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honda, New civic, Old Story.....?
請問台灣本田製造的車有沒有像其他國產車一樣在焊點數cost down?
好奇想問問而已,沒有惡意,先聲明我不是汽車業界的相關人士,也沒有任何利害關係,不過我想既然都是日本人直營,應該是不會cost down焊點數吧。
參考討論串:汽車的焊點數跟它的操控和安全防護能力有沒有關係?
mingyen52 wrote:
少幾個焊點並不能降低多少成本吧,一個焊點成本才多少
如果為了省那幾塊錢,萬一因為少焊點發生啥嚴重事故,是賠不完的,根本划不來,
現在沒有車廠會做這種缺德事吧
發生事故通常會歸責到駕駛者,從來沒有發生過歸責到車廠cost down焊點數的事, 因為一般人根本看不出來焊點數根安全有啥關係,最後都會歸責到消費者本身不瞭解車子極限而失控,而不會歸責到車商。
那汽車業界的人會不會有人說破?放心吧,這種人是百分之一,如果善良誠實的人那麼多,台灣就不會那麼亂了。
那不相干人等會公開探究這種問題的,我想是百萬分之一吧,只會給自己惹一身腥兼被相關利益者公幹吧!
不相信?不相信那你就繼續看下去別人會怎麼回應。
yzchen wrote:
所以你確定其他國產車廠都有在焊點數cost down(真是好樣的)
只有台灣本田所製造的車你還不能確定?
有福斯車迷在版上這樣說過,也有其他版上的大大說過:
[國產車廠還是偷焊點,材料這兩大項為主:
在焊點的部份:
如果原始設計是5000點,第一年新上市大約偷個數百點,然後每年檢討,越偷越多到末代車時大約是剩6成的焊點數,,以一個年產50000輛的車廠為例,一部車偷掉2000點,
大家可以算算節省多少工時(本來需要加班完成的車輛數,現在可以減少加班工資支出,甚至完全省掉加班費)
焊點數的減少還有助控制車重,讓消費者覺得車省油。
在材料的部份:
關於材料的厚度方面,大家看得到的外觀件部份不太會去減少,但看不到的部份....那就.......
另外還有材質的部份,一般的消費者也是看不出來的!
保桿的部份也很好偷,高密度的吸撞材和一般的保麗龍差在那?
包在保桿中,除非分解它,否則消費者也無法去檢視和區分材料的差異。
有些車型大家不妨可以比較看看:
國產T4和進口T4、第二代的FORD MONDEO也是有國產有進口、FORD的ESCAPE(台裝和美製)、SUZUKI的吉星、HONDA的CIVIC 5代(有台製和美製)
大家把行李箱地毯掀開,去計算看得到的焊點數、車體鈑件接縫大小、鈑金膠的使用,
打開引擎室,去看避震器塔和車樑、車身焊接處的施工、鈑金膠的使用,
取下門框膠條看鈑件的接合處.計算焊點數,各個車友俱樂部要召集車友比較可能容易點,
有興趣的車友不妨比較看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