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在網路上無意間看到FORD推出FOCUS 24小時免費試駕的消息,某一天下班就立刻衝到家裡附近的展示間詢問相關訊息,300字心得+押金換一次試駕是個不錯的交易,在我抵達展示間索取試駕體驗卷時,據銷售人員表示已經所剩無幾,真實性我無從得知,無論如何我拿到了一張體驗卷…
在考慮要不要體驗之前,因為沒有特殊的目的,如果租了車只是上下班開開的話也太浪費,但是想到清明節的家族掃墓要去碧潭以及內湖五指山上,剛好可以體驗FOCUS在山路上與平地的駕馭感受
因為身在汽車模具業,蠻常可以看到車輛的塑膠零件樣品,早在FOCUS台灣上市以前2個月,在下就已經在試模廠看到FOCUS的前保險桿樣品,那是準備出口到國外的副廠保險桿樣品,前保險桿的造型深得我心,比起前一代,新FOCUS的保險桿更為動感
到了清明節當天,我前往IWS領車之後就前往新店碧潭掃墓,一路上開始體驗新FOCUS的不同之處。很巧地,公司內部有一輛公用車就是上一代小改款之前的FOCUS可以讓我比較一下進步之處。
試駕開始
1. 內部空間

首先坐進駕駛座令我最喜歡的就是新造型的方向盤,在10點鐘與2點鐘方向各做一小平面讓雙手可以更舒適的抓住方向盤,相較於上一代FOCUS僅有指扣的設計又進步了一點,這握感更讓人想盡情開車,現行的FIESTA也有同樣的方向盤設計。

新的潛望式儀表板配上藍色指針蠻活潑漂亮的,不過可能在下眼殘,在看時速表的時候一直無法將指針跟刻度對齊,所以一直很模糊現在的時速是多少,如果有搭配投影HUD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以台灣的電子供應鏈,要加一個HUD應該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儀表板中間有一個簡單的行程資訊幕可以顯示一些平均油耗,里程,瞬間油耗…之類的,隨時檢查自己右腳對於瞬間油耗有何影響還蠻方便的,對於這個資訊幕我給予非常實用的評價。

接著再把注意力移到中控台上,SONY的音響主機效果比上一代FOCUS好不少,鋼琴烤漆的音響面板也處理的漂亮,不會容易沾指紋,惟操作上可能在下還不順手,想要調整廣播頻道調了好久才知道哪個按鍵是手動調整頻率,直覺上應該是轉盤,可是轉盤怎麼轉都不是控制頻道的功能。中控台上方的按鍵跟方向盤上面的一些控制鈕手感操作起來都是遍硬,在下是比較喜歡這種硬的回饋力道,這個部份就是見仁見智了。中控台中間的資訊幕是小了些,不太容易閱讀。

接著提到中控台的造型,這個部分不少車友都有反映此代FOCUS的中控台體積碩大影響到前座的乘坐空間,在實際駕駛真的發現這個問題,駕駛座的部分很容易讓我的右膝蓋卡到 (我身材176cm/73kg),觀察一下副駕駛座的空間,因為我的母親身材嬌小,乘坐上沒有太大的問題,但當我下車自己試坐副駕駛座的時候發現副駕駛座的手套箱對於跟我身材差不多的乘坐者就會對腿部空間壓縮不少,必須將椅子後退才能獲得舒適的乘坐空間。不過…如果將椅子往後一退,這就完全讓已經很擠的後座擠上加擠了。

前座的兩張坐椅左右支撐性不錯,個人認為比上一代FOCUS更進步,椅背與腰部支撐性的部分新FOCUS也表現的很好,不知道是不是新車的緣故,椅子都偏硬,不過我的腰部喜歡硬挺一點的坐椅,坐久一點腰也不會痠痛,大腿的支撐性平平。後座的乘坐空間上是FOCUS整體表現最弱的一環,除了椅背和椅墊填充材質較硬比較合我的胃口,膝部空間還有頭部空間真的是悲劇,我如果坐在我自己調整的駕駛座後方,身體坐挺,膝部空間勉強接近一個拳頭,但是頭部就削到頂棚了……雖然有配備中央坐椅頭枕,但是坐兩個人就已經超級擠了,所以我想還是看看就好,除非後座的乘坐者都是體型嬌小的人那還比較說得過去。而且令人不解的是新的FOCUS居然取消了上一代有的後座冷氣出風口,不知道福特原廠的內裝部RD在想甚麼。
我曾經坐過幾次新的FIESTA,跟新FOCUS兩相比較起來,感覺上FIESTA的後座空間還比較好一點,可能是我的錯覺吧,如果真的有機會好好比較一下再說。總之,以乘坐空間來講,FOCUS真的比較適合平常是1-2人在用車,偶爾後座載載人可以。
行李箱的空間,因為備胎沒處理得很好,所以不夠平整,中間相對於兩側有個明顯落差,但是短短的試駕也沒時間好好把行李箱塞滿,所以實際實用性不知。後座椅背能6/4分離傾倒,可以稍微延伸一點行李箱的空間到後座,不過如果要放置比較高的物品的話,掀背車的車型會比較適合。
2. 行駛感受
從台北市區到碧潭這一段路都是市區行駛,也不包含任何高架道路,剛好熟悉一下這具POWERSHIFT 6速自手排變速箱的反應,因為離合器接合需要一點時間,在空檔與前進檔切換時會有明顯的入檔感受,不像一般自排車會馬上開始孺行。相較於上一代FOCUS只有4速手自排,多了兩速明顯在市區行車的轉速比較低,檔位切換之間也更平順的,頓挫感不明顯。如果FOCUS能再搭配停紅燈自動熄火的ECO模式對市區行駛的油耗一定會有更大的幫助。
結束在碧潭的掃墓之後,馬上從新店驅車前往內湖五指山,我選擇的路線是北二高從汐止系統接回中山高,下了內湖交流道再從內湖爬上五指山。此段主要的體驗就是高速公路加上山路行駛。

先說高速公路吧,雖然變速箱多了兩速,在檔位攀升的時候會比較順利,但是一爬到時速一百公里左右,轉速還是會停在兩千五百轉左右,這點讓我有一點點失望,這顆1.6引擎的動力絕對夠用,但在高速上畢竟不能算是飽滿渾厚。不過車身紮實度良好,高速行駛變換車道很穩定,方向盤的輔助力道也剛好,不會給人很飄的感覺。
BLIS很實用,變換車道時常常會出現警示,這時一定會多加注意後方死角。


結束了高速公路之後,接下來就是從內湖到五指山的山道行駛了,這時自手排變速箱的反應讓我有點摸不透,我上山時並沒有將檔位撥到S檔,實在是因為FOCUS的手動換檔設置在排檔桿上並沒有另外在方向盤後方設置換檔撥片讓我覺得有點麻煩,因此一路上就以D檔往山上開了。至於變速箱讓我摸不透的是換檔時機,必須要大腳油門電腦才會判定降檔,如果是溫和的踩深一點會聽到底盤傳來一陣聲響2-3秒,我不知道是不是變速箱所傳來的聲音,檔位也不大會變動,這時的動力就很尷尬了,但是只要成功的快速降檔所帶來的動力很不錯,五指山的坡度對FOCUS是小菜一疊,1.6的輸出在山路上跟變速箱的搭配反而不會讓人有方才在高速公路的些微失落感,這點是讓我驚豔的地方,如果是換成上一代FOCUS的4速手自排爬山,就會不斷在2-3檔間進退兩難了。FOCUS車身紮實度在山路上依舊表現良好,方向盤與車頭的轉向,車身的動態也很好掌握,在山路上會一直想挑戰下一個彎道,看能不能更慢收油,更快出彎。
補一張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的墓碑~

經過一整天的試駕,優缺點整理如以下。
缺點 :
1. 後座空間狹小,不適合中等身材(含)以上的人長途乘坐,有嚴重壓迫感
2. 前座中控台體積龐大,影響副駕駛乘坐空間甚鉅
3. 1.6升引擎在高速公路表現仍有進步空間,高速時引擎轉速仍稍高,或許換搭配7速變速箱能更好 (福特有嗎??)
4. 行李箱受被胎影響不平整
5. 中控台資訊幕螢幕太小
6. 後座無出風口
7. 方向盤無設置換檔撥片
優點 :
1. 整體車室組裝質感進步
2. 駕馭感受以及操控性良好,底盤與車身剛性紮實,方向盤握感佳,輔助力道亦剛剛好
3. 前座座椅支撐性表現良好
4. 變速箱提升為6速有助於油耗表現
5. BLIS系統對於變換車道的提醒警示效果良好
6. 主被動安全配置相對於其他國產車較齊全
7. SYNC系統相當方便
補充一下油耗表現,這天行駛的里程數約為90-95公里,但是加油加了10.9公升,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新車的緣故,所以油耗不漂亮。當然行駛的時候有時候為了測試,油門會踩重一點,也有一些塞車的路段。
試駕心得後記
先前FIESTA上市時也有舉辦過類似的活動,讓消費者來使用車輛並且在網路上放出試駕的心得。原廠舉辦這樣的活動我覺得是不錯的,一邊可以讓消費者真實體驗新車在一般日常生活中會行進的路線,一邊也可以在網路上面行銷自家產品。我覺得此次活動唯一一個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為什麼沒有另外兩款動力系統的FOCUS可以試駕呢!!! 如果有的話,應該又會有不同的心得感受了吧。
其實我本人並沒有擁有汽車作為平常的使用,我只是個喜歡汽車的”機車族” ,在開過上一代的FOCUS之後,對於新的FOCUS抱持著很大的好奇心,以操控和安全的表現上來說,FOCUS在國產同級車款中的確是佼佼者,我本人也很喜歡這輛車子,唯一的缺點當然還是後座空間。
只是福特一直為人詬病的是後勤維修,網路上也常常可以看到”活得精采,修得痛快”這樣形容福特的原廠後勤維修的標語。作為一個沒有擁有過福特的”鍵盤車手” ,我想我不適合對於原廠後勤部分做任何評論,但如果這一點上真的有所改善,搭配上福特旗下這些新世代的產品,我相信在國內市場的銷售表現一定會更上一層樓的。

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