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久以來受惠於大大們的分享,小弟最近閒暇之餘
有幸能為大家提供美國版本實車照片,希望大家會喜歡
(由於非專業攝影師,若取景傷眼還請多包涵)
由於台灣進口這型號的歐洲版,名字自然就繼承了歐洲版的名稱: Mondeo
在美國,同樣的車款則稱為 Fusion,以下就以美國版的名字來稱這輛車吧!
題外話:
福特在台灣進口車的model有限,
美國則有12個model (2017的連結http://www.ford.com/cars/fusion/models/)
本車簡介:
2016 Fusion SE
引擎: 2.5L Duratec I4
變速箱:6速 SelectShift 自排
燃油效率:22 city/34 hwy/26 combined (mpg)
輪圈:17" 鋁圈
話不多說,直接看圖!
(今天太陽太大,我的類單眼有過曝現象,請見諒)
[外觀]
馬丁頭,煞氣的外觀

銷魂水箱罩

煞氣的燈具

側面來一張

車側

具有電熱功能的後視鏡,以及一小部分的外擴後視鏡,幫助看見車側盲點
由於是SE的版本,所以沒有配備高規的盲點偵測系統,有點可惜

車尾感覺中規中矩,沒有特別大改

證明是Fusion SE版本

尾燈

倒車顯影攝影機

最後附上一張暗處開燈的照片
銷魂呀~~~

這是駕駛車門上 keyless entry
每輛車都有一組密碼,可以用來開啟車門、後箱、上鎖
偶爾忘記拿鑰匙,卻想從車上拿東西時還算有用

[內裝]
駕駛艙與儀表板 (開鋼彈嗎?XD)


小弟忘記拍,方向盤了
只好拿放到的來替代

左側控制儀表顯示器,下方為定速巡航
右側控制多媒體螢幕,下方回接聽、拒接、音量、上/下曲

駕駛座

副駕駛座

儀表板資訊,這邊僅拍了張trip 1的綜合資訊
指針式儀表大好呀!反速度快又清晰!雖然本身是IT人,但在即時反應與顯示上,還是愛類比儀表大過數位儀表

大燈開關,最右邊的是自動頭燈,開關右側是後箱開關,按下去後會自己彈一半上去

中控儀錶

多媒體播放與顯示器

line in、藍芽、CD等等都有,方向盤上右側有快捷鍵

出風、溫控開關

前小型置物箱,採鏤空設計,以及一個車充
另外可以看見排檔桿上的+ / -符號,這個是在sport mode下可以手動要求進檔或退檔

排檔桿與置杯架

中央扶手置物箱

裏層,另一個車充與USB接口

駕駛側車門、音響、後視鏡調整按鈕、電動窗戶開關
底下有置杯架

引擎蓋開關、煞車、油門踏板

駕駛側的電動調整座椅

副駕駛側車門、音響

副駕駛座椅亦具電動調整開關

後座與中央扶手、置杯架

左後側車門開關、音響

中央扶手後出風口、另外一個車充

美女圖
滿街都是"美"女呀,還要看什麼? (美國女性)
更正,上面的主角就是美女呀

小弟只是趁今天剛好有空,就沒有額外找美女,請看倌們諒解
駕駛心得
1.以前在台灣開2003 mk3的老mondeo,需要加速時有其大馬力、扭力源源不絕地支援,但又不失操控與穩定性,以及房車的舒適設計,從此後便愛上這個系列的車款,因此才會入手這台新版本的Fusion。
2.儘管此model的中控台的顯示器偏小,也沒有觸控功能,相較於其他配備多功能又大觸控螢幕的車款,應該會受到不少攻擊,然而,長期的開車習慣上,個人還是偏愛可以盲按的機械開關,尤其是車輛行駛中,實在不適合看著觸控螢幕去調整各式設備,機械開關的好處就是手摸得到,按下去,一切搞定,快速可靠,簡單好用是我最在乎的原則。
(曾經開過整合觸控的車款,帥歸帥,但卻難以在行徑間或高速公路上調整冷氣溫度,因為要找選單,和確認螢幕上按鈕的位置,很差的駕駛體驗。)
3.座椅包覆性提升不少,長途駕駛也比較不會酸痛。布面的座椅質感比預期的好 (以前開的mk3是皮椅)。
4.之所以沒有考慮hybrid的model,是因為我需要後箱呀~~~ 油電車的蓄電池佔據了好大的後箱空間

5.從軸距2754mm的mk3,換到全長4850mm、軸距2850mm的 2016 Fusion上,迴轉半徑一開始很不習慣,抓不準迴轉停車的距離,(還以為自己在開mk3的轉向,XDD)
6.源源不絕的動力,在爬高速公路的時候真的輕鬆,真的爽!閒自動換檔慢的話,可以從D mode切入S mode,再自行退檔即可。如果是大平台的公路,當然就更不需要擔心拉~
7.總結,若只需要足夠的動力、定速巡航系統、穩定性、基本娛樂配備,以及被動安全,這是輛值得入手的車,唯獨品牌不是那麼保值、
油耗不是很亮眼(2.5L NA 引擎,重量1.6噸,是能有多好的燃油效率

8.原來簡易的開箱文也要寫這麼久!小弟能體會前輩們與小編的辛苦與付出,萬分感謝您們,有認真撰寫的分享文章,小弟才能看見精彩的資訊與報導。
(下台一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