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良心說,原廠在服務品質的流程上,以及技師現場作業的技術流程上都有標準化的SOP
這是值得肯定的,整體的服務水準與品質也會比較平均可達到一個基準
但是零件、油品、工資....價格偏高實在令人不想當冤大頭
很多車主嘴上不說也不會上網批,可是幹在心裡,咬牙切齒,車子的感覺是買到了、沒想到附送一個高貴祖奶奶
到外面要尋找有水準的技師,保養環境細節又周到實在不多,捨不得愛車只好硬著頭皮回原廠
個人是按心理話說,honda car 雖然沒有名車的售價和品質水準,但卻有名車難養的龜毛細節,吃啥用啥特別挑

一般車主根本就不想花時間去比較車用什麼牌子養比較好,偏偏原廠的東西又蠻合車子的胃口品牌和品質又具水準
台本就咬死這點,把大多數車主吃得死、死、死~,尤其是特別擔心保固問題的車子,那簡直是惡夢啊
每到保養時間點就得乖乖回廠接受對車主的荷包剝皮拔毛的超級禮遇
在其他國家我們不知道,在台灣據我觀察,台本除了油品以外,其他的消耗性零件也幾乎管制不行,想買原廠的消耗品,抱歉請回廠接受剝皮拔毛的禮遇
有必要這樣子嗎,我相信大多數的車主都很願意回廠,只是實際的行動往往都被你們的剝皮拔毛禮遇給嚇壞了
做生意這樣子是哪門管理學哪門行銷學的論點?
難道不能用你們的管理能力以量來制價,取一個成本與利潤的交叉平衡點,不要把這個交叉點定在量少價高的地方
這樣不但能讓你們新車多銷售一些,一樣可以達到預期的利潤甚至會超越現在10個百分比的基準點也是很有可能的
現在你們是仰仗著一些擔心保固期的車主的心理障礙,一但多數車皆過保,反正有問題過保也是花錢,誰會願意回原廠在接受剝皮拔毛的超級禮遇呢
我敢肯定你們經營策略分析團隊請到的都是像台灣無腦政府那樣的幕僚,最好趕快醒一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