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終於看到本田家的外型恢復水準了,呼~~

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繼當年Civic9剛上市後,便發現近期的Honda總有些怪怪的,尤其外觀設計上時而不錯時而又有點倒退,儘管小改款CR-Z有扳回一城,但坦白說Civic9的樣子確實讓在下有些陰影,尤其對照歐規Civic9之後......Orz
故此,為了讓本田越發精進(?)咱們將以一貫嚴謹的態度來對待新發售車款......(為什麼!?)

只見 Civic9和 Accord9靜靜地躺在展間,小改款換了保桿之後的Civic確實有比較像樣,但台灣所屬的泰規畢竟和美國小改款的「大幅」調整有些落差,至於能真正地受 Type-R青睞的歐規 Civic9就更不用說了

But!!!
本次的主角可不是這兩輛,而是最新發售、一上場就讓人感到相當亮眼的......Honda City!

是的!Honda City!您不是連爺爺但也終於回來了!
City六代以東南亞、印度為主要市場 ,其實可說是 Fit的四門版本。但相較於五門車的身形,City仍拉出較為低扁的跑格,且鈑件大多不共用。
但畢竟本次上市的 City六代與即將上市 Fit三代所屬同一世代,且同為小型車,故可從二代 Fit來加以檢視看看究竟有哪些進步,所以還是來仔細端詳一下吧


大燈內部結構雖然比較陽春,沒近年流行的日行燈或三代 Fit有的魚眼,但從二代 Fit的角度來說算是持平,且造型上與水箱罩連成一線,車頭外觀頗佳。

接著請張嘴看看引擎室吧

引擎室空間相當地大,也顯得這具1.5升的 L15Z1 i-VTEC SOHC直四單凸輪軸相當地小,而這顆引擎可說是二代 Fit汽油版使用~ L15A7引擎的修正型,在材料和節能優化上有所調整,並採用自產的G-Design CVT變速箱。

隔音棉竟然這麼大張!以 Honda來說真的相當難得(?)~其他車款不說,過去 Fit、CR-Z只有引擎正上方有著一小塊,這次確實像樣多了


不過可能雨刷的材料費拿去給隔音棉了,變成了傳統的硬骨雨刷~好加在這玩意能自行升級


而比較特別的是,City的前擋玻璃為外嵌式。

接著來看看車側吧


車側方向燈置於葉子板而非後視鏡上有些可惜,大概是為了保留些小改款的升級空間吧(噓!)

如同Fit三代目,City從前車門便拉出了一道折線,深切進後車門、後葉子板直到車尾燈,洋溢出一股動感力道。且車門把手也和三代Fit一樣回歸了市售車常見的規格,較二代Fit容易讓女性的長指甲撮到的設計不同。

VTi-S等級展示車使用的 16吋鋁圈相當搶眼!雖然跟 VTi級的 15吋鋁圈其造型比起來相當大小眼,但這顆確實頗有帥勁。至於 185/55 R16的輪胎型號是略窄了點,但若以省油為前提來說屬乎合理。

但後輪配上鼓煞有點落彩,也讓 City成為 Honda在台灣現行販售車款中唯一使用鼓煞的車款。只能說連澳洲配到最高的VTi-L with Sports Pack版本也是使用鼓煞,在意的車主就期待是否能沿用 Fit套件了


接著看看車尾吧~~真的比隔壁 Civic9像樣多了......(咦?)
從折線後突出的立體化尾燈相當有跑格,雖然車尾和手把的鍍鉻裝飾有那麼一點不搭,但也表示City其實除了能極致運動化,也能極致家庭化,但配備要跟得上就是了


另外一條運動化的表徵就是鯊魚鰭天線,就算沒聽廣播也要有個角才能顯得出帥氣(喂!)
這玩意Fit就沒有了,不知道能否流用?

後擋也使用外嵌式玻璃,看起來甚為流利、細緻。

至於後車廂的部份基本上有一定水準,應該找人來表演擄人勒贖(喂!)
雖然未特別強調載物空間,但後座椅背放到後仍相當靈活寬闊。但放倒的椅背和後行李箱呈現了高低落差仍有點可惜,車床禁用(?)

開門瞧瞧內裝~如 Fit及本田家其他現行車款一樣擁有三段式車門開啟,好用又貼心的設計。

不過後門三角窗上這兩顆螺絲卻是最令人納悶的部份......是為了方便拆卸三角窗還是......?
基本上只要能不生鏽都好


全車座椅、門板皆為皮質,Fit沒得選


儘管 City擁有低落差平整式地板,但畢竟車身中央有樑仍會些微凸起,亦無法將落差縮小至 Fit的距離,但相較於其他家前驅車款已經表現得相當不錯了。
尤其......

小車竟然主打後冷氣出風口



應該是由於東南亞開發的緣故吧~~這玩意真的在熱帶地區超級適合,高級感一整個提升了


另外後座中央扶手上方有著頭枕......
中央座位亦有著三點式安全帶,本來就應該這樣


接著看看前座部分。中控台基本上和Fit三代目類似,為同樣的原則加以設計,但非完全相同。
基本上City的中控設計仍是趨近於本田家慣有的駕駛本位,傾斜非對稱。但平心而論中控確實較Civic9精緻了許多,然相較於即將上市的Fit三代則略微平整、簡約,冷氣口等部件也拉得較為細長。
三環儀表板也較為平面化,並發出微微的藍色冷光。
方向盤則和 Fit三代採用同一組方向盤,上頭的音響控制及定速按鍵皆為塑膠材質,而非易破損的橡膠,請安心使用(?)

後試鏡調整也整合在飾板上,節能 ECON鍵位於冷氣口下方,以Fit三代來說這有一飲料架設計,但在City上就沒有了。
至於 Display Audio觸控式音響系統則為 Vti-S等級所有,但這次 Honda倒是破天荒地引進了電容式觸控式恆溫空調面板,因為沒發動所以也沒發亮,但記得別按太大力就是了


雖然手煞車和排擋頭看起來有些陽春,但自製的CVT變速箱這次也終於在City上出現~配上方向盤上的換擋撥片後便能有七速手自排功能。畢竟 Honda最頂尖的DCT雙離合器變速箱仍離咱們有段不用當白老鼠的距離,就讓這顆CVT陪咱們玩上一段時間吧~~

高音喇叭預留孔的樣子,不是未來小改款配上就是請自行加裝......


終於要看底盤了......

City畢竟仍屬於小車,除前懸吊配備高傾角麥花臣避震+防傾桿外,後懸吊則與 Fit同樣採用 H型扭力樑。然軸距 2600mm雖較 Fit二代的 2500mm長了一些來說,如此配備算加減可以接受,主要仍得看駕駛感受~
基本上這點就 Honda來說是不太需要擔心,儘管過去曾出現過特例但依然有一定水準,比較擔心的是原廠配備的節能胎會不會影響駕駛的操控感受。
所以就......奔出去吧!!!!!

褐色的試乘車耶~~~好難得的顏色XD
在開過後可以發現,雖然整體反應上City似乎不如Fit那麼犀利,但從駕駛乘坐高度到操控上其實相當好上手,挺適合新手駕駛。隔音雖比現行二代Fit有所提升,但行經路面凸起時的路感和彈跳反而比二代Fit明顯了一點,但不致於不舒服,這部份有可能是試乘車仍處於新車磨合期所造成。
而較明顯不同的部份在於,過去在台上市的二代 Fit使用的是五速自排變速箱,City的CVT變速箱奔馳時自然是顯得較為溫和。但若單論CVT變速箱的表現,City的起步反應其實比想像中來得快速、明顯,隨著線性依然有延伸的加速力,以都市和高速公路使用來說足矣。
儘管輪胎扁平比是美中不足的部份,但依照個人需求升級,相信能有著更佳的表現。

但最後要說的是~~儘管City從外型、內裝,到操控感受都頗有小車應有的水準,但不可否認安全性上僅兩顆氣囊且無VSA確實打了些折扣,加上台灣本田一貫的高定價,真的令人有那麼一點囧~~

但即使如此,若從這輛車的開發來歷觀之,其實只能說有那麼一點給他可惜。
由於現今的City是以亞洲國家為主的Fit衍生車款,而非全球戰略車,目前來看沒賣美國、沒賣日本,其販售國家主要為印度、東南亞國協、澳洲,而這些地方大多是......右駕......

沒錯,右駕~~
所以咱們左駕的台灣就相當吃虧了,以東南亞來說只有越南、緬甸、寮國、柬埔寨屬於左駕,但個人認為加起來的消費力仍無法降低左駕設計的邊際成本,而中國部分目前也未聞六代 CIty的上市,就算開賣其物料也不太可能和東南亞這邊攤提

所以為了既有利潤,坦白說要多配上安全配備也相當不容易,何況即將上市的越南賣得比咱們可是貴多了......

只能說若在意安全並堅持本田家,Civic9其實依然是不錯的考量;而若想要省油的四門小車,貴了一點在路上看起來就是那麼帥且不用常常在路上車聚......
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