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我最近發現一件事情 防傾桿應該是破壞循跡性,而不是增加循跡性,歡迎高手來踢館

~小弟弱弱的也來攪豬屎一下好了,其實防傾桿只是避震器的輔助品,是必須要搭配車身剛性跟避震器軟硬的,過硬的防傾桿(扭力桿)是會造成固定點撕裂的,君查查5代喜美就知道台灣原廠避震及防傾桿改成日本強化防傾桿下場就是裂車身除非避震也跟著強化,而5代美規規格車輛則無使用後防傾桿。

個人意見樓主說防傾桿應該是破壞循跡性也沒錯,防傾桿本身是有彈性的它是用破壞循跡性來換取減少過彎車輛頃斜度,等價交換能量不滅只是因為多餘能量被輪胎磨擦力跟避震器及身車剛性吸收掉了,但長久對車身是個傷害所以才有增加車體剛性的車身拉桿出現。

基本上理論時都是用理想值,實際上則要再加上周遭零件的干涉,所以理論設計與實際使用會有所不同乃正常的只是很多設計師無法接受被人指正,因此會有店家臭罵台灣改裝廠老設計出會妨礙他們維修車輛的部品,而有原廠認可的的改裝品牌會比較貴也不是沒原因的。
Leon19680819 wrote:
四輪的貼地性就更好,...(恕刪)


並非如此,防傾桿只能說車身保持比較水平,防止側翻,感覺車身保持比較水平,但是其實抓地力降低了
並不能說四輪的貼地力更好
防傾桿是內力,沒有外力因素加入,力不會憑空生出來。保持車身平衡、防止側傾的力,是用外側輪的抓地力來彌補的。


看了樓上眾多大大的分析,實務上大概可以這樣理解,用比較明顯的比喻就是
裝了防傾桿,車子不會側翻,但是會漂移,離心力藉由漂移來化解掉,也就是可以做到漂移過彎那種

沒有防傾桿,外側輪抓地力比較夠,摩擦力大,比較不會漂移,但是過大的離心力沒有漂移來化解,造成側傾 有翻覆的可能。

單就所謂的循跡性來講,樓主說的是沒錯的。

但是在高速過彎時,與其翻覆 當然不如漂移,然而一旦漂移,其實也就喪失了抓地力跟循跡性。
能夠在不翻覆也不漂移的情況下,當然是最好的過彎速度。

因此防傾桿跟懸吊的設定必須針對賽道的情況來做最佳化的調整,並不是一昧的用剛性強的防傾桿就比較好,這樣也許車身不會翻覆,但是高速過彎也比較容易漂移。一旦漂移,速度就喪失了。

基本上樓主提出的質疑並沒有錯。很多人對防傾桿並沒有正確的理解。
防傾桿顧名思義,是防側翻,而沒有說它是循跡桿。
因為此討論,也讓大家對防傾桿的作用更了解。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keyesleo wrote:
我本人是個完全沒有...(恕刪)


樓主的分析,學習了!

但是小弟不才,我想所謂的「循跡性」的那個「軌跡」是指車輛過彎時是否有依照駕駛者所規劃、動作的「假想線」行進,就有如火車隨著軌道行駛意思一樣。而非「物理慣性方向」,樓主單純是文字上的理解錯誤而已。


物理被當N次,但玩車改車十多年的路人...

keyesleo wrote:
大哥你好
是這樣的
你上google,查一下關鍵字 "防傾桿 循跡性"
就會有一堆文章跑出來了







昏倒

就知道你會這樣回

自己看看吧








辜狗很好用

辜狗出來的東西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也要有點分辨能力吧==

更何況

關鍵字防傾桿+循跡性

辜狗出來的結果根本也不是像你說的都在『讚揚防傾桿可以提昇"循跡性"』

反而都是在說適當的防傾桿可以在『不"犧牲"舒適度跟"循跡性"』的狀況下......

中文看懂了嗎???

大物理學家???
停權?? 版規?? 現在在我看來都只是權力的傲慢罷了!!!
不要說防傾桿是破壞循跡性,應該說是會改變循跡性。
同樣懸吊及避震器的前提下,
軟的防傾桿過彎重心偏移點較高,輪胎負荷較低(避震器吸收側向力),若在後輪較易轉向不足或偏中性,
硬的防傾桿過彎重心偏移點較低,輪胎負荷較高,若在後輪較易產生轉向過度(取決於輪胎抓地力),
但若兩者輪胎都抓得牢牢的,那就只有傾斜角度的差異而已了。
但又因傾斜時會產生些微上下晃動,所以才會感覺側傾較小的指向性比較明確,側傾較大感覺比較模糊。
又但若你避震器硬的跟gocart一樣,那防傾桿就是一點意義都沒有了。
不知這樣解釋各位客官是否同意

linking5411 wrote:
軟的防傾桿過彎重心偏移點較高,輪胎負荷較低(避震器吸收側向力)
硬的防傾桿過彎重心偏移點較低,輪胎負荷較高,...(恕刪)


其實是相反 這就是一般人容易誤解的地方。

前面已經有人用圖文解釋得很清楚了。

抓地力是由向下的力量來決定。下壓力愈大,抓地力愈強。
因此軟的防傾感或懸吊,外側輪受到的下壓力大、抓地力比較大,輪胎負荷大。但車身過度傾斜會造成車身翻覆。
硬的防傾桿,保持車身水平, 外側輪的抓地力變小,輪胎負荷小,
車身是保持水平了,但是外側輪抓地力變小其實是比較容易產生漂移。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瑪爾Gy wrote:
抓地力是由向下的力量來決定。下壓力愈大,抓地力愈強。...(恕刪)


怎麼證明
沒有防傾桿(一邊下壓力很大,一邊下壓力很小) 的循跡性

有防傾桿(兩邊下壓力雖一大一小,但比較接近) 的循跡性
那種來的好??
MEGADETH2 wrote:
怎麼證明沒有防傾桿...(恕刪)


防傾桿把外側輪側傾向下壓的抓地力轉為維持車身水平的力,
此時內側輪所得到的抓地力並不如你想的防傾桿保持車身水平外側輪減多少 就會加到內側輪去
事實上整體的抓地力是降低的

用比較簡單的比喻,沒有防傾桿,比較容易側翻,但比較不會漂移
有防傾桿,比較不會側翻,但比較會漂移

不管側翻或漂移都失去了循跡性
所謂的整體的循跡性,就是要根據賽道及車身的情況,來做出最佳的防傾桿跟懸吊的調整。
能夠在最少漂移(保持輪胎最大的抓地力)且不翻覆的情況下 才能以最大速度過彎 是最好的。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keyesleo wrote:
因為兩車受到的外來作用力均為相同
有裝防傾的那台,他的a車身必定受到一個逆時針的力矩,所以才會較為水平
這表示他一定也受到一個順時針的力矩,因為這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作用力矩與反作用力矩)
而能提供這個順時針力矩的,必為b車身,亦即四顆輪胎
四顆輪胎受到順時針力矩,則內側輪的受力會更小
因此為破壞循跡性,而不是增加循跡性!!!
我發現,很多網站都寫防傾桿是增加循跡性,經過我理解


你的內外力切割根本都莫名其妙了....
左右輪透過避震器支撐車身重量,又透過三角架傳遞水平方向的力量
而左右輪不直接連動,但透過車體&防傾桿傳遞減緩傾斜的力
請問你要怎麼切內外力? 說外就外說內就內嗎?

明明這案例就像是受到剪力是否容易變型的問題
單純口字型,受剪力易變平行四邊形
所以在口字型內部加對角的支撐架,這樣受力就不易變型
結果你居然在討論內部支撐架產生力矩blablabla....


而且你讀物理...讀哪些物理?
靜力/動力/機動都讀了嗎?
力量講了半天,都不用考慮輪胎接地角度的嗎.....
理論不讀通...又不考慮實務...難怪根本搞錯方向....

Scintilla wrote:
防傾桿唯一的功能,...(恕刪)



Scintilla大說的是正確的.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