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扭力樑到底是一種進化?還是一種沉淪?

品牌車廠想發展成什麼樣的品牌形象,
就從新技術的應用就可以看出。

採用習知技術導入創新的應用,
逐步解決「後懸吊」空間及重量的問題。


扭力樑到底是一種進化?還是一種沉淪?扭力樑到底是一種進化?還是一種沉淪?

扭力樑到底是一種進化?還是一種沉淪?
2019-06-07 10:0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扭力樑

rf8100 wrote:
扭力樑到底是一種進化?還是一種沉淪?


所以?你想要問啥???
t牌的後懸主力也都是拖曳臂,na引擎,改用雙A臂車重油耗都變差,還是一片安詳?!

算是進化吧

例如很跳的正雙A臂逐漸改為多連桿
坐同事的CRV是多連桿
沿路跳到我腰痛
其實家庭房車以實用為主
車室空間很重要
某a換底盤後,後座空間不就小很多

如果是性能車的話
當然要前後雙a臂囉
rf8100 wrote:
品牌車廠想發展成什麼...(恕刪)


沉淪
這種說法在台灣行不通的台灣多的是馬路小英雄就算發財車一樣要拿來殺灣過坑!

onix1021 wrote:
其實家庭房車以實用...(恕刪)
根本完全是避震器軟硬輪圈尺寸設定上問題altis剛出來時就沒有人叫跳都叫船,altis換上高低軟硬可調不是船了一樣跳阿改過的就知道!

FORD 以往避震設定就是比T牌硬朗輪胎尺寸又比別T排一貫大,不跳才有鬼!

接下來就算馬3就算多連杆很多人還是不能接受那種配18吋輪胎及避震器設定上的不舒適,誰說多連杆就舒適這兩家避震設定上還是有差異的!

FORD回去把輪胎尺寸調15吋胎把避震器放的跟T牌一樣軟,這樣誰會說不舒適誰會說跳一定不會反而大家一定說這是船!

FORD最失策的地方就是沒把輪胎尺寸維持原本的16吋就好甚至用15吋這些都可以有效降低車價讓車價明確降下來,改大尺寸輪胎的老實講大多不會選擇原廠框會自己多花錢去改甚至連避震器都改,自己去改沒得嫌你原廠什麼都弄好好的一定會被嫌的臭頭,FORD根本是在自作孽什麼結構不重要好開開的順才是重點,結構一改就是要明確反應在車價上否則只會帶來一堆反效果!

dinnerxp wrote:
t牌的後懸主力也都...(恕刪)
自家業務都說是進化,競爭對手的業務都說是沉淪,你覺得呢?
我覺得是改良式的進化,也是成本考量,都給你1.5T, 182匹馬力,說沉淪是不公道的!140匹馬力的不就是吃人夠夠!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