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重新審視標題,確實有不妥之處,在此向車友誠心道歉!Sienta只是沒有達成和泰的預期目標,車子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另外車價的堆高,有很多因素!當然,這也是和泰的問題!當年的時空背景,有很多大環境因素,有待慢慢討論!謝謝大家的參與!
一堆人嫌棄這車欸但一堆台灣人去日本自駕超愛開Freed之前也有緣碰到改款前的Freed他的空間比起Sienta確實大一點而且比起Sienta他可以利用從底盤到車頂的完整空間實用價值也不低說實在真的還是蠻希望這台能來臺灣看有的媒體有在說台本有在評估引進的可能性
Zongbus wrote:一堆人嫌棄這車欸但一...(恕刪) 本田沒有賣不出去的車,只有出不出得了手的價值。他的敵人,應該只有自己商企要怎麼定價、定位。對經銷銷售車輛來說,本田車絕對是好賣的。從來只有自家人定價怎麼操作的問題。品牌如果沒在幫經銷端考量,自己拱高,車賣少,毛利高。對經銷來說就要有思考補償方案。不然像奧迪車、馬自達,車賣少,回廠保養後端賺不到,品牌總公司爽賺一車賺三車,衰小也是經銷端苦苦撐持。如果還去限制經銷保養廠工位只能設2~5個,讓客人排隊去預約,刻意營造飢餓效益。那是把別人想淺了。車都賣少了,後端還殘廢了......。那經銷端撤牌換賣別牌車,就只是早晚的事。世界上,沒有那種只有自己好,死隊友的事。這本來就有許多複雜的運營層面需考量。業務也有自己的KPI,當母公司把車源捏著不放車,讓經銷與業務伸出脖子去面對客人。搞飢餓行銷,那也得產品真的有力到客人非君不娶得地步(是能有幾台車型能這樣搞)。那經銷、業務拿不到車、客人拿不到車,蛋蛋大夥也就捏著捏著。但這就玩火,一沒弄好,就捏爆了。大公司上班領薪水的,還不是一句 : 拍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