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的答案是 1470
但是要注記,只用在車門的側邊
到這沒錯吧?
然後,ABC柱用料比較低
最高780 , 到這也沒錯吧 ?
接下來就是各門各派的說法
正 :剛性高,防撞好,比較安全
反 :剛性沒那麼高,撞擊測試好,也是安全
正 :國產車偷減料所以不安全
反 :國產車只要與亞大同規就安全
正 :日本進口比較安全用料比較好
反 :日本原裝也不是最安全
那麼以上各路說法要如何驗證?
是看網路圖片?網路懶人包?
還是等著寫手餵資料?
還是願意自己思考後
去各大公證第三方的實驗室網頁
尋找自己需要的資料?
在這提供點閱讀資料方向
撞擊資料除了星數
也會有各類分數,其餘不多說請自己看
就算都是5顆星也是有差別的
=========這是分隔線=========
最後,讓我開個玩笑
真的怕撞愛安全
買皮卡真心不騙
台灣法規已經開放皮卡戴人
問題是路上還是不多呀!!
個人在美念書時就開
通用雪佛藍的Avalanche.
嗯,轎車,SUV等真的是無法比的
目前雙福(福特,福斯)展間都有
大家去體驗看看吧!!!
最後希望大家
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安全用車!

這個例子也很誇張,車主能開門無傷走出來就是安全(但駕駛行為不可取)
https://udn.com/news/story/6810/3200833
hight_91214 wrote:
綜合一下討論串
題目...(恕刪)
土桑的側門鈑金凹了
因為土桑側面都是高剛性材質
撞擊力道 反作用力由U6車頭潰縮承受。
土桑則被 推翻了
因為力道撞上來
當整個側面硬到沒有空間潰縮(高抗扭斷),
形成的推力只由4個輪子側向抓地力負擔。負擔不住+重心高 自然就側翻了
若發生在CRV 只有一小根超硬材料 力道還是會由鋼材兩端及車門接觸的小面積去拉扯潰縮
然後 AB柱比車門又硬一點,我猜 車門會被撞爛 但潰縮有限 人會沒事
車門多一根高強度鋼材 肯定有用 , 但那仍是不夠安撫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或許有潰縮分散力道 就不會翻過去
這樣算各有優缺點吧
mohochoo wrote:
台本說crv是亞大規 而tucson 澳洲也有賣 ancap 就在那公開明白 crv 成績比較好是事實 難道tucson在全進口的澳洲就用差的結構 人家銷量還比台灣好很多 來台灣就用好結構?
台灣同樣都沒有公開撞擊成績 你也能瞎扯其它來說台灣crv 就是結構比較差 你要質疑台灣車比較差 你就做台灣車實撞結果說服我 而不是用護航扣我帽子來強化你的立場 沒格局又沒說服力
除非公布CRV各國的結構用料,不然我不會相信歐規跟東南亞、澳洲撞擊成績差不多,如果這樣那歐規車室結構又何必用1000MPa以上的鋼材?
澳洲跟東南亞有各自的撞擊測試,ANCAP跟ASEAN NCAP,所以ANCAP的測試結果不見得可以代表東協,ASEAN NCAP的CRV 2017測試沒有側面柱體撞擊影片,ANCAP有。
另外台灣本田有部分是用中鋼料件,並非全部從泰國進口,有沒有差異還不知道。
要外軟 內硬 ,靠扭壓材料 不斷掉 不噴出 才能構成 潰縮兩字
車廠型錄有強調的話, 那就肯定是 朝這方向去設計。設計成鋸齒狀 靠材料扭曲變型去抵銷力量
號稱潰縮 然後硬如戰車 就不像話了
被腳踏車撞凹 保險桿都掉下來 那也太不堪了
可是呢
車廠 潰縮設計 是有一限定範圍 比如說50km 或 多大力道的前提下 可以保護到客艙
好比 60km撞牆拿5星.
80 100km撞牆就不可能還5星
車子上路 通常駕駛不會願意去撞牆 因為人看到危險 還是會有反射動作
側面 後面 沒長眼睛 就不管了嗎? 撞過來的絕不會是牆 可能是機車 也可能是 貨車 火車
也要夠硬才行吧⋯⋯
夠硬 遇到比你強大的貨車 瞬間能量接觸就會彈飛 但人被震死 內傷死的機會較大
遇到比你輕又軟的 機車汽車 ,你車如同牆壁硬 他們會 ⋯⋯⋯很慘
軟趴趴的潰縮設計 遇到忍受範圍外的能量 你自己想像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