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太誇張的台灣本田

73546 wrote:
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的經...(恕刪)


看歌詞 感覺很厲害

你可以錄一段來聽聽看嗎?
謝謝!!

acgrun wrote:
我覺得這一定要讓Honda原廠知道,並且通知個服務廠,這樣的服務狀況已經會讓人失去對Honda的信心了
也希望這只是個案

這個的確要讓HONDA原廠知道,而且最好要寫成教案,在人員訓練的時候讓大家都知道,引以為警惕。絕對不能看成一個個案、一個特例就這樣打混過去,會發生這種事情,就是沒有按照SOP進行,不僅技師沒有照著SOP,完檢員也沒有照著SOP進行,如果一個公司的SOP可以輕易這樣略過,那有沒有SOP有什麼差別?本田每一輛車的保養項目不都是印在單子上嗎?每做完一項打個勾清楚又明瞭,幾萬公里該換什麼,接待那裡的電腦一打就出來,怎麼會有接待跟技師說的不同調呢?到底我們該相信誰?CR-V一代的手冊寫的很清楚,每三萬公里換火星塞,3萬、6萬、9萬、12萬、15萬、18萬...,開板的安德魯兄說他15萬時換過火星塞了,怎麼17萬又要他換火星塞呢?是台本的資料錯誤還是接待呼巄人呢?
那些長久以來享有諸多權利的人,忘了這是由許多人犧牲奉獻換來的。
其實這個案件看的出來,好學校有壞學生,壞學校也有好學生的道理!

而我的車,就是在一個壞的學生遇到了好學生!
我有一位朋友在加拿大多倫多工作,他的電腦軟體公司中有一個客戶就是Honda Canada,他們在多倫多北邊大
約80km的一個小鎮有兩個很大的裝配廠,約有三萬名員工,主要生產Honda Civic與 Acura MDX,RDX等車型,然後再運到北美各地。我朋友的工作就是負責維護公司的軟體,他都是用Linux軟體。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使用的氣鑽(鎖螺絲的工具)上面都有sensor,隨時回報中央電腦哪一個螺絲用了多少扭力,以方便品管。

不知道在台灣的組裝線是否也有一樣的製造生產流程?如果有,那維修時是否也應該比照辦理,底盤的螺絲別的不說,我從來沒有看過哪一位技師在鎖洩油螺絲時用可調扭力的板手幫我們用適當的扭力鎖上。如果有的話,dw大大的機油底殼也不會被鎖到滑牙了。

今日5/17汐止廠有一位小姐來電,主要還是道歉,並說這件事他們汐止廠總經理已經著手處理。我請那位小姐替我傳話,內容主要是希望他們廠藉由這次事件好好檢討,並尋求避免再次發生的解決方案,才不會辜負廣大的Honda愛用者。若有後續消息,我會再向大家報告。
修車這一二年修多了 因為是台舊車年齡大了 免不了進廠修一修...
心得是人都會有失誤的時候所以才有 sop來看.但小廠更是糟糕.所以我都是在旁伺服.找到老師傅才是車子比較好的方式之一.但也有失誤的情況因為沒有sop....我朋友是修車師父有時候最可怕的是他忘了把輪子鎖緊,接下車子就上高速公路so....所以修完車一定要自己試車 沒弄好就不給錢.當然只是保養就看不出來所以更要在旁邊看...看到他認識我是誰....哈
MP588 wrote:
我個人認為 , 版主...(恕刪)


聽了你說在T牌民族路維護的情況...說真的還真不公正.
在你的案例中..至少你認為有問題的情況下兩次都得到原廠保養的理賠而沒收錢.
但你因為停在家中門口被破壞就認定一定是保養廠的技士來報復...那萬一不是呢???
若真是如此,那技士運氣還真好,你家是在門口的停車位,萬一是大樓的停車位,那他可能要守在你家門口等你的車了.
那去民間保養場會不會更慘呢?就曾經聽過去坊間保養場沒幾天車就被偷了...
所以我看最好只能自己開保養廠了.

我個人習慣...不管去保養或洗車..車上所有有個人資料的東西都會帶走.尤其是行駕照.
洗車一定只給車鑰匙,大鎖及遙控器一定是自己保管.
小瑞
感覺起來
台本的銷售,客服,維修部門好像都各自為政
上次去鈑烤完後第三天接到客服電話
本以為是詢問滿意度
結果電話那頭説:"您之前預約的代步車到了,您可以進廠鈑烤了"
其實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應該說是台本自己本身不注意這些+員工本身不按照標準程序的關係...

花了錢沒獲得相對的服務...大家都會不高興

現在什麼社會了,大家在電腦面前鍵盤按一按

造成的影響其實是相當大的...6&7年級生基本上都會在買車前先比較一下

看了整版都說不好的,有誰還會買啊!

嘿!嘿!嘿!
pk19811228 wrote: 灌氮氣應該不會全部都灌氮氣....也是要混一些空氣才行...

說到這個,我也發現一件事情
就是如果輪胎純灌氮氣或者空氣,那麼下次需要打氣的時間差不多一樣
但是如果是氮氣混合一點空氣,則下次需要打氣的時間居然延長了很久

其實市售輪胎都預設會打一般空氣,並沒有針對氮氣最佳化
所以有時候只是爽度的問題
我也不想倚老賣老,年輕有為的人我當然會尊重,但是看到胡搞瞎搞的小毛頭還真是生氣
各位別忘了,標準空氣中,79%就是氮氣,20.8是氧氣,剩下的是少量的水蒸氣、二氧化碳...。不管輪胎行說完全氮氣充填,事實上,輪胎內還是有其他氣體存在,尤其是氧氣!
"NIKON D200"+"12-24 F4"+"24-70 F2.8"+ "50mm F1.8"+"70-300G VR" +SB800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