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好~我可是很認真在體驗的

事實上,在駕駛操控跟乘客上要保持一個平衡實屬不易,而在福特的駕駛樂趣上無庸置疑的,在這個價格上,正是我想要的,但是我想要的跟家人想要的其實是天秤上的兩側,要怎麼取得平衡那也要家人的乘坐品質達到想要的水準。
在這樣我認為有點尷尬的前提之下,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好家在老婆的身高不高....



當然,以FOCUS軸距2648mm來看,其他同級對手Ex:BIG TIIDA軸距2700mm,ALTIS軸距2700mm,MAZDA 3軸距2700mm....等等等的來看,以及我實際試乘這些車款的感覺,確實,前後座跟其他對手比較起來,尚有一點弱勢,但是我認為,只要還不會造成"侷促"的感覺,這樣的空間還算是可以接受的程度。

五個人的行李真的後車廂就"一敗"了

那提到軸距,若就單獨以機械結構的先天設計來看,較短的軸距可以提供較佳的操控性,當然後天的改良在機械工程師設計之下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此我們就不特別討論了。
好,那麼繼上次之後,我到底發現了甚麼問題?

PowerShift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在停止狀態到入1檔時經常有頓挫感,市區行駛時換檔時機點與日系車種有稍微的不同,經常會要再次加速踩油門時變速器卻已跳入下一檔位,造成扭力不足的情況,這個若在市區使用S檔可以降低此狀況的發生(經過測試,在正常踩踏深度上D檔約2000~2200轉換下一檔,S則可以延後到2500~3000轉),至於要完全避免,其實就是自己駕駛上的一些改變了,我在體驗中發現前面5個檔位大概會落在時速60KM以下就完成1到5檔的變速動作,但6檔卻要更高的時速,也就是說1到5檔的時速變化平均只有15公里就會進入下一個檔位了,所以如此綿密的設定上,再加上,我個人認為應該是1.6扭力比較不足的情況下(要拖1340公斤的車重)進入下一個檔位會顯得更加乏力,這一點也許2.0的車款上會得到合理的解釋(沒試過還請2.0車主指教、說明,感恩!!)
至於上次發生的停車狀態到入1檔偶而會有頓挫感的情況,在某篇網友的心得分享上得到了合理的解釋,而我也親自體驗了兩天,沒錯,就手排本體變速箱來說,當離合器尚未咬合而駕駛已經先行踩油門的情況,當然是半離合狀態變成完全咬合狀態,但因為駕駛本人已經先行踩油門提高引擎轉速,這時候離合器會造成摩擦,到完全咬合的時候會造成"彈射"作用,開過手排車的朋友可以去試試看這種感覺,小弟怕離合器壞掉,以前在開手排車的時候知道有所謂的彈射但我從來不敢嘗試過

所以說了解它的特性之後....我發現我已經完全掌握這顆變速箱的特性了(當然自己以前有大約2年的手排車經驗(K6&天王星)也是很重要的

不過這個問題以外,真的也必須讚賞這顆變速箱在1-6檔銜接上的順暢,阿不就真的像是一台自排車啊!!(至於漏油,就以我機械的專業知識來看,只是油封選購不良那是真的小問題而已,但是出廠就有這樣的瑕疵,車廠的材料規範制定者真的該抓去面壁思過了,犯這種錯誤真該拖出去打屁股,當然在此只是分享與討論)
這次與上次最大不同之處是我都走西部地區,所以光是高速公路就佔掉550公里以上了,還車時E-TAG共567元那大概就是567公里了吧,這次兩天一共跑了744公里,平均8L/100KM換算下來是每公升跑12.5公里,其實也沒有特別好啦!!畢竟高速公路部分這麼多但是第一站到天梯的時候,行車電腦行駛里程220公里,7.3L/100KM換算下來是每公升13.69公里其實還算可以,下交流道時一度有7L/100KM不過我沒拍照無法證明


本次旅程的平均油耗換算下來每公升跑12.5公里

在此忘了告訴各位本次的旅遊路線是...不是...是體驗路線







回歸到本次體驗最重要的駕駛者的心得,這次的分享一樣分為,動力表現,制動表現,懸吊設定,乘坐品質,隔音表現,內裝品質,貼心設計。
動力:我想福特的引擎設計,在同級車款本來就是有平均水準之上的表現,(當然以目前台灣MAZDA3跟FOCUS 2.0比較之下,目前MAZDA3佔上風,但第四季就不知道了

制動表現:這次在高速公路時間較長,況且國道一號路況較多,這次有大概兩個路段有遇到較重的剎車,一次是前方有大貨車爆胎胎皮散落一地造成大概1-2公里回堵,當我發現前方狀況時大約是時速100左右與前方距離約20公尺踩了較重的剎車(當前方可能疑似車多或有狀況時我習慣拉長車距以保安全,所以其實我並不是緊急剎車,只是踩得較重一點用很線性的方式漸進深踩),由於車上是5大1小狀態....這個表現令人滿意,車頭沒甚麼下沉表現,且剎車線性,乘客雖然知道前方有狀況但並沒有感到不安的狀況,然後隨口講了一句,哇,剛剛這樣剎車,車子怎麼還這麼穩,我想乘客的第一時間的感覺應該是最真實的吧?

懸吊設定:歐系設定的懸吊,沉穩而厚實,雖然獨立懸吊的車款在同級對手也不是沒有,但是FOCUS的設定就是比較有山道設定的味道,而在高速公路表現方面當遇到伸縮縫時的聲音,是厚實的"扣扣",而非空洞的"坑坑",這一點...只能意會,無法言喻了。對於山路偶而的顛波路面的制震表現(前往天梯附近的山路,來與回走不同路,路況時好時不太好,道路時而雙向時而單向),也是沉穩,不會讓乘客有處在不安定的感覺之中,也許它是利用厚實的內裝、不錯的隔音、加上強化抑制顛波路面的懸吊,來創造一個感官表現也不一定。但不管怎麼說,不論是山路過彎的側傾抑制表現(南庄丘陵路段時速40-80的過彎表現以及竹山天梯較多彎路的山路),同級車大概只有MAZDA3是對手,但是實際上我認為是小輸一點,但這個輸,不是說MAZDA3不好,而是同樣基礎下我認為MAZDA3是利用輪胎尺寸跟扁平比偏向性能設定來跟懸吊進行一個互補,FOCUS恰巧相反,但相反的在平面道路表現,感覺MAZDA3略勝一籌,可能是皮椅帶來的舒適性也不一定,不過無論如何,兩者其實是伯仲之間各有千秋,至於喜好那就因人而異了。我個人還是比較偏愛FOCUS,不然我不會無聊到試乘兩次還要上來跟各位"咖齁懶"寫心得。
乘坐品質:其實乘如我上一段所說的,FOCUS 1.6採用的是針織布椅,其實這張坐椅並不陌生,在我的老K6也是使用具有包覆性的針織布椅,確實,你好像會覺得他乘坐起來應該不會太舒適....不過其實長途旅行,這樣的不舒適感其實並沒有很明顯的存在...當然,長途旅行坐甚麼車都會累的,只是程度上的不同,這一點我到覺得這張針織布椅雖然好像比較硬,但是兩天的旅途下來卻沒有腰酸背痛


隔音表現:不得不認同,現在的隔音工程真的越來越好,除了行進間有不會影響行車質感的輪胎滾動噪音之外,其實風切幾乎是沒聽到,我的老K6上國道時速120時聲音要多調大約3-4格...風切相當嚴重,不過TOYOTA PREMIO卻還好,但也是要稍微再調高一些些,當然這些是舊車啦....如果以目前的對手來看,跟MAZDA3在伯仲之間,但MAZDA3可能因為扁平比跟輪框關係(頂級款),滾動噪音似乎明顯大於FOCUS 1.6,但其實我先前有試乘過BIG TIIDA 1.6....其實隔音方面我覺得它的表現是最好的...不愧是裕隆,舒適的品質向來是他們的強項,但小弟我不小心在國道測試一段加速到17格的狀態....恩平穩且安靜,真的很不錯,音響從頭到尾都不用調整,這種感受除了爽我不知道還能怎麼形容XD

內裝品質:不少人都會認為進口品質就會比較好,這一點其實並不完全正確,但對了8成,就好像台灣專門出口到其他國家的產品,多半工廠的工程師會比較要求一些邊邊角角要修得比較漂亮跟乾淨,就像我們買到幼兒的玩具,又要無毒,又要摸起來圓潤,避免幼童亂咬吃到有毒物質,也怕菱菱角角去刺到小朋友,沒錯,就汽車而言也是如此,組裝公差、組裝完成後有無"溪阿給"(精修,工廠術語,代表組裝完成後要檢查邊邊角角,修飾乾淨、毛邊去除等等工作),很不巧...被我摸到駕駛車門扶手下緣處,剛好是兩片塑膠蓋合起來的地方,兩塊塑膠蓋並無完整密合,摸起來的上下公差大概有1mm....這其實是不小的公差呢....雖然它不是在很重要的位置,不過如果車廠在QC時能將公差在縮小到摸起來不會有刮刮的感覺的程度,我想這整個質感也是加分效果喔!!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不是每位消費者都只在乎看的到的地方,有些看不到的地方大家也是會很在意的呢!!整體來說組裝品質算是不錯!!但這些細節希望原廠能多加注意了!!畢竟現在的消費者是很聰明的!!
中間還要插個插曲,它的音響品質真的很讚....這個等級以上的都有6顆甚至9顆,無論高音或低音品質,都讓我覺得震撼,這是原廠搭配的音響??嗯!!加分加分!!尤其是使用高畫質高音質的影片在撥放時利用藍芽傳輸,音質更是不在話下!!根本就在華納威秀看電影了!靠!我是司機耶可以不要這麼誘惑我嗎??!

分區溫控等等的功能也是蠻好用的,這裡也順道一提,它開腳下冷氣通風口的時候...風量可以強到後面的乘客都感覺到冷氣,FOCUS的冷氣風量強度真的還蠻誇張的.....不過有點遺珠之憾的是,上下同時打開似乎...腳下的出風口比上方的強,吹起來的比例感覺怪怪的,似乎應該是上方比較強下方比較弱....不過也可能是我還沒摸熟它,或者說我還沒習慣它!?



貼心設計:這一點我相信應該很多車廠也都會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安全或貼心設計等,在此說明,FOCUS 1.6幾個我測試過的。如果今天鑰匙已經拔出人離開車上,才發現車窗忘了關上,這時候其實不必再回到車上插上鑰匙開電源才能關窗,在遙控器只要長按"鎖"5秒鐘,四個車窗就會全部自己關上,而在五門掀背款當車尾掀開,由於五門掀背的車尾掀開的高度較高,若不夠高的人可能會摸不到尾門,所以FOCUS在這裡就設計了兩個手把,只要握住手把,就可以將尾門關上,也可以避免尾門骯髒手去碰觸到。而還有一項是當人要離開車子時,打開車門後照鏡底下有一個小夜燈會亮起,方便離開車門的人可以看清楚腳踩的位置是否有異物,或者當人從遠處要回來找車子的時候也可以透過遙控器開關,後照鏡小夜燈也會有燈亮起,讓你在比較黑暗的地方能看清楚車子的位置,其實這些詳細的貼心設計也有網友分享過,內容實在太多了,小弟就不再此贊述了。



另外我認為有一項比較安全的設計,也讓我差點誤會是它電子感應故障的問題,當排檔桿沒有入P檔時,不管是尾門還是油箱蓋,它的電磁閥開關都是無法作動的,剛好在台中要停車時,我踩著剎車,拉手煞車入N檔,同伴下車要拿行李,結果一直打不開,因為車停的位置車水馬龍,害我當下就唸了同車友人,X!是不會開喔!!結果後來我入P檔下車開...X!!開了耶!!那你們剛剛在幹嘛!!?
但其實我不是一個會隨便誤會人的人,我就思考一下到底是車子的甚麼設計我搞不清楚,反覆測試後發現,原來是要入P檔!!(原來是洋蔥!!真是太黯然~太銷魂了~~~~~~~~~~~~~~~~~~~~~~~~~~~~~~~~~~

那還有一點我覺得也是相當重要的,就是當時速大於20KM以上時,車子會自動上鎖,以確保安全,這一點其實很多車款都有,但我真的覺得貼心又安全!!
綜合以上論點,雖然還無法完全表達出這一台車的100%特質,不過大致上優缺點都很完整的向各位報告了,希望看完對大家會有幫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