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討論熱度很高的鋼樑強度
在商周網站有一些相關的文章喔
作者是中央物理碩士
裡面有提到同一款車
國產和進口用的鋼材強度有可能不一樣
例如神A
難怪撞擊測試車商不敢自主公開
我們的政府是不是該想好好一下如何解決這個議題?
http://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m/GArticle.aspx?id=ARTL000088965&p=1
抱歉
名稱太長作者學歷誤植
中央物理學士
臺科大工業工程管理碩士
所以你說鋼材的強度重要嗎?
而且是在一台100多萬的國產車上!
值得這個價嗎?
企業獲取利潤天經地義,但是是否也應該加上良心因子?
預算高的人就可以得到較高的生命保障(六安);預算低的人命就比較賤(二安)。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ocal/20170515/1118886
就氣囊數量,有些國產車型如福特kuga,現代tucson/elantra都把六/七氣囊做標配了,而且低至6-70萬等級,把「國產車」全拉下水並不公道。
當然台灣人喜歡看得見的設備,如大大的中控螢幕,天窗.,豪華皮椅...等偏好,加上銷售量過度集中某些品牌,也才使得部份車商有恃無恐偷一些看不到的安全設備。今天廠商敢這麼幹,其實部份責任來自消費者自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