沒有汽...(恕刪)


我車裝了前30mm後19mm防傾桿,
避震彈簧前16kg後10kg,
上高速變換車道的感覺像Go-kart⋯無側傾!
北宜過彎前輪會凸凸凸⋯,
硬到超出輪胎的性能設定了。
過粗的防傾桿不利過彎。

devis592 wrote:
我車裝了前30mm...(恕刪)

有必要這麼硬嗎? GTR這種前雙A臂賽道設定車款才會用這麼硬的彈簧吧

fake802 wrote:
這類文,其實很難回...(恕刪)


您好,因為我完全沒有汽車方面的基礎,所以剛看到很多人的討論串
我才知道我漏掉很多細節,但是我確定當一台車繞一個圓圈轉時
可以不討論剛入灣時,車殼與輪胎的相對位置變化,即「暫態」過程
內輪與地面的抓地力,會隨著防傾桿的逐漸加硬,而越來越減低

因為您的兩篇文章,我現在一直在揣摩第二篇
我想先確認,slip angle的正確定義是什麼
是不是能解釋成「在輪胎產生滑動之前,輪胎的方向,與這個輪胎正在運動的方向,所能形成的最大夾角」
這麼說對嗎?
還是我理解錯了?

謝謝
keyesleo wrote:
您好,因為我完全沒...(恕刪)



Google 圖片搜尋 "slip angle"
就能找到一大堆圖片了...
馬中出赤兔 人中出拉拉

keyesleo wrote:
我想先確認,slip angle的正確定義是什麼
是不是能解釋成「在輪胎產生滑動之前,輪胎的方向,與這個輪胎正在運動的方向,所能形成的最大夾角」
這麼說對嗎?


不對

車子在轉彎的時候,輪子的方向和輪子實際的軌跡是不一樣的。

slip angle就是輪子的方向和軌跡切線的夾角。

keyesleo wrote:
我想先確認,slip angle的正確定義是什麼
是不是能解釋成「在輪胎產生滑動之前,輪胎的方向,與這個輪胎正在運動的方向,所能形成的最大夾角」...(恕刪)


因為,運動狀態中,輪胎的滑動其實一直在發生,只有滑動了多久的差異,所以如果要按照這個講法,你需要定義滑動到怎樣是你所謂的滑動。
一般最淺顯的定義就是,輪胎方向與輪胎真實路徑的夾角。

Shakechen wrote:
...簡單的說 BMW...(恕刪)


呃…bmw嗎?有興趣可以去google看看。
就是因為設計上或車體零件有問題,
原廠才需要搭配防傾桿輔助啊!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