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記得高中那年,家父開著Ford Escape在國道一號上問我說【兒子啊,前面那輛車看起來怎樣?】,那年正式Focus mk2上市不久,正好有一部5D版本在右前方,我的回答是【它長的好奇怪哦!】當下家父嘴角上揚。
怎麼知道大學那年,堂弟牽了臺中古05年S版車型,改了個鋁圈配上外八,當時就對這個美式風格著了迷,直到退伍後就開始尋找這個經典味道,2017年的五月,在網路上遇到一位自售車主,車主的愛車程度加上出廠至今都保留的工單,當時就覺得,非你莫屬。
中古車並不像新車都有寫作文章及試駕影片
尋車及爬文過程相當辛苦,網路資訊有限,
本篇希望給尋覓佛克斯柴油的朋友們參考。
然而一定有人會問,為何選擇柴油,柴油維修不是很貴嗎?
是的,柴油車的零件都是貴上幾成,但是對面油耗/油價/稅金,怎麼算都划算
目前已行駛23萬里程,可對比當年油耗10~12公里的汽油車
柴佛2.0 230,000(里程)/15(平均油耗)*(17.5 柴)當今油耗=268,333元
汽佛2.0 230,000(里程)/10(平均油耗)*(21.7 95)當今油耗=499,100元
相距油錢 256,834元,再搭配稅金十年24,840。共相差255,607元(若是98差異更大)
將近三十萬元的差異,或許柴油車維修稍貴,但汽油車也是得修,再說柴油車並不用維修【火星塞&考爾】
阿提斯1.8 230,000(里程)/12(平均油耗)*(21.7 95)當今油耗=415,916元
相距油錢 159,084元,再搭配稅金十年-49,560。共相差98,023元
(油價為2020/03/19所公布,油價越高差距越大)
但是汽佛2.0 4AT的動力我都覺得不夠用了,更別提當時1.8 4AT阿提斯(現今1.8 CVT也還是不夠力),對比2.0 TDCi還有升級的潛力,增壓寫到2.5bar加大鍛造渦輪的車友真的不少,0-100可在6秒初完成,現今還有鑄造岐管,也有車友觀望可寫至3.0bar...。
※柴油頂級款標配整套ESP車身動態穩定系統、轉向魚眼頭燈、天窗、雙區恆溫空調、方向盤音響快撥、自動收摺後照鏡以及全車系標配後座冷氣、六四分離傾倒椅背、快撥三下方向燈、急煞閃燈三下、遠端遙控全車車窗升降等等(10年改款四氣囊、自動頭燈、自動雨刷、定速功能),相較起來今年不少國產車除了氣囊及半自動駕駛以外並不差,最重要的是比起二代,小改款MK2.5加入了棚鋼提高了剛性。
外觀介紹
車頭面

前車主選擇全車ST-look的式樣,在前後保桿的造型上更帶動的運氣氣息,水箱氣壩的角度及霧燈外圍的烤漆提升質感層面,前引擎蓋碳纖飾板點綴。
而我選配
大燈的部份採用雪萊特遠近35W的HID(內側),外側兩顆內置LED遠燈並附有LED日型燈及LED跑馬方向燈。
因造型上與Lexus(雷克賽斯)雷同,在佛克斯上搭載,而我笑稱為『佛克賽斯』。
後視鏡上的方向燈組同為LED式的跑馬方向燈,並附有白色LED日型燈及照地燈,但我僅有使用跑馬方向燈之功能。(另外開啟鎖車自動收折)
霧燈部份為55w遠近HID,意味者開啟遠燈時,包含頭燈組燈具,會有六顆魚眼的照明效果,有如重機界的『六眼魔神』。
- 近燈(不含霧燈)
- 遠燈(不含霧燈)
- 佛克賽斯
車側、底盤的部份

前車主選配
KC第四代倒插避震
KC強化三角架
HardRace方向機加高和尚頭
HardRace三角架加高和尚頭
KC強化後防傾桿+下移平衡李仔串
HardRace 後仰角
HardRace 後束角
NUTS滑動魚眼
AP Racing-CP5200大四活塞+兩片式330浮動碟
後輪使用T-LIMN325加大碟 使用鍛造一比一規格腳架
而我選配的部份僅有 data R1r 5孔108 7.5J ET38 搭配 固特異ATM2 215/50-17
由於此胎為安靜舒適取向,在車身穩定的情況下只聽見輪胎的嘶吼聲,並未查覺到胎壁情況。
大致上柴油車皆有車頭太重(鑄鐵引擎)導致推頭明顯之困擾,在滑動魚眼加入之後靈活性上升不少,搭配半液壓半電子式方向盤的靈活特性,在山路上有明顯改善。
※若是跟先天設計上靈巧/操控優異/配比好的車還是有不少差異,但若是以小熱血來說已相當足夠。
(三代目車款改為全電子式,1.6車型不確定)
然而輪框7.5J及ET38並未有相當大的空間,選擇使用AP5200算是非常一敗的,大約剩下一張名片的厚度,改裝卡鉗與輪框必須先了解才行,除非並不在意墊片的加入。
※車身高度為前一指、後一指半…滿載還是能前往惡名昭彰的X城地下室停車。
- 輪胎折胎
- 卡鉗距離
- Data R1r
--------------------------------------------------------------------------------------------------------------
車尾部份

前車主選配
後ST碳纖尾翼
後ST後雙出保險桿
後霧燈英規(右駕車)/白色燈殼/內改紅色燈泡
而我選配
RS尾燈式樣(雙色方向燈/小燈恆亮紅光,煞車時僅尾燈二段亮光+第三煞車燈)
DIY包覆微醺黑燈膜
五門Focus的特色除了四門車窗及窗天的One touch(一鍵升降),開啟自動雨刷並且觸發的情況下(雨天雨滴觸發),倒車時後雨刷會自動開啟。

--------------------------------------------------------------------------------------------------------------
動力單元
前車主選配
電腦晶片:KC/法總
KC強化渦輪強化矽膠管(第三套/142887更換,第一套式信安硬管/硬管容易脫管)
ST 加大中冷氣
加大水箱
KC當派/ DPF移除/KC螺旋加壓中段/SRD巨石尾段雙出訂製105D
且進氣歧管換新
之後我選配
MST高流量空氣濾芯
MST渦輪管
鍛造渦輪
地科喵電磁閥*2
地科喵接地線(變速箱接地)
RS空濾盒(正在畫圖設計可變進風量)
排氣管更換為原廠僅去除消音桶做雙出尾管(因排氣聲過大家人不太舒適,音檔如下)
特別一提,加大中冷及加大水箱讓水溫控制比原廠還要稍低,關閉冷氣就會維持在90度,大腳油門在高架上也得行駛很長的時間才有機會突破90度。
再來變速箱做接地明顯改善換檔的頓挫感(PS變速箱很吃電系),渦輪電磁閥的控制也明顯讓調性不同。
※目前動力單元還在升級,爾後有空另發一文。
- 巨石排氣聲浪

--------------------------------------------------------------------------------------------------------------
內裝介紹

前車主選配
正RS方向盤
大蟒旗艦運動雙前座椅-八項電調加手動腰靠配後座Focus四門版皮椅
改裝原廠感應式雨刷/玻璃需換專用(原廠改裝/嘉義瑞特)
改裝原廠自動起閉頭燈/開關總成(原廠改裝/嘉義瑞特)
改裝原廠自動防眩後視鏡(原廠改裝/嘉義瑞特)
六顆喇叭均為改裝品/後門為同軸喇叭
速控鎖
電腦開啟油耗公制單位(公里/公升)
電腦關閉安全帶未繫警示聲
DDS胎壓偵測
副駕邊門鎖連動
Daemon柴油專用3.0BAR增壓錶/進氣溫度/排氣溫度(已壞,裝飾用)
而我選配
自行安裝9吋安卓機(提供藍芽電話、無廣告Youtube且提供背景撥放等等功能)
自行繪圖及3D列印Focus專屬置杯架、手機架(可放純喫茶方形飲料)
※此車的杯架不管前後座,真的不太好用
※中央扶手支援前後滑移功能
RS方向盤安裝定速功能
特別一提,參觀完車展後,發現高級品牌車款也不多能與此RS方向盤手感相持並論,真皮質感頗好。大蟒運動款座椅接線路改為電動座椅,左右包覆性中上,腿部支撐有效改善長途行駛的疲勞,身高170公分左右可完全支撐到大腿末端,並且皮質良好,首度搭乘此車之朋友上車居然說『有賓士車的味道』。
※曾有一說,此款Mondeo旗艦運動座椅找Recaro代工,包覆性特好
※此車配有雙離合器自動手排,加上我最愛排檔桿進退檔的操作模式真的對味(不愛撥片)
- RS方向盤
- 駕駛座角度
- 大蟒運動座椅
- 飲料手機示意
- 方形飲料
※下圖為平常用車習慣,以行駛388公里/油耗16.6km/均速32km/剩餘409km
- 瞬間油耗
- 平均油耗
- 平均時速
- 剩餘里程
- 胎壓設定
- 選單
- 方向盤模式
空間機能
在車長4336mm的架構下是相當緊湊的,如果我說家庭成員身形不會太高大的情況下,是相當充足的。(駕駛人身高號稱170cm)
前座約保留一個拳頭,後座可得約兩個拳頭,但後座兩個拳頭來自於已背削平,在頭枕處還是會有些許壓迫感,後座頭部空間雖有斜背但是車室空間設計蠻高的,身高180的朋友還未頂到過車頂。
※原以為大蟒座椅會犧牲掉更多的空間(座椅左右側相當緊繃),但沒想到卻比原廠座椅後座多約3跟指頭,且附有地圖袋。
- 保留一個拳頭
- 約兩個拳頭
- 扶手杯架
收納機能/配備功能
燈係開關圖為off,左至右為『off、小燈、大燈、自動頭燈」,向下壓往左轉為「駐車燈」,開啟後熄火鑰匙轉為off的情況下小燈及尾燈會恆亮,臨時駐車情況增加安全性(三代搭配左右方向燈可單亮一邊),前霧燈為向內拉起一段、後霧燈得拉起兩段,右上為大燈高度調整,右下為儀表板亮度。
遮陽板附有化妝燈,燈光設計位置上只要把遮陽板收起也能間接關起燈光,遮陽板右上支點能拆卸,提供駕駛人往窗邊遮陽。(副駕亦是)
中鞍座收納空間略小但內含AUX及USB插孔*1,排檔前方為收納空間及點菸座*1。
後方冷氣設計為360度旋轉及可以獨立關閉(目前不少車款都是一併關閉且風口角度有限)以及小型收納空間。
- 燈系開關
- 化妝鏡
- 中鞍座
- 後冷氣
前置物空間非常的深,開口上有名片夾*1、筆夾*1以及不懂用途的杯座*2
最後是前車主自行加裝的自動防眩後視鏡(MK3.5原車標配)
- 後箱掛勾
- 前置物
- 自動防眩
後箱機能
五門車型最主打的就是活用的置物空間,MK2.5的車廂也是Focus歷屆五門掀背款空間最大者,車廂容積達到385L(測量基礎為障板下,因此實際上使用更為方便),座椅傾倒後尚無資訊。
原搭配固定式障板在機動情況下並不實用,所以購入了拉簾式障板,但設計的鎖點相當不實用,之後自己繪圖重新設計。
※座椅傾倒為達到平整化,乘坐部份先抬起再把座椅傾倒可達到更平整的空間(如圖所示)
※傾倒後空間斜躺一位160公分的成人是可以躺平的,但歐系車椅背部份為鋼板,跟躺在地板上沒兩樣。
- 拉簾開啟
- 拉簾收起
- 座椅傾倒
載物機能
人生自古誰無屎,江湖行走載物實。不管是去打工市場擺攤還是傢俱冰箱要拍賣,一台掀背車也可以當貨車使用,雖然空間很大,MK2.5開口空間更大,但是要特別小心下來時,後擋風玻璃的部份,以免造成悲劇。
※MK2.5有個超級大的優點,後行李箱開啟的空間僅需約15公分,在車庫開啟都無需特別留空間。
- 早市擺攤
- 冰箱/機器
- 載物1
- 載物2
油耗表現
柴油車的特點,就是很容易超過油耗測試值,此車空車重約為1450公斤,透過改裝增加不少重量(加大水箱、中冷、卡鉗及更多配備),重量絕對超過1500公斤以上,但似乎不會增加多少油耗,尤其柴油的特性,高速公路上的超稀薄燃燒,油耗超過20並不是難事。
※車身體積不大卻擁有逼近休旅車車重以及低趴的車身,在五楊高架或是國三大甲段看著別人被風吹到晃來晃去時,車上乘客玩手機的玩手機,睡覺的睡覺,這種無感的感覺真的很好,也增加了駕駛人信心,想想從日系車跳過來之後,油門怎麼踩都沒有不安感。
能逼出油耗超過20公里的數據為定速105在國道行駛(加厚胎皮錶速與GPS僅差1),單人行駛跟承載似乎不會差異太大,曾經承載三人壯漢+機器設備和行李從新竹至屏東還有下高雄遊玩「當日來回」一桶油1000千元油錢還有剩,跑出「19.8km/L」的好成績。
下圖可參考,480公里約半桶油及時速100km/h的轉速。
- 新竹至台南
- 來回均速
- 來回油耗
- 時速100
結尾
車齡剛好屆齡十歲,耗材陸續更換,準備著繼續行駛下去,目標一樣追尋著美式風格的老大哥『野馬』。特別感謝女朋友願意跟著我去保養廠,一起手摸黑黑的幫著愛車更換霧燈燈管,雖然幾乎不怎麼開啟霧燈,但還有待修的部份都想處理完畢,耗費銀彈讓愛車復原如初,這個殘值下值得嗎?我覺得值得,因為它一次都沒有讓我失望過,重要零件皆無出狀況但也都預防性整理,也特別感謝一家保養廠花費很多心神為我耐心處理。
※期待下一篇「保養紀錄分享」

來自法國代號DW10的引擎代號,是PSA的柴油系統,雖然並非來自賽道血統的設定,但改裝潛力與油耗輸出算是相當亮眼,已有不少車友過半百萬的里程表現,動力上改裝更是不少選擇,原廠0-100加速約在十秒左右,能夠進階到六秒出頭的表現!
沉穩扎實的底盤表現,是共享資源的雙贏結果,代號C1底盤從mk2一路到mk3.5扮演著重要腳色,相信不少車友都是喜歡這種調性而踏入小佛懷抱,在底盤的升級下也附有一定的樂趣!小車也不失大車的安穩感。
五門掀背車款,車身短小擁有一種靈活及好停車的優勢,但不曉得的人總有一種壓力…那種壓力來自於「車寬」,車寬來到1.8m含後視鏡就達1.9m的肥胖程度,得稍微適應。
最後隔音的部份,是讓我覺得這台車最需要改善的地方,於是動手拆除門板做了四門隔音、拆除後備箱及輪拱內側做了隔音、特地前往台中做了四輪隔音…明顯有感到升級,不少人說做了隔音增加了車身重量,會影響到油耗(制震墊與隔音棉用量真的很大)但是油耗的部份我還真的無感,在這扭力的帶動下也絲毫無感重量的負擔。

為了承載家人的空間感,又不小心掉入坑,曾經也奔跑數家車廠,包含Lexus的CT200h及UX…但習慣了歐系底盤就操控樂趣及車室空間,真讓我無從選擇…
(C2底盤真的很低趴,MK2.5降了好幾公分卻還是高於MK4)
上圖皆為老大陸手機 OPPO R15隨手拍攝
※升級為興趣及個人感受,不喜者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