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透過全家實際試駕、試乘,滿意之餘再把家裡的 Cefiro 老車給換掉。另外還有一輛手排 Fiesta,才是我的最愛。
由於行程定位在一家三代、共 5 人的家庭一日遊,艾維士貼心地幫我們安裝了兒童安全座椅。

處理了大家最在意的小朋友行車安全,開始了當天相當隨興的行程:
左營高鐵站 -> 大鵬灣:由我起手。我暗自心驚這顆 2.0T 引擎的充沛動力;但其他乘客卻反應高架道路上風切聲很大。

東方渡假酒店 -> 四重溪:我試乘後座,車讓老爸開。開慣 Cefiro 的他對駕駛高底盤車種很快就進入狀況。
四重溪 -> 東港 -> HOME:我刻意小玩了幾個下坡彎道並比較和我平日開的 Fiesta 有何不同。
上回在東歐看到 Kuga,光從外觀就看出其凌厲的特質 (有點像 Porsche Cayenne?)。

新一代 Kuga 外型勾勒出與時俱進的招牌元素 – Kinetic,略偏中性,也拉進了與女性買家的距離。



這趟試駕,令我收獲良多的不只是 Kuga 本身的操駕特質。
由於開慣了手排車:Alfa 146,乃至於今代的 5MT Fiesta,所以感觸更多者像是:
A. 高底盤 vs. 低底盤:
Kuga 的大角度視野、高底盤設定及偌大的車室空間,讓乘客和駕駛在長距離旅程後,仍是精神熠熠,玩興不減。這也間接改善了行車安全。
至於過彎側傾,Kuga的先天體質相較Fiesta的頂尖底盤設定當然略顯不足;
但比起八成以上的市售「日系房車」,比方說Cefiro, Altis,甚至我親試過的 Legacy 2.0之流,
我的體驗:安啦!
無論轉向精準度、車身剛性,以及路感清晰度,Kuga都是「勝」、「勝」、「勝」。
B.自排 vs. 手排:

242匹馬力搭配6AT很夠用,動力流失基本上無感(即便一定會讓油耗遜色了點);
如果將來真的入手Kuga,就自排這點而言,將是我對現況的妥協。
身為手排基本教義派,為了家人,還是會做點讓步。
然而試駕途中那定速巡航我還玩得不亦樂乎。那才墮落呢。
C. Turbo vs.自然進氣:
還車後,我看著停車場的 Fiesta….
242hp 對上 120hp只是非理性的比較;
要等到 1.0T 的 Fiesta 面市後再體驗才算比較客觀了。
D.國產vs.進口
國產車製程上的品管變革有長足的進步,可從各組件的組裝密合度上見端倪。
與Fiesta宗主國-德國版的差異主要還是用料的選擇。
相信開過進口版Fiesta的車友進了展間比較台版Fiesta的用料,質感自不待言。
Kuga的質感從內裝的座椅看來最明顯,就是「國產車的檔次」。
然而為了填補這個心理落差而選購其他同級的進口車型,就屬於另一面向–口袋深度的問題了。
我希望原廠能夠增加一個選項,也就是1.6T全配版的級數。
這級數正中一些不需要怪獸級動力,卻需要全般安全配備到位的準買家。
祝可愛的 Kuga 銷售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