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試駕了RAV4與KUGA
分別試了RAV4 2.0汽油旗艦、RAV4 hybrid 2WD、KUGA 180時尚、KUGA 250 ST line
本身沒有特別支持哪個品牌,也沒有糾結進口國產
因為在國外開車用過ACC+車道維持,所以一開始就鎖定一定要用這兩個來篩選車子
原本注意的是FOCUS,但後來因為家庭成員增加,所以開始往SUV或MPV開始看
MPV+電動滑門能選的不多,不是太老舊的sharan,就是半套honda sensing的odyssey,所以先跳過改看SUV
SUV因為家裡附近正好就有honda toyota ford,所以理所當然的就先試了RAV4 KUGA(CRV還沒約到試駕)
以下只講小弟特別在意的點來分享,都用標準配備來講
- 動力
KUGA ST line:試了就知道,很貼背...
KUGA 時尚板:業務沒給大力踩油門,不予置評
RAV4 2.0:就...很像在搭計程車的感覺,計程車搭到太多次了,沒甚麼特別感覺
RAV4 hybrid:第一次開油電,原來油電起步這麼順,還滿意外的,但還是喜歡KUGA ST line的感覺 XD
- 隔音
KUGA ST line:
真的是很安靜,強烈建議一定要去體驗看看
KUGA 時尚板:
開這台車的時候,我會懷疑開KUGA ST line的時候是不是耳朵有問題
前一天試車ST line明明就超安靜啊!這台隔音跟RAV4怎麼差不多
業務說是說180旗艦以上的隔音才有再加強
RAV4 2.0:
就...很toyota風格,搭計車程就可以感受了
RAV4 hybrid:
市區意外的還滿安靜的,但或許因為此時hybrid的安靜來自於電力發車,至於會不會因此而把其他聲音放大?
因為試乘只有一小段說不準,可能要長期試車才知道
- 主被動+便利配備,只列出一些明顯差異的地方
KUGA:HUD、TSR、iACC、CTA、倒車顯影有軌跡導引線、Android Auto
RAV4:360環景
- 後座空間
兩側的門板把手距離,KUGA跟RAV4其實差不了多少,伯仲之間
兩大人正常坐姿坐在後座,兩人中間剩下的空間KUGA稍微大了一點,大概3~5公分吧
果嶺隆起高度KUGA比較窄+高,RAV4比較寬+矮,以中間坐人的舒適度來說,應該RAV4較好
膝蓋空間在KUGA退到最後,根本不用比,狂勝RAV4
- 行李廂空間
這環節KUGA是退到最後面來目測,小了RAV4很多
但就算往前也不會比RAV4大,因為不可能滑到最前面坐,這部分RAV4的空間真的是贏
另外KUGA的後座倒下的平整度,段差真的蠻大的…
TOYOTA業務:
我發現我運氣滿好的,業務沒給我甚麼壓力,也願意報給我看他們的空車價
但就是試乘路線實在太短,環東走不到10分鐘就回去了,前後試駕不到15分鐘吧,總覺得甚麼都沒試到啊 = =
FORD業務:
業務很積極,大概前幾年太爛,去年開始靠FOCUS好了一點吧 XDDDD
但也沒甚麼壓力,重點是試車開得夠久,比較有誠意
價錢的部分,我是覺得KUGA新車剛上,跟已經上一年的RAV4沒甚麼好比,折價多寡一定是有差,最好是先試了再說
最意外的還是為什麼KUGA的行李箱比RAV4小不少,畢竟這代車格都放大不少了...
放大?有嗎?如果從帳面上看根本不準...
從側面看..車頂高度從接近B柱開始往下大幅度降低到尾翼..導致室內空間的壓迫感
業代說:我們這台外觀定位是跑旅.你不覺得它很像某個跑車品牌嗎(挖咧..這也能拿來說嘴.)
後座解鎖至正常乘坐位置..打開後尾門看.後箱的內部高度及寬度.的確沒其他同級競爭對手來的大
(沒辦法..跑旅應該都是這樣)
至於車身長度有變長嗎?..一定有阿(只不過是...1.5的後保桿起碼長了100MM....2.0ST的長了150MM)
扣掉這些差不多.長了30MM..........自豪阿...(可惜單位不是公分)
露營用品放不下..老託同好朋友幫載也不是辦法
前擋視野也蠻窄的.左右兩邊的乳白色A柱飾板擋住太多視角..站在車前從外面都看的到.蠻突兀的.
這尤其關係到轉彎時行人的安全
平常如果偶爾需要載大型貨物,那就把後座傾倒來放就好。
如果不是工作載貨用車,很多的空間需求都是有彈性、有變通方法去處理的;但是車子的本質是每天感受到、引擎一發動就用到。加速快,每一次的油門踩下都有感;操控性佳,每一次的破百衝匝道都有感…這些每天有感的因素,對我來說遠比多久才不夠載一次的行李廂空間來得重要很多。
講個笑話,以前朋友買車時說不能買手排款(當時Focus還有手排2.0S),因為老婆可能會開。結果直到車子超過10年換車時,老婆開的次數一隻手數得出來…有時為了一些「可能」的因素而妥協,其實只是自己想太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