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進車內首先讓我驚艷的是他的儀表板設計,十分的科技感, 所需要的所有油耗資訊在中間的小螢幕一目了然

中控的的sony音響整合了聲控以及撥電話的功能,相當方便,但按鍵有些多,需要花點時間熟悉,冷氣的出風口也不會像韓國E車有吹到手很冷的疑慮,中間的小螢幕可以顯示歌曲倒車距離等資訊,

在高速公路上相當好用的定速

聲控撥號相當有噱頭,

中央扶手的兩個杯架,我認為可以往前和12V的位置互換,扶手的部分能像馬三做向前延伸會更好

大面積的較高成本軟質塑膠材質,營造出較高級的感覺,在安全氣囊未啓動的狀況下,也可以提供多一層防護

我認為設計相當棒的化妝鏡,直照式的燈光(馬三連燈都沒有),這點其他國產日本車大輸

歐洲車設計的頭燈開關,感應式頭燈真的很好用

有點難用的感應雨刷,真的和我想的有點落差,他大概是5分鍾會有一次較長的lag,但這個lag在大雨中蠻危險的,需要手動再去刷,就失去他的感應的目的

這個排檔桿的位置其實我也頗有意見,我覺得過於後面導致有點卡卡的,切換手排的兩顆按鈕的位置更是卡手,還是喜歡傳統切換到手排上下推的換檔方式

手套箱算是相當的大,如果可以做分層隔板就更好了

左右兩邊的LED室內燈我認為超棒,在車內看資料照射的亮度和角度都非常好,和對開式與刷我認為都是國產車一大創新,

車門上的質感較上一代進步很多,可以放很大的飲料外,還可以放些小東西,紅色的開門警示燈也是馬三沒有的
以下是外觀就不作詳細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這 BLIS視覺盲點偵測系統,有了他不再需要因為擔心近車而轉頭,大大增加變換車道的安全性

可變進氣,可以在低速增加引散熱,高速減少風阻
試駕心得
首先是這具1.6升的缸內直噴引擎創造了相當好的油耗,當天我不斷進行猛吹油門的測試,油耗能然可以有10點多,我相信如果順順的開高速,跑出16以上應該不是問題,搭配了PowerShift雙離合器六速自手排變速箱
讓這台1.6升的車開起來一點都都像只有1.6反而像是1.8甚至2.0,在中速的加速力道甚至不輸2.0的馬三,
唯一一的一個缺憾是因為是這顆變速箱在起步的1-3檔,有較大的頓挫,輕踩有種被人踹一下的感覺,起步一定要重踩,但過了40以後的加速貼背感,以及換檔的綿密,感覺讓人上癮,讓我覺得買車更本不需要買到2.0,1.6就夠了
這台車的歐系底盤的設計,對付路上的坑洞感覺較為硬朗,但不死硬,但進入山路,這樣硬朗的懸吊,對每次的出入彎都使我很有信心,不會有過多的側頃或是感覺像坐船的感覺,透過TVC扭力分配控制系統(過彎時, G力會讓外側車輪有更多的摩擦阻力導致轉向不足, 所以系統會自動將內側車輪煞車並將更多的動能傳導至外側車輪,提供極佳的過彎靈敏度)讓我有一種輪胎緊貼地面的感覺
另外全車系搭載ESP車身動態穩定系統使我在雨天,可以很安心地趕路前進,不用擔心水坑而失控
和馬三的一點比較,同樣的深度去踩踏,缺少了一些貼背感,雖然這馬三自排的變速箱加速較為線性頓挫感小,但感覺動力似乎流失一些,底盤雖然號稱同樣的設計基礎,但差異不小,路感明顯感覺模糊,懸吊也較軟Q,高速的時候也感覺到較穩且安靜
總結:雖然這台1.6的車子賣到70萬,但我認為他所配備的這些東西,絕對是物超所值,不論空間,油耗,性能,配備絕對都大贏同價位的其他車款,或許福特的mark給人較差的觀感,但我覺得如果有機會一試,你也一定會大大改觀,套一句go車誌說的如果這台車還嫌的話,大概沒有其他國產車可以選了




推薦花蓮一個很棒的景點,大農大富,風景遼闊優美,未來還有熱氣球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