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本田精神?台本有繼承本田的精神與本質嗎?
本田的精神是帶給車主感動,創新與進步僅管規模比不上Toyota但仍可以在技術或本質上與Toyota一搏,而不是做小了本田這塊招牌!
台本為了利益不惜犧牲消費者的權益,連把手,化妝鏡這種小東西都在偷,這種車主奇摩子會不爽的事也在幹,事後證明台本的高層錯了,現在也加了回去,那代表以前的決策真是不把消費者看在眼裏,看看利用本田這塊招牌可以換到多少的利潤,一步一步的試探消費者底限,這樣不行然後再加一點回去再試試看消費者能不能容忍,這種心態真是夠了,擺明吃定消費者,不像一個大汽車廠應有的風度,感覺就像現任高層在吃老本,炒短線,長久下去會自食惡果,不過台本高層也不怕,到時不知又跑到那個開發中的小國家繼續待著!
有網友說Toyota賣的多有壓力,我覺得好笑,像Toyota這樣市佔率又高中古車價又穩的車廠其他車廠羨慕都來不及,還因此有壓力?這以Toyota自身來說是自我挑戰,但對別的車廠來說是看別人吃香喝辣自己在喊燒的酸葡萄心態!
與其消費者要本質,還不如說消費者要的是牛肉,只是台本不肯給罷了,反正他也不想有衝量的打算,反正加減賣大不了收掉改賣進口!
老實說,我還真希望台本倒掉變成進口,這樣消費者買的本田車才有真正的本質!
台本這種小本經營的心態說不定越賣越差後真的會收掉變進口,反正屏東廠的設備是別人用過的舊設備,沒有花多少本錢,要收攤也不會心疼!
要研究台本的作風要先研究主帥的經歷:
★人物小檔案
鈴木良幸Yoshiyuki Suzuki
台灣本田汽車(Honda Taiwan)總經理。1974年進入Honda,擔任直販銷售及業販銷售;35歲時調任Honda歐洲部門,從1987~1990年派駐荷蘭; 1990~1996年回到亞洲大洋洲本部,這段期間主要從事商品企畫相關工作。1996~1999年再外派至泰國的Asian Honda;2002~2007年派駐韓國,成立Honda Korea;今年4月派駐台灣,負責Honda Taiwan相關事務。
從以上經歷來看,社長都是在歐洲或大洋洲服務,都不是本田的主力銷售區!
再看他對服務過的大洋洲的市場分析:
"....整個大洋洲市場排序,印度、泰國及澳洲市場規模相近,其次是印尼、馬來西亞及台灣,在大洋洲市場中,台灣非常重要,雖然就銷售數量上來說,台灣對其他地區並無影響,但是CSI顧客滿意的水準,Honda Taiwan表現得非常優秀,這樣的團隊表現是其他國家可以學習的,進而來台灣觀摩...."
"....以人口的比例來看,台灣現在2300多萬的人口,與我之前工作過的韓國4600萬人口相比是一半的規模,韓國車輛販售數目年約100多萬輛,台灣當然是可以賣到50萬輛的,但是已有200萬有錢的台商到大陸去了,所以目前會有點困難,估計40萬輛會比較恰當一點。而那時Honda Taiwan賣多少車不是我們關心的問題,CSI顧客滿意度才是我們關心的,只要CSI做得好、口碑就會好,銷售數字就會好。 ...."
從他對記者的回答而言,可以看出台灣在整個大洋洲的銷售來說是屬於末段班,日本本田不會計較其銷售量,後面的顧客滿意的話看看就好,要是我也會這麼說,就如同女孩長的不好看但硬要恭維也只能說愛國吧!同文同種的中國則不歸大洋洲管,自有戰將坐陣!
但是賣產品的講CSI但實質上醜陋的算計,不管消費者的聲音要硬幹,在台灣汽車銷售史上是異數!
韓國是排斥外國車的地方,一年能賣多少本田車?用google查了一下,在2006年10月本田車賣了409台,首次成為韓國受歡迎的進口車品牌,這種規模比台本還慘,就如同現在台本的策略一樣,是做招牌賣品牌與形象,銷量不是重點!
從以上可以得知,台本在日本本田的規畫只是打打形象不要缺席而以,繼然如此所派的主帥也是從小地方的市場轉戰過去,以前是如此,現在自然手段是一樣的,台灣消費者要叫就叫,反正我本田也看不在眼裏,不買拉倒,而我們可以預期,社長做完這一任後會去那,絕不會去大市場與Toyota拼搏,因那不是他的專長,況且比他有能力的人早在培養與卡位,社長先生不僅沒有入場卷甚至先修班都沒得進!
老實說,我真痛恨台本高層這樣的砸本田招牌!!!
簡單的講就是賣少賺多...形象提昇,而非在台市佔率
HONDA 台本 從頭到尾也沒有喊出要達到在台市佔率第幾名..
以前honda 在三陽的年代 , toyota 才是喊不二價的,而那時候 honda 被飆車族名聲搞爛了.. ..當時T牌的車價也高出H牌一截...
台本接手後在台首要任務,就是提升品牌形象,當自己知道商品不可能大舉攻下市佔率,提升形象,調高售價保住利潤才是另一個方向,而不是下紅海廝殺..
這個策略,應該是成功的,看現在台本的售價,還有人買單就知道了....
你去問年紀大一點的,說Honda 的車比 Toyota 的車好,他會罵你頭殼壞去 ,....但你問年輕一點的,答案剛好相反!形象已經扭轉,商品品牌教育已經成功...!
台本新車推出時一定將售價提高比同級車高,原本觀望怒罵的準車主,但看無降價空間,還是下訂買了....漸漸的一堆人深信他的本質高很多,慢慢的大家也習慣Honda 車是值這麼高價的.....這是高明的行銷技巧! 任憑大家喊破嘴, 台本的基本策略應該是不會改變的, 除非哪天喊出他要的是市佔率.......等這波不景氣過了,Honda 在車價上再略施小惠,就有衝大量的機會了 !
車商的銷售技巧,你要不要接受買單呢?
誰好,誰不好,只有市場說了算.只有大多數的消費者的決定說了算.
要學者尊重市場,否則就是被市場淘汰,就這樣簡單而已.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很殘忍,但這就是現實.
http://news.u-car.com.tw/news-detail.asp?nid=8655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