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好不好,花點時間弄懂認證,看認證就好啦.通過歐洲機油認證費用需要 台幣 三千九百萬 ~七千七百萬取得認證時間長達18個月以這認證標準,有那個人有財力和智力買幾個測試機油的小工具就可以測出機油品質的,為何不看認證就好了.如果有人說他用什麼工具和方法測得出油質,那就和有人說塑化劑他用喝得就知有沒有一樣,不用千萬儀器去驗一樣....當年義和團也說神功護體,刀槍不入,最後不也一槍就掛.PS.很多小牌神油業代都會說神油有自己的技術不屑去拿認證...但明明是過不了吧...
yyyfu wrote:如果有人說他用什麼工具和方法測得出油質,那就和有人說塑化劑他用喝得就知有沒有一樣,不用千萬儀器去驗一樣....當年義和團也說神功護體,刀槍不入,最後不也一槍就掛...(恕刪) 因為油壓和油溫表也算工具對你那段話不完全認同原因~同樣認證下機油表現出的也會因為廠商有差別不是通過認證就代表都適合自己的車子最後只能說機油不需要有品牌迷思找到自己覺得適合好用的才是真的
mrck wrote:因為油壓和油溫表也算...(恕刪) 我只是想說最省事的方法就是看認證,其實想一種一種油去買來用工具試也是可以的油適不適合自己的車,車主手冊已有寫了,什麼認證什麼番數範圍可以用,都寫非常清楚.手冊並沒規定品牌,所以看個人喜好,不會有迷思自己適合好用也要在原廠手冊的規定範圍之下選擇,沒人比原廠更了解自己做出來的引擎和變速箱
yyyfu wrote:我只是想說最省事的方...(恕刪) 原廠建議只是給個大略方向不會錯但也不是適合每台車假如車子只是希望不要出問題不管其他 油耗或其他...那就可以單純只看原廠建議值來選購但假如有考慮到油耗或其他...就會有差別存在因為每台車引擎狀況都一樣嗎???這不可能.就連新車都有差別最後那兩行應該打分格線不是針對你這篇文章回的因為台灣很多消費者都有品牌迷思只有好用的產品不需要考慮品牌的差異
油品通常都是保護活塞環氣嘴為主要關鍵~其餘都是潤滑而以再現在里程保固已經不錯的引擎來說活塞環品質都大同小異了~除非油品一次跳了三至四級否則非柴油款幾乎可以共用其實台灣車子大可直上0W40 0W30 系數跟5W30相去不遠的~5W存翠是心理作用罷了~而一般人愛用的東西不管是車子或是零件還是油都是商人爭相牟利的對象~就像5W30變成超級貴有很多工作溫度高的歐系渦輪車都敢吃0W30 那很多工作溫度較低的非渦輪日本車為何不敢吃0W40-5W30?怪乎
不雨 wrote:油品通常都是保護活塞...(恕刪) 科科,如果年均溫15度以下,不稀一點怕發不動.如果年均溫25度以上,不怕發不動,只怕汽缸溫度膨脹係數太大,長時間在設計規範上限遊走.會吃機油就不稀奇了.等RMA傳回RD耳裡,他會說以銷售分布而言,大部分銷售地區&設計規範年均溫15度以下為主.年均溫25度以上實屬特例.->重點是該地區銷售量不及整體銷售0.1%.你認為RD會改設計規範? 你知道的多稀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