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車是2017年 Kuga 1.5T,原廠保固3年,有花錢延長3年安心保固,剛開始每5000保養,後來改成每一萬保養,最近13萬公里內視鏡檢查出第三缸進水,過保ㄧ年多了,原廠報價更換引擎總成價格大約15.5萬,唉,怎修得下去。
a107732 wrote:我的車是2017年 Kuga 1.5T,原廠保固3年,有花錢延長3年安心保固,剛開始每5000保養,後來改成每一萬保養,最近13萬公里內視鏡檢查出第二缸進水,過保了,原廠報價更換引擎總成價格大約15.5萬,唉,怎修得下去。 看起來6年10來萬是好發期?建議5年或10萬出頭的⋯就直接開汽缸頭做補強工程,不要再心存僥倖或鐵齒了!
ajuggrutaiwan wrote:看起來6年10來萬是...(恕刪) 以下個人意見 ~ 勿怪 ~ 可交流其實那設計理念真的很好,可惜沒留足夠的型變量我是覺得可以直接開缸頭改裝一下那問題要不發生,可能要當時生產時 QC 不夠認真 (咦)有一說法是勤換缸頭油封也是個方法但都要開了,不如就直接封了吧
傻瓜狐狸 wrote:以下個人意見 ~ 勿怪 ~ 可交流其實那設計理念真的很好,可惜沒留足夠的型變量我是覺得可以直接開缸頭改裝一下那問題要不發生,可能要當時生產時 QC 不夠認真 (咦)有一說法是勤換缸頭油封也是個方法但都要開了,不如就直接封了吧 對機械有了解的人應該都清楚⋯福特這種在氣缸之間做一條溝的方法⋯強度實在是太弱了!後來改良款那種一條小孔的才是王道!只不過為什麼福特一開始沒有做那種小孔的呢?應該是那種小孔的方式不好加工吧?要知道福特是一家大量生產的汽車廠,生產成本多個一塊錢一年下來就差數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