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好奇Ford與歐洲車相比如何

小弟常在版上看到許多人爭論Ford與日系車的優劣爭論。
但歐系車與日系車的設計方向本來就差很多。
有沒有開過歐洲車的人分享看法。
2013-07-28 1:2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Ford 歐洲
光歐洲車自己本身就有很多不同了
像法國車/義大利車/德國車, 優劣都不同
不能概括一個歐洲車來跟日本車比
其實就算日本車也不會每個廠牌都相同, 譬如最運動化的Mazda就跟注重舒適的Toyota完全不一樣
注重舒適的美國車, 也有操控不錯的產品, 譬如Chevrolet/Ford的中小型車/跑車
meridian wrote:光歐洲車自己本身就有很多不同了
像法國車

最運動化的Mazda? 你馬幫幫忙! +個S就"最"運動化了喔?
那個有boxer engine,世界最大的AWD製造商的日本公司可能要哭哭嘍!
以前是歐系樣樣好現在距離差一小了不好比較
最大差異在於環保才質介入尤其塑鋼材~歐美洲車是業界領軍(另一項就動態科技)
日系車目前跟進約還有30%未採用~日系水龜水管接頭都還很難找到塑鋼材
甚至目前還可見到進氣歧管還用鋁製品~
不雨 wrote:
以前是歐系樣樣好現在...(恕刪)甚至目前還可見到進氣歧管還用鋁製品~

真的假的??
我的03年老Vios都已經是塑鋼進氣歧管了,還有日系車是鋁合金的??

其實如果能有操控&妥善率都超高的車來開開就不錯啦
當時事情很難有滿足預算&需求+操控+妥善都合格的車,這時候就要靠改裝了
安全配備難改,妥善率也沒辦法改,需求也難改(空間不足頂多加上車頂架)
只有操控性可以改
雖然照01的說法是怎麼改都沒用,只有體質(歐系體質吧)才是一切
但如果原廠跑車化懸吊只是降低15mm&加硬10%就能讓一票車評說脫胎換骨
那隨便改一套套裝避震器都起碼降30mm&加硬20%卻被說改裝無用......說不過去吧
alanhsia wrote:小弟常在版上看到許多人爭論Ford與日系


百公里以上駕駛穩定感遠不如vw/benz/bmw純德車、好過日系車。
妥善率歐洲車都一樣、就是這副調調。

高檔車美系有GM 的 Cadillac, 跑車 covrette 把持。純德系高檔款及跑車款更是多又傑出。 越野及改裝車上subaru 的impreza 的地位無人能敵。

福特在美國歐洲傳統上是藍領及年輕人用車、賣的是便宜/東西多/外表璇、其它別想太多了。

REALPOWER wrote:
最運動化的Mazda...(恕刪)

你確定Subaru真的有運動化?
拜託你去開開看就知道了, 現在的Subaru很舒適的, 一點都不像有運動感的車
ariete wrote:
真的假的??
我的03年老Vios都已經是塑鋼進氣歧管了,還有日系車是鋁合金的??...

==================
但如果原廠跑車化懸吊只是降低15mm&加硬10%就能讓一票車評說脫胎換骨
那隨便改一套套裝避震器都起碼降30mm&加硬20%卻被說改裝無用......說不過去吧

有啊, Honda的K20A
還有Fit那顆1.5L引擎都是鋁合金的

==================
因為原廠套件都有針對車子做特別設計
像我的車就有改Koni黃筒+原廠彈簧, 但我不覺得如此搭配下Koni有比原廠高明
感覺Koni黃筒的阻尼設定就是要調到1.5圈左右, 再搭配比原廠硬50~100%的彈簧才會有最佳表現
若搭原廠彈簧且阻尼只調0.5圈, 過彎搖晃比原廠嚴重, 但遇到大坑洞感受又比原廠還硬
這是題外話了
總之我要表達的還是原廠設定最好, 改裝品牌不一定有know how可以把車子搞好
並非推本田車
雅歌7代 C8 部份採用鋁質歧管~豐田比起本田較早進入塑鋼只剩下沒幾款車~歧管國產也幾乎全軍覆沒
買車除非沒辦法不然引擎真的要掀開來看~能減少維修率就盡量減少
不然塑鋼在前5年不太看得出來~自己薪水優渥的話是可以不必理會







meridian wrote:
有啊, Honda的K20A
還有Fi

印象中Koni的可調範圍蠻大的,轉半圈比原廠軟還蠻有可能的
不過我說的套裝避震器指的是TRD、MazdaSpeed這種假改裝廠的
這種隨便都比跑車化懸吊那種降15mm的好的多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