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話不多說...用簡單的幾張圖...就可以看出這隻保桿跟FRP材質的差別在哪...原廠保桿有的..他都有..而且一個也不少....左上那個孔位....就是預留安裝LED晝行燈的位置H11魚眼霧燈..簡易直上安裝免挖洞~~紅H..終於有可以傾斜休息的時刻...跟原廠保桿一樣..有著固定密合的插銷孔位..其他的在blog..有更精細的介紹....http://tw.myblog.yahoo.com/kcbug-civic8/article?mid=8126&prev=4482&next=8100
PP的東西存在很大的收縮問題.樓主這東西含纖量多少?10%?15%?30%?通常做保桿這種車身外裝件 為了要彈性 不會加太多玻纖.但PP玻纖含量少 變形量會頗大 可以超過1%.1%聽起來不多 但保桿長至少1.5m 1%收縮率已經能有1公分以上公差
kungmi wrote:台灣的仿製技術是沒話...(恕刪) 副廠件的技術還是有差的.要仿製外觀件 看起來好像很簡單 其實當中學問可不小.塑膠製品 大型薄肉件都會有相當程度的扭曲(如保桿) 這是因為塑膠有成型收縮的特性.無限原廠材質是用甚麼我不清楚 但原廠製品用PUR的例子頗多 因為它耐衝擊 韌性好 成型收縮也不會太大.但是PUR價格不便宜 所以副廠件很多會使用特性類似的PP來製作.PP這種東西成本低 韌性與耐衝擊性都還可以 但成型收縮是很讓人頭痛的問題.且PUR的製件也是會收縮 所以翻製時要先算出原始尺寸 再以PP的收縮率下去計算開模 這樣尺寸才會精確.不過副廠件要跟原廠件打的就是價格 在這段逆向技術上很多都省略或不夠精細 因為那都是成本.再者,保桿射出成型通常要用上成型能力1000噸左右的機台 這算是大型的射出機 工時單價原本就不低.而大尺寸工件也讓模具的尺寸跟著放大,像這種模具動輒上噸(甚至數噸) 就算使用最低需求的模材 開模成本也是相當可觀 這也是成本.有時候副廠件做得不如原廠件 其實都有其原因 並不是故意要做比較差的.因為問題都在成本上...
J1977 wrote:大大見解相當精闢,想...(恕刪) 大大果然好眼力我的工作確實跟汽車零配件有關 常接觸的就是塑膠/壓鑄/衝壓/翻砂成型模具 偶爾還要搞一些CNC的產品.公司主要做風扇與一些外裝件 也有做幾乎整車零配件的進出口 但都是副廠件 且沒有銷台灣.
kcbug wrote:廢話不多說...用簡...(恕刪) 日本正無限RR的霧燈是正平面的,而非目前市面上類RR的"順著保桿弧面" 註:正平面的意思就是與"前視面"平行...請問這套PP新RR是屬於哪種??我想說既然開模了,當然是越像越好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