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自我感覺良好的Honda,看看Accord二月的銷量

Boni_Nina wrote:
看來在英語方面你好像...(恕刪)
雖然在美國待這麼久確實沒有用過ex當example,不過兩位大大討論得這麼起勁讓我也好奇起來,因此隨手查了一下個人認為定義非常嚴謹的Merriam Webster,發現在它第四個解釋關於ex的abbreviation裏第一個就是example。

我自己也開Accord,看到Accord在台灣賣成這樣也覺得奇怪,車子明明就不差,銷路卻直逼稀有車種,更奇怪的是,竟然台灣本田到現在都還在堅持要自行生產稀有車種?光是想到那些固定成本要分到少少的幾輛車上就覺得這車貴是必然的。

ccyang45 wrote:
雖然在美國待這麼久確...(恕刪)


分不到吧?

以這台車來說我相信是以KD件為大宗,可能在本地生產的零件不多,而固定成本的部分像設備.人員.廠房.水電等是靠稼動率在分攤的

基本上每月銷量少於某個數值車廠就不會在本地開模而改選KD件模式,這樣就沒有太沉重的攤抵費用支出,而台H廠實際上的上線產能(稼動率)每個月都控制得不錯,所以很難說是固定成本太高導致售價高

而且台本是原廠經營也沒有車型授權費的問題,之所以定價高除了一開始的穩定利潤或是提供較好的服務外還有啥原因其實至今依舊是個謎...
ACCORD的底盤好,用料佳
當然是不可否認

但同樣不可否認的
這個級距的多數買家
要的是舒適還有安靜的座艙
這2點ACCORD的表現並不是太好
沒猜錯這個月Accord就會發表小改款了,小改前庫存出清當然賣不了幾輛(也沒幾輛可以賣)

說這價錢貴倒也未必,真正的價值在每個人的心裡

買得起就買,買不起就不要買,就像房子一樣,開價很貴難道會因為你很想買就大降價給你?

酸別人沒用,還是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比較實在!!
其實只要想一件事情就知道本田一臺車單價利潤高不高了.
那就是如果單價利潤不是很高它如何能在銷量奇少之下維持公司的生存?-像二月份賣一千輛以及平常賣兩千多輛這種銷售量.
台本就是靠這種經營方式在台灣維持八年.
高單價獲利去沖銷量少的成本負擔
有些人認為本田成本高是因為進口料件多的關係.
其實這是不了解本田經營策略的人所說的.
一句話就戳破了.
如果成本比別人高,台本如何能維持銷售量每月吊車尾(和泰-中華-裕隆-六和-台灣本田)公司的生存而且獲利?
因為台本很多物料鈑件是自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進口.有些成本比台灣還便宜.也不受日圓漲價的困擾.
而本田每次都以各種理由率先漲價.

這種由鈴木良幸領導的日本公司就是唯利是圖!而品質最近在cost down降低成本的控管以及品質管理下降問題層出不窮,鈑件零件生鏽,隔音,汽門彈簧,異音....走倒退路.

消費者花費不合理的支出卻享受不到台本的等價品質.

在台灣人消費意識抬頭之下台灣本田若不覺醒遲早自食惡果.

我是05年七代EX-S車主
現在開的也還是這輛車
改了避震升級了輪胎與來令
我想我應該還是會繼續開個五年

我也仔細比較過六代與七代的底盤
發現其實並沒有很大的差別
也許是我眼殘

七代如果能勝出六代
就是那具K20A與五速自排

不過如果今天要我重新用當時購入七代Accord的標準來買新車
很遺憾
八代Accord應該不是我的選擇了

我不是首舊派論者
老實說八代比七代好的地方太多了
不論是外觀還是內裝
甚至是引擎

這樣我想到之前Auto Online主編Kevin說過的一句話:

「雖然HONDA方面始終沒有承認,但以2800mm軸距以及車身線條,一模一樣的後視鏡......八代Accord是以Legend為基礎演化而來,絕對是合理的揣測。也就是說一至七代Accord已經成了歷史......」

以上肆對下肆的心態來說,我沒有理由不對八代心動,HONDA官方態度恐怕也是如此,只是他們想的也許跟我們想的不太一樣:

「一台有著Legend血統的車多少應該反映在車價上吧!」

只不過我對於血統這件事情比較沒啥概念
我只是想要一台我可以盡可能掌握的中大型房車

不論是操控或者動力

我沒有足夠的預算可以直上新大五
前驅車國產車還是我到目前為止能夠負擔的選擇

但是在這個區間
很明顯Ford Mondeo已經完全壓制我對於擁有一部有Legend血統的Accord八代的想望了

我還是覺得八代Accord確實是比Mondeo還要高級的車

但是...so what...我要的不就是當初的本質嗎

速度、操控加上合理的空間與售價?

ilikeprius wrote:
HONDA現在只剩下...(恕刪)


路上看到舊型的雅哥比新一代的還多.
台產的 HONDA, 用上一大堆泰國製的進口件, 品質又不好, 板金生鏽問題層出不窮.

價錢比人家貴,
只是訴求操控性比同級車好那一咪咪.(買這一級車的客層, 對操控要求的人數又不多)

但是台產HONDA生產品質,行路舒適度, 隔音, 配備....都是同級車的中下等級.
ACCORD 8 的外觀內裝也都平凡無奇,不像C8還比較有科技年輕特色)

所以銷售墊底是必然的結果.
dhc1473 wrote:
以總數...
台灣本田 Honda 1183

福特六和 Ford 949
馬自達 Mazda 835

還好拉!!
福特賣那麼便宜!!一樣....
(恕刪)


本田跟福特比還沾沾自喜?

福特六合和馬自達是同屬一家公司同一家工廠生產線製造的.
所以在福特六和車廠生產的可合算做1784輛.
六和不像裕隆/中華是分開製造的體系.所以福特馬自達是同一家工廠生產線生產的,銷量自然可算在一起.
所以本田1183輛是市佔率大公司中吊車尾的.離福特六和的1784輛還有一大段距離.
某月各大車廠大賣的時候
有一個車廠只賣了一千X百台(保留一下)~
就虧了一下朋友說~
你們才賣這樣年終怎麼跟其他家比~
沒想到他居然回答
"我們已經快忙不過來了~賣的很好!"

接下來我就再猜這個車廠不以量為目標
更沒有想要追上第一名的感覺....
(雖然本來就離的有點遠啦!)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