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2020年初前往美國芝加哥,租了美國車,一路西行穿越8個州抵達加州聖塔莫尼卡,完成這一段將近4000km的美國66公路圓夢自駕旅行,當時看著沿途代表美國自由精神的美式肌肉跑車Ford Mustang(野馬),不斷在66公路上穿梭來往,讓我不禁為當時的旅行沒多花點旅費租一部Ford Mustang來完成旅行而感到些許惋惜。這次!前往美國大峽谷的旅程中,我決定把握機會,租一部在台灣全新上市的全新第7代Ford Mustang,從加州洛杉磯一路奔馳前往美國大峽谷,再接回66公路,完成這段2341km(1454.6mi)的追尋美國自由奔放精神的野馬自駕旅程!
文章分享開始前,先一起瀏覽Ford Mustang美國公路的影片吧!
熟悉的Ford,美國自駕更上手
提到海外自駕,對於其交通狀況、規則不熟悉的狀況,同時要駕駛從未接觸過的車輛,這樣邊開車邊看導航以及邊熟悉國外道路狀況帶來的眾多不確定因子,不僅對許多旅伴們自駕旅行時首要擔憂,對喜愛自駕旅行的我來說也是如此,再加上每次出國,我都想開著當地的國產車,一同感受當地的人文風情,於是租一部在台灣也能接觸到的相同車款,更能在抵達時快速熟悉車輛使用介面,進而盡情享受沿途的窗外景致。

出國時喜歡自駕旅行的我,不僅喜歡在當地租用台灣也能體驗到的“國產”車款,讓自己更好快速上手之外,同時更能融入這個國家的旅行景致氛圍。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13、ISO 100
因此這次美國的自駕旅行,當然選擇當時美國66公路旅程時帶給我深刻印象的Ford Mustang,以及過往媒體工作時期開始接觸5、6代Ford Mustang,這次旅行租一部台灣正上市的全新第7代Ford Mustang做為美國自駕旅行的座駕,不僅能無縫接軌的快速上手,同時更完整體現美國肌肉車奔馳於荒野公路的美式自由精神文化呢。

在昔日媒體工作時光,首次接觸的5代Ford Mustang,其濃厚美式肌肉跑車的粗曠線條,在冬季枯黃的草原中取景,更是讓我嚮往總有一日能前往美國荒野開著Ford Mustang呢!
鏡頭:EF70-200mm f/2.8L USM
快門:1/125s、光圈:f/5.0、ISO 160

此外,強大扭力帶來的燒胎煙塵以及獨特的美式引擎聲浪,迄今依舊無法忘懷。
鏡頭:EF70-200mm f/2.8L USM
快門:1/125s、光圈:f/4.5、ISO 160

而後第6代在台灣發表後,也開著它感受與荒野不同的時尚氛圍。
鏡頭:RF70-200mm F2.8 L IS USM
快門:1/8s、光圈:f/9.0、ISO 800

在2020年,首次前往美國66公路一圓自駕旅行,欣賞著沿途盡是第6代Ford Mustang在這經典公路上來回穿梭,當時卻因為想省旅費而沒租Ford Mustang完成旅程,實在令人扼腕。
鏡頭:RF24-240mm F4-6.3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9.0、ISO 200

藉著這次在台灣全新發表的第7代Ford Mustang,在美國也能租到這全新的車款,因此這次的美國大峽谷與66公路的旅程,我不再猶豫,直接租Ford Mustang完成這次的公路旅行。
*取自Ford Taiwan官方新聞照
而若想在美國自駕想要租一部Ford Mustang,其實相當簡單,只要前往美國租車相當知名,同時有著台灣分公司的AVIS台灣租車網站,點選國外租車頁面,即可以一目了然的全中文介面選擇取車地點、取/還車時間,以及最重要的Ford Mustang更是AVIS租車體系中相當熱門的性能車款租車首選呢。在選好Ford Mustang車款以及填好租車資訊與確認租車報價費用後,即可完成出發前的租車預定,接著準備好出國必備的護照、國際駕照以及最容易忘記的“台灣駕照”這租車三寶後,令人期待的美國大峽谷、66公路自駕旅行我們來啦!

要在美國租一部Ford Mustang其實相當簡單,只要出發前在AVIS台灣官方網站,輸入抵達美國機場以及預估取/還車時間,即可進行租車手續。

接著選擇有著Ford Mustang圖片的車輛,網頁隨即針對租用天數給予相關報價。

最後確認費用與租車資料後,即可完成租車預訂。

記得出發前,檢查一下國際駕照是否過期,辦理國際駕照必須準備2吋大頭照2張、護照與台灣駕照,才能於監理所辦理國際駕照。
694英里的阿甘正傳奔跑精神
從台灣出發約莫14個小時的長途飛行,終於抵達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加州)的洛杉磯國際機場,經過有如英文會話練習的美國海關面試對話,順利入境美國後,接著帶著行李走向航站外搭乘租車公司接駁車前往租車據點。在抵達租車據點後,向櫃台人員出示預訂編號、護照、國際駕照以及台灣駕照進行核對,最後在確認費用完成刷卡付費後,隨著櫃檯人員告知預訂車輛停放的位置前往取車,正式開啟這一段前往大峽谷的自駕旅程。

這次前往美國洛杉磯的旅程,搭乘的是全日空從台北松山機場經日本東京羽田轉機,約14小時的飛行時間。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s、光圈:f/6.3、ISO 2500

抵達洛杉磯國際機場的湯姆·布拉德利國際航廈(TBIT),通過像是英文面試的海關後,領取行李準備搭乘接駁車前往租車公司。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s、光圈:f/8.0、ISO 2500

雖然洛杉磯國際機場共有9個航廈的巨大規模,但是前往租車公司的指引相當醒目好找。
相機:iPhone 13

走到航廈外的租車公司接駁車停等區,沒一會,接駁車隨即抵達進行接駁前往租車公司。
相機:iPhone 13

約莫20分鐘的車程,抵達AVIS租車據點,準備進行取車手續。
相機:iPhone 13

相機:iPhone 13

向服務人員出示預定編號,以及提供國際駕照、護照以及最容易忘記的“台灣”駕照後,確認金額無誤並刷卡完成即可前往取車。
相機:iPhone 13
就在走到停放著Ford Mustang的位置後,眼前全新第7代Ford Mustang正以鮮紅耀眼的姿態迎接著我們,而在它的身後正好停著第6代Ford Mustang,不僅直呼運氣超好可以開到全新一代的Ford Mustang,同時更讓此行公路旅行有著世代傳承的祝福意義呢!

走到停車位,看到眼前全新第7代Ford Mustang搭配著火紅耀眼的車色,更是期待接下來的公路旅行,同時身後碰巧停著第6代Ford Mustang,更有著傳承的寓意呢。
相機:iPhone 13

按下解鎖鍵後,Ford Mustang最具代表的野馬徽飾以迎賓照地燈的形式歡迎我們的到來。
相機:iPhone 13
確認外觀與內裝狀況並將行李裝入行李廂後,進入車室利用觸控螢幕與手機進行相當便利的無線Apple CarPlay串聯,開啟一目了然的“全中文”介面Google Map導航後,隨即能在這抵達洛杉磯的漆黑夜晚裡,透過明確的“中文語音”導航指引,快速抵達機場周圍飯店簡單過上一夜後,第二天早晨這段從加州穿越內華達州,並隨著公路於猶他州與亞利桑那州交界穿梭其中,前往此行最遠目的地紀念碑谷的3天2夜自駕旅程正式展開。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5.6、ISO 1000

這樣的行李廂空間可裝入1個29吋、2個21吋行李箱,裝載空間對於我們3人的一周自駕旅行更是綽綽有餘。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640

進入車艙,首先將觸控螢幕進行單位調整之設定,如溫度調整為我們熟悉的攝氏,時速為求行駛中速限的掌握,調整為英里等設定。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6.3、ISO 125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8.0、ISO 1250

在海外自駕旅行時,我相當仰賴Apple CarPlay,原因在於出發前可先在Google Map儲存好想去的景點,同時在當地使用Apple CarPlay也能享有全中文化界面,不須再浪費時間熟悉陌生語言的介面,即可快速進行導航。

這次的公路旅行,從加州洛杉磯國際機場為起點,經過拉斯維加斯,進入大峽谷,一路前往位於猶他州的阿甘正傳電影拍攝場景“紀念碑谷”。
*截圖自Google Map

回程再南下前往66公路,不僅彌補當時旅行沒租Ford Mustang的遺憾,同時再次回憶這條經典公路中許多有趣的景致。
*截圖自Google Map
調整好坐姿,將手機放入Qi手機無線充電板並透過無線Apple CarPlay設定好導航,以及在美國公路旅行時最愛聽的美國搖滾樂團Bon Jovi精選歌單後,發動引擎,隨著Ford Mustang一同甩開加州洛杉磯惱人的都會車潮,翻越聖安東尼奧山脈(Mount San Antonio),開始感受這段公路從原先的綠蔭與都會現代,逐漸轉為一望無際的荒野沙漠景色,同時從沙漠地形的內華達州,更深入至猶他州與亞利桑那州的交界之間遊走時,原本黃沙滾滾的景致開始逐漸轉變為富含鐵礦特色的紅砂岩地形,此時猶如千層蛋糕層層堆疊的紅色砂岩景緻,對應著醒目鮮紅的Ford Mustang,更完美詮釋著美國開拓荒野的奔馳精神呢。

Ford Mustang不僅能與手機進行無線Apple CarPlay串聯,同時配備Qi手機無線充電板,讓上下車少了手機充電線的束縛,相當方便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0s、光圈:f/6.3、ISO 3200

Apple CarPlay除了提供方便的全中文化Google Map/Apple Map導航服務之外,更提供許多網路音樂串流服務,讓自己聆聽喜歡的音樂歌單,像是在美國荒野公路旅行的景致中,我最愛聽的就是美國經典樂團之一的Bon Jovi,此時邊開車邊聽更能融入其中的對味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5s、光圈:f/5.0、ISO 1250

從繁忙的洛杉磯都會車潮出發。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00s、光圈:f/5.6、ISO 400

隨著公路朝東北部前進,此時窗外的都會公路也逐漸轉變為蒼翠丘陵景致。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640s、光圈:f/7.1、ISO 100

隨著公路翻越聖安東尼奧山脈後,風景開始逐漸轉為我們印象中的美國一望無際的荒野公路景色。
相機:iPhone 13

而在這筆直漫長的洲際公路上,不時有著能稍事休息上廁所的休息站,將Ford Mustang停好,透過耀眼的鮮紅車色對比著沙漠荒野景致的洲際公路,更是充滿濃濃的美式公路電影感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0s、光圈:f/8.0、ISO 100

隨著公路逐漸進入猶他州,公路兩旁遍布富含鐵礦的紅砂岩地形,更像是大自然版的千層蛋糕,而且一同呼應著Ford Mustang的火紅色調。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8.0、ISO 100

而Ford Mustang隨著沿途暗紅砂岩與稀疏綠樹形成的強烈對比,就像一段前往拓荒的旅行冒險生活。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9.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8.0、ISO 160

而在這段相當經典的美式公路上,將駕駛座前的12.4" LCD 數位儀表板顯示更換為Ford Mustang相當經典的1967-1968年金屬雙環表樣式,更是對味。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6.3、ISO 1250

找個能遠眺大地的制高點,打開頂篷,隨著晴朗的天氣遠眺這片溫帶沙漠地形,實在暢快。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9.0、ISO 100
而在這段長達694mi(1110km)的旅程中,穿過鮮明的紅色砂岩地形,緊鄰科羅拉多河感受其河水沖刷造就的壯闊大峽谷馬蹄灣與羚羊峽谷之外,最後我們在接近黃昏時刻抵達最能展現Ford Mustang行駛於美國荒野公路景緻的【紀念碑谷】,而這段隨著筆直通往遠方紀念碑谷的美國國道163線,更是昔日電影阿甘正傳中,主角阿甘藉著慢跑環美3年多,最終在此停下腳步返家的電影場景拍攝處呢!此時透過黃昏時太陽充滿立體與柔和昏黃色調的照耀下,將Ford Mustang停在一旁寬闊的空地,藉著這條筆直的公路欣賞著遠方的紀念碑谷地形,面向著遠方紀念碑谷,猶如蓄勢待發、向前馳騁的意念,我想此行堅持開著Ford Mustang走向荒野公路,一路抵達此地的夢向,就像是阿甘正傳這樣無需與旁人有著過多解釋,堅持不懈的向前奔跑,直至達成心願的美式精神呢。

進入位於亞歷桑納州佩吉市時,必定要前往欣賞因科羅拉多河沖刷形成壯闊馬蹄灣的大峽谷知名景點之一。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11、ISO 100

而在停車場巧遇同為第7代的藍色Ford Mustang,此時停在一起,好像市一起前往馬蹄灣的車聚旅行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8.0、ISO 100

在美國公路旅行,必定會因漫長的行駛而感到飢腸轆轆,而行經各個小鎮時,常見的美式得來速Sonic,在停車格按下通話鈕即可點餐付款,等著服務人員將餐點送來後,隨即可繼續旅程之外,同時也能體驗這獨特的美式速食餐飲文化。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640s、光圈:f/7.1、ISO 640

行駛了694mi(1110km),終於抵達此行最遠的目的地紀念碑谷。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18、ISO 100

找一處能停車的空地,藉著這條筆直的163國道,欣賞著傍晚暖黃的陽光照耀於Ford Mustang飽滿的肌肉線條,以及欣賞遠方火紅的紀念碑谷,此時此刻帶來的唯美靜謐,猶如公路電影場景般的夢幻。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16、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8.0、ISO 25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8.0、ISO 250

此時此刻,靜靜欣賞荒野中的Ford Mustang,真的好美好美。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8.0、ISO 100

野馬徽飾此時就像於荒野中奔馳一樣,相當動感。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8.0、ISO 100

好不容易抵達電影阿甘正傳中主角放棄慢跑的場景,當然要跑上一段致敬一番囉!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9.0、ISO 100

離開紀念碑谷時,我們開著Ford Mustang在此奔跑一段,朝向位於南方的經典路段【66公路】。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11、ISO 100
輕鬆享受沿途景緻、操之在己的快意
這趟前往紀念碑谷的698mi(1123km)旅程中,想必旅伴們會想問,面對這麼長的旅程,不會感到疲勞或是沿途一望無際的溫帶沙漠景緻而感到無聊嗎?其實,可別看Ford Mustang有著美式粗曠肌肉線條的雙門跑車外觀,看似2+2的座椅配置,其實對於身形較為瘦小的亞洲人來說,這樣的軸距配置其時乘坐起來其實有著標準4人座的寬敞舒適度,而這4人座無論前座、後座,皆提供頭、肩、背部一路至大腿的伏貼支撐之外,同時給予側面腰靠支撐的跑車化座椅設計,這讓我們此行3人出遊,在面對動輒超過3小時的長途駕駛路段中,皆有著相當舒適的乘坐感受,不易產生疲勞感。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0s、光圈:f/8.0、ISO 32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0s、光圈:f/8.0、ISO 320

對於身形相對瘦小的亞洲人來說,後座空間表現相當寬敞舒適,即便將頂篷蓋上,頭部與頂篷間依舊有1-2個拳頭的空間,不會感到壓迫感。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s、光圈:f/8.0、ISO 320

對於駕駛來說,Ford Mustang以駕駛導向的座艙設計,不僅能讓駕駛更為直覺操作其介面,同時能保持視線注視於前方道路進行駕駛的安全感。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8.0、ISO 125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8.0、ISO 320

此行駕駛的Ford Mustang為敞篷車型,打開軟頂天篷,享受沿途無死角的景致更是暢快。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5s、光圈:f/10、ISO 250

在安全的狀態下於美國寬闊無際的公路開車,就是要用美式的豪邁駕駛姿勢,才是最享受這充滿自由奔放的駕駛精神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00s、光圈:f/5.6、ISO 4000
同時在這段橫跨加州、內華達、猶他、亞利桑那這4個州多為溫帶沙漠的氣候形態裡,即便是5月的美國,日夜溫差更可達高溫30度以上、低溫10度以下的極大溫差狀態,以及沙漠中常伴隨著粉塵微粒的空氣狀態,Ford Mustang配備附活性碳車內粉塵過濾器的雙區電子式恆溫空調系統,不僅在行駛過程中提供避免灰頭土臉的純淨空氣品質,同時面對這麼巨大的溫差下,給予最穩定舒適的車室溫度,更是最能愜意享受沿途風景的最佳良伴。

不過,雖然開著敞篷的Ford Mustang,在這段旅程中,因為溫帶沙漠氣候的特色,隨著陽光照射的狀態,日正當中可是動輒超過30度的炙熱陽光。
相機:iPhone 13

但在早晨與黃昏時刻,氣溫更降到10度以下,溫差相當劇烈。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7.1、ISO 2000

而這樣的公路上,無論氣溫高低,天空幾乎是萬里無雲、陽光直曬的強烈紫外線環境。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9.0、ISO 100

以及行經過程中,可能因瞬間的強風吹拂,讓周遭揚起大量沙塵。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8.0、ISO 100

因此除了避免無預警的曬傷,保持頂篷闔上之外,附活性碳車內粉塵過濾器的雙區電子式恆溫空調系統更讓自駕旅程中享受最舒適的溫度與空氣品質。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6.3、ISO 1250

此外雙前座配置通風/加熱座椅設計,更可隨著環境溫度變化,調整最為舒適的乘坐品質。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0s、光圈:f/6.3、ISO 1250

透過手指在螢幕上向上滑動調整即為開啟加熱座椅。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0s、光圈:f/6.3、ISO 1250

此行開著Ford Mustang徜徉於一望無際的美國荒野公路,不僅享受,更是圓了一場追尋自由奔放美式精神的美夢。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14、ISO 100

Ford Mustang所搭載2.3L EcoBoost ®雙渦流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是盡享美國公路的暢快奔馳的關鍵。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25s、光圈:f/8.0、ISO 32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8.0、ISO 1250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250s、光圈:f/8.0、ISO 100

隨著Ford Mustang飽滿肌肉線條、暢快動力,一同快意奔向美國荒野。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14、ISO 100
此外在這段旅程過程中,更有著許多相當筆直,前後皆無來車的孤寂公路,在這如此安全的環境下,不禁讓我想盡情感受這部美式肌肉跑車的狂野魅力,因此在這樣的路段下,按下中控的野馬圖示按鍵,從Normal進入Sport模式,甚至是能將其加速扭力完全釋放於後輪進行燒胎的Drag Strip等模式,享受在這寬敞筆直無際的公路上盡情狂野釋放的自在感受,我想更是令人會心一笑的率性快意呢!

在旅程中,隨時有著前後皆無來車的筆直荒野路段。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7.1、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8.0、ISO 100

此時按下中控的野馬圖示按鍵,進入各種駕駛模式選單。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5s、光圈:f/6.3、ISO 1250

一般駕駛的Nomal模式。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8.0、ISO 1250

方向盤操控、油門、引擎、變速箱反應更為快速敏銳的Sport模式。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8.0、ISO 1250

進入賽道時,完整發揮Ford Mustang所有性能的Track模式。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8.0、ISO 1250

針對直線加速的Drag Strip模式。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8.0、ISO 1250

面對大雨或濕滑路面時,降低動力輸出讓駕駛更為安全的Slippery模式。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1250

此外還能依照自己駕駛風格調整各項細節的Custom模式。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30s、光圈:f/8.0、ISO 125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6.3、ISO 1250

同時Ford Mustang有著充滿賽道運動風格的各項起步加速的秒數紀錄模式。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6.3、ISO 1250

在螢幕資訊顯示中,更包含G值紀錄,若是有機會進入賽道試駕一番,真想好好體驗盡情駕駛Ford Mustang能給予多大G力的熱血體驗呢。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6.3、ISO 1250

Normal儀表模式。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6.3、ISO 1250

Sport儀表模式。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s、光圈:f/6.3、ISO 1250

充滿賽車風格的Tarck儀表模式。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6.3、ISO 1250

簡潔僅提供基本駕駛資訊的Calm儀表模式。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6.3、ISO 1250

充滿90年代風格的Fox Body 87-93儀表模式。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s、光圈:f/6.3、ISO 1250

而我最喜歡Classic 67-68儀表模式下充滿復古的氛圍。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1250

鏡頭:RF14-35mm F4 L IS USM
快門:1/500s、光圈:f/8.0、ISO 100
重返經典的66公路圓夢
告別了向阿甘正傳致敬的景點紀念碑谷後,也代表這段公路自駕旅程該是返回加州洛杉磯了,此時心想,難得到美國旅行,若是原路折返,重複欣賞相同的風景,豈不相當可惜?頓時想起2020年走過的美國66公路,當時為了節省預算而沒能租一部Ford Mustang完成旅行的缺憾,這次,何不南下前往亞利桑那州的Flagsatff市,走回令人懷念的經典美國66公路足跡,再次感受這段公路充滿著風景、人文以及歷史的情懷呢?

在準備離開地圖右上角愛心位置的紀念碑谷時,看著地圖下方曾走過的66公路,讓我想起2020年造訪66公路時沒租著Ford Mustang走一趟全程的遺憾,於是這次回程,我們南下前往亞利桑那州的Flagsatff市,走66公路回加州洛杉磯。
*截圖自Google Map
於是離開住在Kayenta的飯店後,我們開始南下,從沿途伴隨著公路沿途有如高原地形的紅色砂岩遼闊景緻,經過被命名為大象腿(Elephant's Feet)的有趣石柱,再隨著公路欣賞遠方覆滿靄靄白雪的漢弗萊斯峰(Humphreys Peak),以及穿越山脈後隨之轉變為綠意盎然的風景,我們終於抵達這236.8km(148mi)外的Flagsatff市,並接上熟悉且懷念的66公路。

隨著這段南下的公路中,紅色砂岩的地形更是相當醒目耀眼。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0s、光圈:f/7.1、ISO 32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0s、光圈:f/8.0、ISO 320

途經一旁有著相當特別的2根岩柱,查了一下地圖標示的說明,此處為被稱作大象腿(Elephant's Feet)的景點,實在有趣。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8.0、ISO 320

一望無際的遼闊荒野地形,開起車來就是身心暢快。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0s、光圈:f/8.0、ISO 320

開著開著,眼前遠方居然出現覆滿白雪的漢弗萊斯峰(Humphreys Peak),而身正在沙漠氣候中行駛的我們,更是形成強烈對比,而且居然有人騎著單車進行旅行,實在太酷了。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640s、光圈:f/8.0、ISO 125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0s、光圈:f/8.0、ISO 5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8.0、ISO 100

穿越漢弗萊斯峰(Humphreys Peak)後,眼前景致隨即從溫帶沙漠的荒蕪,開始轉變為綠意盎然景致,驚呼美國地大物博氣候環境實在多變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8.0、ISO 100
在吃過相當懷念且美味的披薩與BBQ雞翅午餐後,隨著66公路一路西行,前往一處以熊為主題叫做Bearizona的野生動物園,特別的是當時造訪由於是冬季,許多灰熊、黑熊皆處於冬眠慵懶的狀態,這次春夏交替的季節再次造訪,開著Ford Mustang這部野馬勇闖超過30隻的灰熊、黑熊活潑奔馳的園區內,看著牠們開心的在池塘玩水、爬樹,甚至是阻擋車道在我們面前愜意漫步,不僅感到相當新奇震撼,更多了希望不用抓傷破壞這部租來的車的緊張感呢!

抵達亞利桑那州的Flagsatff市,在當時旅行中念念不忘的披薩店吃頓午餐,懷念一下。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8.0、ISO 100

店內相當復古的裝潢氛圍,映襯著此處為66公路行經城鎮的歷史之一。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5.6、ISO 1600

外皮酥脆、內餡柔軟香滑的起士與配料,相隔4年依舊美味好吃。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5.6、ISO 1600

香脆酸甜的BBQ雞翅也是此處不容錯過的餐點。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s、光圈:f/5.6、ISO 1600

飽餐一頓後,緊接著我們開始66公路的懷舊旅行,首站我們來到能開車暢遊近距離欣賞熊群的野生動物園【Bearizona】。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8.0、ISO 100

買了門票,開車進入大熊園區前,確認窗戶已關上的警示後,開始進入園區尋找熊群。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4.5、ISO 320

一進入園區,眼前巨大的熊已相當近的距離朝我們走來,相當震撼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5.6、ISO 400

而此時正是春夏交替的季節,還有熊泡在池塘裡戲水的樣子,實在太可愛。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5.6、ISO 400

玩水過後,上岸奔跑甩開水珠的樣貌,更在是在台灣無法見到的難得畫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5.6、ISO 400

而這隻熊隨即開始爬樹,牠快速攀爬的樣子,更是令我感到嘖嘖稱奇。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5.6、ISO 400

然後就在樹上觀察著我們,似乎也告訴著我們,在美國森林中漫遊,除了小心眼前的狀態之外,也要注意頭上有沒有熊正在虎視眈眈的風險。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640s、光圈:f/5.6、ISO 400

逛到一半時,某隻熊進入車道散步,這樣擋住我們,讓我們停下車輛靜靜等牠通過,真的是“有Bear來”。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5.0、ISO 200

很喜歡這座野生動物園營造相當大的腹地,讓我們、熊群皆像是身處在原始的天然環境下,彼此不打擾的互相欣賞彼此的美。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5.0、ISO 250

吃蘋果的樣子實在太可愛了。
鏡頭:RF70-200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5.0、ISO 640
在這座動物園,不只是能開著車看著熊群們自在愜意生活著,同時園區內也有著美洲野牛等充滿野性的美國代表性動物也置身其中,而在離開動物園後,抵達的金曼鎮(Kingman),更是有著大峽谷起點、鐵路公路運輸、礦產等豐富歷史風情,也因此有著66公路心臟之美名,因此在金曼鎮中,隨處可見橫跨8個州的美國66公路地圖壁畫、大水塔以及自駕旅行造訪此處時,必定要將愛車聽放在66公路博物館前的66標誌拱門下,為自己與愛車留下獨特的旅行記憶呢!

除了熊之外,園區內的美洲野牛區也是我超級喜愛的一處,美洲野牛散發著一種又萌又充滿氣勢的強烈對比感。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4.5、ISO 160

欣賞優雅的狼群也是此處一大特色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5.6、ISO 400

接著我們抵達有著66公路心臟之稱的金曼鎮(Kingman),造訪此處必定要前往66公路博物館,與這座特別為車輛設計的路牌一同合影留念。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200s、光圈:f/8.0、ISO 100

同時在小鎮中的大水塔與身後的鐵路運輸,更是記錄著66公路濃厚的運輸歷史記憶。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0s、光圈:f/8.0、ISO 320

在金曼鎮(Kingman)中還有著一面繪製66公路穿越美國8個州的地圖牆,將Ford Mustang停在此處一同合影,也充滿紀念性。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8.0、ISO 100
而在金曼度過一晚的隔天,也是這趟開著Ford Mustang自駕的尾聲,在前往加州洛杉磯機場的路上,我們隨著66公路的足跡,探訪昔日因開採金礦而興盛,卻也因礦產枯竭而沒落的奧特曼小鎮(Oatman),漫步在這充滿過往西部牛仔風情的小鎮裡,不僅幻想著自己像是西部牛仔駕著Ford Mustang這部野馬於小鎮商店門外栓馬的木條旁停放著,而隨著小鎮沒落回歸野生化的驢子們,也不斷在鎮上、公路兩旁穿梭覓食,更能想像昔日牠們成為背負礦產上下山,扮演重要運輸角色的往日光景呢。

在金曼鎮度過一晚後,接著我們走向66公路中,最為原始險峻的路段,前往一座已被稱作鬼鎮的沒落小鎮奧特曼 (Oatman)。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00s、光圈:f/8.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16、ISO 100

在前往座落於山中的公路中,在路上發現一群野生動物正在通過馬路,因此降低車速避免驚擾牠們。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16、ISO 100

仔細一看,原來是野生的驢子,實在可愛。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13、ISO 100

進入山區道路後,由於道路蜿蜒且狹窄,因此為66公路速限最低的路段,必須小心行駛。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80s、光圈:f/13、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13、ISO 100

越接近小鎮,野生的驢子們越來越多,因為過往的奧特曼是以淘金、挖煤而興盛的小鎮,驢子則是運送礦產下山的駝獸,只是隨著小鎮沒落,驢子也在此野放。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13、ISO 100

所以現在此處看到的野生驢子朝向小鎮邁進時,即是牠們想進入鎮裡尋找觀光客討食物的狀態。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13、ISO 100

抵達奧特曼小鎮,停好車後,眼前的道路、木造房舍景致,是不是像極了昔日西部牛仔出沒的場景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7.1、ISO 160

Ford Mustang這部野馬於小鎮商店門外栓馬的木條旁停放著,更像是騎著現代馬匹穿梭昔日小鎮的時光旅行感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13、ISO 100

漫步於這座昔日充滿金礦、煤礦的小鎮,還保留著當時礦坑的遺跡可進入探訪。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7.1、ISO 160

驢子們抵達小鎮後,首先挨家挨戶討食物的樣子實在太可愛,地上綠綠的圓型草料即是店家販售的驢子食物。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7.1、ISO 1600
最後隨著公路從亞利桑那州進入加州後,必定要再次造訪心目中最能代表66公路一望無際的懷舊景致路段【Roy's Motel & Café】,因為此處除了有著像是荒漠中佇立著一座猶如綠洲般的加油站、老式旅館之外,同時在這段筆直像是通往遠方山脈的公路上,印著醒目的66公路標示,在這幾乎沒有車流來往的沒落公路上,將Ford Mustang暫停在標示前,一同望向遠方的沙漠、山脈,此時此刻對我來說,已是完成我開著Ford Mustang在美國大峽谷、66公路上追尋自由與夢想的完美句點了!

從亞利桑那州進入加州後,也代表此行自駕旅程準備進入尾聲,而66公路的【Roy's Motel & Café】,更是記錄著昔日藉著66公路南來北往旅人於此休憩的歷史情懷。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9.0、ISO 100

而此處路面斗大醒目的66公路標誌,更是必定合照留念的印記。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320s、光圈:f/9.0、ISO 100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9.0、ISO 100

沒想到,在此處遇到與馬蹄灣相同顏色的第7代Ford Mustang,在美國公路旅行能見度相當高的Ford Mustang,更像是車友約好一同出遊的有趣。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9.0、ISO 100

而造訪人煙稀少的此處前,記得先加滿燃油,因為此處的加油站是整條66公路上最為昂貴的油價。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9.0、ISO 100

趁著筆直的道路上前後皆無來車,快速的為Ford Mustang拍下一張馳騁於66公路上的紀念照吧!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400s、光圈:f/9.0、ISO 100

終於圓了開著Ford Mustang暢遊66公路的夢想,接著我們前往最後的目的地,加州洛杉磯國際機場囉。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60s、光圈:f/22、ISO 100
環台兩圈的2341km、令人驚奇的節能
離開Roy's Motel & Café,抵達洛杉磯機場租車中心還車前,就近找了間加油站,為Ford Mustang加滿油再還車,而在這段旅程中,特別是必須自助加油的美國,特別是面對加油機,對於許多人來說可能會感到相當陌生且不知如何操作?

公路旅行中,加油是相當常見的事情,而必須自助加油的美國,特別是台灣信用卡在美國加油機無法使用Zip Code輸入進行刷卡加油的狀態下,該怎麼加油呢?
相機:iPhone 13
其實在美國加油不用感到太過擔憂,首先可以看著儀表板上油錶位置處加油機箭頭位置的圖示,如Ford Mustang的加油機箭頭位於左側,即代表加油孔位於車身的左側,接著停靠於加油站後,看加油機編號為幾號,然後直接走進一旁的便利商店,跟店員說幾號加油機加多少加侖/美金,並付款即可回到加油區進行加油。在美國習慣以加侖為單位的狀態下,以Ford Mustang的油箱為例,16加侖(gal)的油箱相當於我們熟悉的60.5公升(L),而在Ford Mustang油箱標尺為四等分的標示設計,讓我能相當明確判斷一格為4gal的油量標示,如此一來向店員直接表明加多少加侖來加滿油箱,更是相當精確,當然也能利用美金換算來加油,即便屆時油箱加滿令油槍跳停但沒有加到預估金額時,原先向店員預刷的信用卡金額也會退差額返還,不用擔心。最後開始加油前,再次確認油箱蓋上貼紙建議添加的燃油種類、型號,以Ford Mustang油箱蓋上顯示添加87汽油(相當於台灣92汽油)以上等級的燃油,接著取下加油槍,按下加油槍上的87汽油,即可輕鬆完成加油程序。

首先進入加油站前,看著儀表上的油表,其加油站的箭頭若是在左側,即代表車輛的加油孔位於車身左側。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25s、光圈:f/5.0、ISO 1250

停好車輛後,看著眼前的加油機編號為幾號,如照片中的加油機為“16”號。
相機:iPhone 13

接著走進加油站旁的商店內,向店員告知加油機編號,要加多少美金或加侖,即可進行刷卡或支付現金。
相機:iPhone 13

完成金額支付後,走回車輛準備加油前,仔細檢視車輛油箱蓋上的貼紙,所建議添加的燃油編號,如照片為例,美國的Ford Mustang需添加“87”等級以上的汽油。
相機:iPhone 13

然後取下加油槍,插入油箱內,在按下加油機中的87等即燃油後,即可啟動加油機開始加油,相當簡單。
相機:iPhone 13

至於該加多少油,則是可以先上網查詢該車輛油箱容量,以Ford Mustang油箱約16加侖(gal)為例,此時油表顯示需添加約2.5格油量才能加滿的狀態,意味著需添加10加侖(gal)的燃油。
相機:iPhone 13
對於租車自駕的旅人來說,不僅租車既定的費用之外,最想節省的即是加油的費用,因此除了可透過Google Map搜尋油價最為實惠的加油站,添加此行最便宜的87汽油之外,原先以為沒有ECO模式並有著315hp大馬力的Ford Mustang,可能會在這趟2341km(1454.6mi)像是環台兩圈的旅程中,有著相當可怕的油耗表現,沒想到,在旅程結束看著旅程電腦顯示著平均時速74km/h(46mph)表現下,有著相當優異的14.3km/l(34mpg)油耗表現,換言之這趟旅程大約添加了163.7L的燃油,這在平均1L約台幣42元(1.32美元)的花費下,燃油花費僅台幣6875元(212.34美元),這樣經濟節能同時又能享受Ford Mustang於公路旅行時315hp的大馬力馳騁樂趣呢!

而在美國各家油價接為即時調整的浮動狀態下,想要盡可能地省下燃油費用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善用Google Map搜尋加油站,即可快速顯示車輛周圍各個加油站的油價,進而選擇最經濟實惠的加油站,是相當方便且貼心的服務。

這一趟從加州洛杉磯開到大峽谷,在從大峽谷南下進入66公路返回洛杉磯的旅程,一共行駛了2341km(1454.6mi),拜EcoBoost引擎與10速SelectShift ®變速箱之賜,油耗表現達經濟優異的14.3km/l(34mpg),也同時享受大馬力奔馳荒野公路的快。
相機:iPhone 13

睽違4年再次來到美國,好喜歡這次開著Ford Mustang圓了一場追尋自由精神的公路旅行之夢!
鏡頭:RF24-105mm F4 L IS USM
快門:1/160s、光圈:f/8.0、ISO 100
喜歡這次開著Ford Mustang的美國自駕分享嗎?
敬請期待此行的美國大峽谷(去程)/美國66公路(回程)的遊記唷!
有機會的話點進來看看更多好玩的映像生活 Image Life
映像生活Image Life網站
映像生活Image Life粉絲團
映像生活Image Life Instagram
映像生活Image Life Youtube
映像生活Image Life Line
映像生活Image Life Dcard
Ford Taiwan官方網站
Ford Taiwan粉絲團
Ford Taiwan Instagram
AVIS國外租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