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o938 wrote:40幾的剛好在有能力買車的年代遇到中韓斷交了解了嗎?還有,30~60很多開現代的??有什麼佐證資料嗎?... 中韓斷交.......指的是 2013 年的事情嗎?這樣也可以扯淡當下40好幾,在2013年剛好有能力買車的年代..............就算今年41,2103年也37了.........那中日斷交呢........日本品牌車趕緊不要買跟歐洲國家沒邦交.......別買歐洲品牌車那.........要買甚麼牌子的???中華民國在台灣,肯定要買 Luxgen 才能顯示愛國愛台灣的啦
Ukyo021 wrote:lanewatch只...(恕刪) 沒辦法 往左轉的時候你不可能向右看。。違反人性的做法太奇怪所只好自己選配bsi彌補不過lane watch再側邊停車也好用常常路邊有比較低的異物是看不到的
今天去試乘, 跟大家分享一下, 個人在網路上比較沒看到的心得提供給大家參考,試駕時間是晚上, 等級是S版1. S版的駕駛座電動座椅, 可以單獨調整大腿的支撐,2. LKAS/LDW在我試駕的夜間平面道路和快速道路上, 幾乎抓不到車道, 不而後來發現原來這功能72km/h 以上才開啟3. LSF低速自動跟車在前方無車時, 起步還蠻猛的, 轉速應該超過3000轉, 有被嚇一跳,LSF在剎車時,力道也是用不慎舒服的力道再減速,4. ACC雷達抓不到前方的機車, 配上第3點, 結論就是在市區用LSF, 要很小心道路上轎車以外的移動物, 絕對不能依賴5. 儀錶板的設計, 我個人認為是這部車最需要改善的地方, 資訊很混亂, 個人覺得有以下問題5a. ACC設定畫面太小5b. 黃色的警告燈號在全彩且顏色豐富的數位儀表上, 毫不起眼, 很容易忽略, 排檔燈號也有一樣的問題5c. 手剎車燈號居然會被方向盤上的升檔坡片擋住, 電子手煞開關上也沒燈號6. LaneWatch顯示在中控台上, 畫面太低且像素也低, 看這畫面反而容易分心試乘完的感覺是, 空間大, 方向盤輕操控容易,但是細節不是很好(包含ACC雷達和LSF的油門控制, 高速OK, 低速就不舒服),尤其是數位儀表版設計, 個人認為很不容易讀取到車量的資訊, 不過也可能是試駕時間不夠久啦
專業試駕~小弟上車調好座位,1.電子手煞車燈號被方向盤到2.煞車好靈敏3.好上手4.大腳一踩,浪聲來襲5.風切聲,來自拱輪6.不習慣的CVT7.不太能接受的單8.7/1看完下單9.不要,不要,不要~~~moaice wrote:今天去試乘, 跟大家...(恕刪)
moaice wrote:LSF低速自動跟車在前方無車時, 起步還蠻猛的, 轉速應該超過3000轉, 有被嚇一跳,LSF在剎車時,力道也是用不慎舒服的力道再減速,...(恕刪) 使用HONDA SENSING時按經濟模式(ECON)看是否會改善? 在TOYOTA的一些車,使用ACC時前方無車也是有如此情形, 但切換到ECO MODE, 會有明顯差別 (不會急加速, 加速比較平順), HONDA我就不是很清楚, 有試車時可try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