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Mustang Mach-E在台灣上市,就找了一天到展間試乘,
想來看看這台車實際開起來如何
試乘車用的是GT版本,猜是希望讓客人體驗到最野馬的版本
外型前臉一眼就能看出野馬Mustang血統

只看側邊就是台Coupe SUV
但尾燈用了Mustang的經典三格柵設計,保留了一些野馬味道

Mach-E駕駛模式總共分成輕聲、樂趣、無拘三種,回收力道也會跟著模式有所不同
單踏板可在各模式的頁面自由開關
因為是電車初體驗,業務建議先嘗試輕聲模式

設定以舒適為主,適合長時間在市區使用
開了一段後,上手其實很輕鬆,開起來的邏輯和油車差異不大
比較不一樣的是電門輕踩就有動力來,跟一般油車需要轉速上來才有力道的感覺不同
中間再換到樂趣模式:設定比較中性,介於舒適和運動操駕之間
電門踩踏下去後動力湧出的速度變的更快
無拘模式:設定是跑車化操駕
切換後可以感受到電門變得很敏感,稍微點一下動力馬上就出來
加速能力猛爆,搭配模擬聲浪,熱血感十足
Brembo剎車夠力,輕輕一點就煞得住,開起來讓人很有信心
另外還有更進階,適合賽道的無拘延伸模式,開啟後會關閉循跡系統,
就沒有特別嘗試

試駕結束有被電動車的加速感嚇到
GT是比較偏跑車的設定,懸吊表現自然沒話說,過彎時不會有過多的側傾
低速行駛的路感會比較明顯,但速度上來之後就舒服了很多
GT車型還搭配了電子懸吊,系統可以根據路況調整阻尼
每個模式都有不同的駕駛感受,比如說加速或轉向,是一台很有駕駛樂趣的車
業務說開慣電動車的駕駛幾乎都會使用單踏板
不僅電力回收較多,煞車來令的消耗會減少許多,無拘模式的動能回充感最明顯
但沒有用過單踏板
很容易遇到要滑行的時候踏板放太快造成頓挫
還是需要時間適應才能上手
不過蠻喜歡開放選項,可以完全依據個人喜好設定
除此之外,我很喜歡保留儀錶板的設計,判讀資訊很直覺也比較容易
也試了LV2的系統,加速、煞車的作動都很細膩,這部分一直是福特的強項
GT也有搭載9具安全氣囊,主被動安全都有到位

除了駕駛以外,後座的空間也不馬虎,椅面夠長、腿部的支撐性也很足夠
我180公分的身高,坐到後座腿部和頭部空間都還有不小的空間
這點算是小驚訝,原本還小擔心Coupe造型會壓縮到頭部空間
展間的充電樁是和特爾電力配合

儀表和車機都有顯示目前電量和預計充滿的時間

有趣的充電規格是CCS2
原先Tesla率先用CCS2的時候,還以為會跟主流CCS1有衝突
但鬼島不愧是鬼島,好像每次選規格都會選錯邊?(Wimax歷歷在目)
福斯奧迪已經宣布也要採用CCS2
加上特斯拉目前的交車量,CCS1感覺再幾年就會變成孤兒了
簡單的試駕分享,歡迎試駕過的朋友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