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跟以往的熱度完全不一樣
來分享 正確的駕駛觀念, 可以讓你的車子省油 零件磨耗低,又可以保護一些汽車的機件
及保養車子的一些小技巧 在此一一說明, 因為這對我來說是基本的
這星期 跟業務提到這星期六要預約試駕kuga 的相關事情時, 被業務說
你的車子比剛牽的時候還更亮 更漂亮 又更好看, 顧的很好哦~~~ 聽完後 心裡暗爽了一下



話不多說,直接切入重點
1. 駕駛篇
(1) 訓車的重要性
現在很多人覺得訓車沒啥重要的,因為現在的科技進步 所以公差不像以前那麼大 八拉八拉的
理論是這樣沒錯,但那只是理想的情況,但現實上 是不可能的~!!!
有在工廠上班的人都知道, 在生產機器 不斷的在運轉的時候,久了 都會有公差產生,必需要再調整回正確的設定才行,不然後面生產的那批 全都會變成瑕疵
新車上面只要想的到的機件 100%全是新的, 所以在各機件還沒有一定的磨損時,萬一不小心有公差的話 也許是1mm 或是0.1mm也好,都會影響到往後的行車感受
但有些人覺得訓車很麻煩,用暴力的方式來訓車,就是大腳油門 給他摧下去就對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 一開始 因為是新車里程不高 所以才會讓你造成,反正大腳油門下去 汽車也是好開的很 沒什麼問題 所產生的錯覺感,因為等到車子里程數一高 就會有一堆問題等著你
(2) 煞車的重要性
煞車 是汽車的重要的一環,車子要跑 也要煞的住才行, 所以煞車也是很重要,一開始拿到新車切記不要急煞車,這會導致磨合不平均的問題,建議 要在一定的里程磨合才行,慢慢的踩煞車 讓煞車碟盤 受力平均,這樣的話,煞車碟盤及來令片 才會撐的久
(3)引擎室的重要性
我看有些人車買來後,是從來不開引擎蓋的, 我是覺得有點誇張,我新車一牽來之後 就先開引擎蓋查看了
要適時的開引擎蓋 檢查 水箱水 水位 或是 量機油的高度,這是很重要的,因為現在的車子雖然有sensor
但電腦也不是絕對的,所以用人工檢查 會比電腦來的安全
(4)輪胎的重要性
輪胎的胎壓一定要打到符合規定的磅數才行,如果胎壓過低很容易造成暴胎,太高坐起來的感覺又會太跳
所以適中即可,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其實輪胎上輪胎油的意義並不大,我的車是從來沒上過這種油過
如有錯誤請指正!,下面有人提到新車做定位的問題,這部份我個人的車是沒有做定位,到現在輪胎磨損情況還是很平均,那何時做定位呢?檢測很簡單,在行駛過程中覺得方向盤會稍微抖抖的,且在某個時速以上才會發生,那就需要做輪胎的定位了,定位的用意是增加車輛穩定性及輪胎磨損受力平均,而汽車輪胎沒定位的話,因輪胎受力不平均就會造成所謂的吃胎或是俗稱的跳花,一但產生這樣的情況時,不僅車輛行駛過程中胎噪變大聲以外,還會造成輪胎壽命變短而提早下課,還有一點就是還要做一定的里程調胎動作,可延長輪胎的使用時間
補充一點,車子每次換新胎時,都必須要做定位,可延長輪胎的使用,我剛接觸車的時候什麼都不懂,都被維修廠騙假的,所以算是用錢買經驗 噴了我將近好幾萬。。。
(5)避震器
如果覺得汽車壓過坑洞或行經有高低差的路面 覺得會搖搖晃晃的 表示避震器該換了, 因為避震器是能穩定車身的重要一環
(6)變速箱的重要性
這是最最最重要的,也是我認為 會不會愛車感受一下變速箱的換檔感及順暢感就知道
首先 不用怕操他,只要在合理的範圍之下,變速箱是很不容易壞的,會壞的原因 有以下幾點
變速箱油 時間一到就換,千萬不要拖 ,原因是久了 油品裡面會有一些機件磨耗的小屑屑,所以機件的潤滑度及品質是很重要的,再來一點就是停車的觀念, 一定要養成 停車時一定要車輛完全靜止才換R檔或D檔,切記不要還沒靜止就換檔,因為這樣會傷到變速箱
再來 停車的觀念 我是建議 養成良好的習慣, 我的停車方式是 先靜止車輛,打N檔→拉電子手煞→鬆煞車踏板→車輛確定沒有移動後→踩煞車→最後打入P檔
也許會覺得 我停車的步驟很多,但這是很基本的,因為這樣的做法不僅可以保護變速箱,也可以保護駐車齒輪
(7) 引擎的重要性
現在很多人覺得1萬公里才換機油 是原廠的規範,但是這只是理想值,現實上在台灣的環境 其實是很差的
氣候潮濕 都市又常走走停停,其實走走停停的油 會比常在開高速公路的油 來的差很多
所以建議是可以提早換就提早換 不用等到1萬才換機油,通常會愛車的人士 不太會等到1萬才換, 在我身邊的人很少聽到1萬才換的,通常都會提早
然後現在的汽車 都有所謂的記憶駕駛人的開車模式,如果開的人都在低速行駛 轉速長時間維持在低轉速的狀態之下, 會發現到 沒有拉轉的車子會比有偶爾拉轉的 ,來的不好開
因為這輛車 並沒有操開他,因記憶駕駛人的開車模式之下,就會覺得怎麼這台車慢慢的 不太像之前那樣的好開, 我遇過我有一個朋友 他開 colt plus 把他的車借給我試開,發現他的油門踏板要踩很深 才會有加速的感覺
而且 速度也不快60上去就要再踩更大力,因為我這位朋友 平常開車就只有60而已...
-----------------------------------------------------------------
外觀及內裝的保養篇
(1) 洗車方式
我是較偏向 二桶水洗車法,個人的車 從不會去坊間洗車場去洗
因為我覺得沒有人洗的比我仔細,因為我一台車 沒打蠟約洗1個半小時,打蠟的話3小時
首先 汽車停好後如果距離目的地 比較遠,切勿馬上拿高壓水槍 沖洗車身
這樣不但容易傷了車漆本身 也容易讓碟盤變形
建議 到目的地時 可以開個引擎蓋 幫助散熱 等個幾分鐘 也可以讓碟盤降溫
如果是大熱天的話 也可以讓汽車的鈑金溫度降下來 (尤其是夏天)
所以我洗車的時間通常是早上7點 或是下午3點 不太會選擇9點~2點的這段期間
也不太會選晚上 因為視線沒有早上來的好
<1> 洗車步驟
先用高壓水槍 由上而下噴洗,輪拱內側 四個輪都要,鋁圈 也要,整個噴完後,再上泡沫
及輪胎的鋁圈清洗劑
洗的順序是 先汽車玻璃先 依序 前擋 後視窗 四個車窗 左右後照鏡,洗完後的海綿先過水,將泥沙帶走
然後再一個鈑件一個鈑件洗 每洗完一個鈑件 就海綿就過一次水,整個洗完後再接著洗鋁圈
洗鋁圈的清洗劑很重要,建議選擇中性的 比較不傷鋁圈
完了後再除玻璃的油膜,這個很重要, 因為下雨天時 沒有油膜的話 根本不用雨刷,時速40 雨珠就往四周跑了,視線好的很,所以我很重視行車的視線度
整個步驟好了之後 再用高壓水槍沖洗,洗完後就將車身的水全部擦乾,擦乾完後
用噴槍將水全部噴掉,含四個門的內側,及車尾箱,及前檔的溝槽後再開始上蠟
而蠟的本身 建議選擇無研磨劑的成份為主,因為是新車車漆 所以是不需要有研磨劑的,其實保養得好
也不需要使有研磨劑的蠟,因為以為的車為主,全都自己上蠟 上了那麼多年 連太陽紋是什麼都看不到
上蠟的動作也很重要, 建議是直上直下,也不建議 用等到乾的蠟,除非你的打蠟環境很優 是在室內無塵
,所以我選擇的是 直接上蠟直接下蠟牌子的鏡面蠟,個人比較偏好 車子的車漆像鏡子一樣 ,這種蠟我用了那麼久 覺得潑水性 滑順度 防塵的效果也不錯,也有抗UV 鳥屎
整個車上完蠟後 (含車門內側)可以摸看看 滑順度,如果很滑的話 表示車漆並無鐵粉之類的,如果摸起來粗粗的 表示是有含鐵粉,下次洗車需要用美容黏土跑一次,直到摸起來滑滑的感覺
完成後 再進行 對玻璃再上潑水劑 ,另外用黏土跑的部份 要注意一下 用洗車泡沫跑就好了,不需要買什麼專用的潤滑劑,每半年一次即可。 視車輛使用狀況
至於打蠟的間隔 建議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會比較好,可以永久保持車漆的亮度
<2> 內裝
我是每三個月 用皮革油保養 軟質門飾板 皮椅 置物盒上方,及後面乘坐的置杯架 還有方向盤
最後再用洗車的超細纖維布 沾水 擦掉那些腳痕 或是髒掉的地方,至於鋼琴烤漆的旋鈕,我是直接用纖維布沾水擦拭,到現在 也沒什麼刮痕
上面是我整個對汽車的保養 及照顧,我算是非常非常愛車的人,雖然很不捨之前那台Tierra 因為真的是台好車,但因為是買二手車 不是自己從新車開始照顧,不然原則上 只要在我手上的車,我都會想辦法保持新車的感覺~
以上是我個人的開車感受,也是正確的駕駛觀念,想讓車子不要一直上課 或是開的久 正確的觀念是很重要的
新車感受不出來 但里程高 就知道了~
我來補充一下 最近遇到的問題 我上次保養 有詢問過技師 說 我如果慢慢換檔(例如2秒)的時候 在R及D檔頻頻切換時
當我打到R檔 會有撞擊的聲音車身會搖晃很大力有咚的感覺, 結果技師說 這是正常現象,要我試看看切快一點 看還會不會有,當然我試了切快一點之後 這種情況就沒有再發生了,我是在想 因為線傳的關係,在換檔都會有DELAY個幾秒 才會發生這樣的情況
車子 不是開壞的 ,會壞的車子 通常開的人都沒在注意細節~!
因為我這台車算是操開了, 要5000轉以上 輕而易舉 很容易 完全不會卡
目前不到1年 也快3萬公里了(也許差不多快要追上計乘車的里程了), 但完全沒有任何車況問題
也許3萬還感受不到三缸有如網友們說 會有抖動很大的情況或其它方面的問題,等8萬公里再來分享那時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