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開2.0五門汽油版的
結果沒多久MK3就真的推出了
一直想體驗一下兩代之中的差異
所以趁著此機會來體驗一下
因行程有點趕 照片沒有拍很多
也沒有去看車主手冊 只稍微看了一下SYNC的說明
一切都是直覺操作

跟我剛牽到自己的一樣

取車之後進入車內立刻被sony的音響所吸引
由於有自備USB 所以馬上插上使用
果不其然 sony的音響加上9組喇叭
音效真的太棒了!!!

這一點以往都是聽別人說
只有親身體會才能感受到差異

儀錶板也顯得很有科技感
除了基本的油耗 旅程之外 這次還多了瞬間油耗
並可以同時顯示多樣資訊(平均油耗 瞬間油耗 剩餘公里數 平均速度)
內裝也很有質感 座椅的包覆性和MK2一樣好坐
多了中控鎖 在沒有速控的狀態下 有中控鎖會比MK2用車門鎖來的方便多
但是4門的後車廂也是要由後面開啟 我相信會有許多媽媽後面敲著你的後車廂要你開門

由於從未開過有恆溫空調的車
所以立刻研究一下
可以分別控制駕駛副駕兩邊的溫度
這點我很喜歡 因為我不管天氣如何我都會穿短袖或是輕便的衣物開車
所以天氣冷一點我都必須要開暖氣
至於副駕的老婆則非常討厭暖氣 覺得太悶
這樣就不會因冷暖氣的問題產生爭執了
另外看到版上許多人提到溫度設定問題
我個人在操作上很直覺 覺得熱就調低覺得冷就調高
無須在乎溫度的問題
另外我在加油之後 因有開窗 所以車內變得很熱
此時重新發動後 冷氣有稍微強力運轉一下子
由此推測 溫度感應很有可能是在車內 而非以儀表板的溫度而定
另外我有注意到一些貼心的小設計
面板上分別有A\C MAX 還有前檔除霧 MAX
按下去之後 可以以大風量 達到快速冷車 以及除霧的效果
個人非常喜歡


晚間的儀表板 用的是冷光的設計 顯得非常有質感
雖然照在臉上有點像阿凡達


至於SYNC的部分 也有稍微測試了一下
分別於電話和USB控制來分享一下
電話的部分 我是直接用I5連線
其中也有試著撥打幾通電話
對於數字的判讀我認為蠻準確的
(有看說明書用斷句的方式09XX-XXX-XXX)
擴音和麥克風接收效果不錯 通話都沒有受到干擾
但是手機放在包包內的話 就會斷斷續續的
可能是因為藍芽接受不太好 所以後來都乾脆放在手機架中
USB的部分只有測試選歌的部分
因我的USB內有700多首 所以有時老婆大人想聽指定的歌曲就變得很麻煩
此時SYNC就發揮了很大的用處
播放 歌曲 XXXX
但在幾次測試中 發現判讀並沒有很好
有些歌就是找不到
後來看了說明書 有可能跟字體有關
畢竟有些歌名顯示出來是簡體字還有些有亂碼
這大多是舊歌曲 沒有整理的
新歌曲我自己有整理過的 問題就很少
所以整體來說 判讀上雖沒有siri那樣聰明 但也可以使用了
本次行駛的道路有 市區 高速公路 山路
行駛上來和MK2最大的不同就是換了顆變速箱
在加速上面感到非常的平順 不會有換檔的頓挫
加速感非常的線性 順順的上去
以這次試乘的1.6來說我自己是沒有感到1.6的車拖著重重的殼的感覺
行駛在高速高路 從台北到蘇澳 在從宜蘭到三峽 這段路途中
我捨棄了以往使用的定速功能 而改用限速
因高速公路車多 用定速常常 需要取消重按 反反覆覆 很麻煩
而用限速 我只需要利用油門的收放 來取得與前車的最佳安全距離
不用手按來按去 而且就算在2高 開到GPS顯示115KM
油門也只需稍微踩著就好 完全沒有費力的感覺 也不用擔心會超速
以時速100的路段 我設定為110 油門踩深後到高速後
GPS顯示是105 儀錶板顯示100 看來是以儀表板作為速度的依據
我也有小測試了一下 使用定速和限速的瞬間油耗(儀錶板上)
定速加速較平穩 所以過程中 油耗較少
限速則是取決於黃金右腳 我都採比較大力 油耗較多
但有發現當達到指定的速度後 兩者的瞬間油耗都是一樣的
至於BLIS感覺起來蠻雞肋的
因開了這麼久的大死角focus
BLIS對我來說用處不大 怎麼說呢??
高速公路上 車子離我們很遠就開始亮了
在市區慢速中 要變換車道 又一直亮
而且對於機車也蠻不靈敏的 需要貼你很近才會亮
但有個原則是可以把握的 燈沒亮就放心轉 這點倒是沒有問題

山路的部分 底盤的穩定度上 我認為比MK2來的好
推頭的狀況也沒那麼嚴重
但由於是開1.6的車 對於開2.0習慣的我 在山區道路就感到1.6有所不足了
若是能夠試乘2.0的車 應該爽度100

所以建議是 一般大眾選擇1.6就已經足夠了
熱血大腳駕駛2.0才是你們要的

額外補充此次電腦平均油耗
因平常並不太在意油耗 所以經常大腳
但是因為是試乘所以大腳機率再增加50% 出來的數據是9 L/100KM
我自己的MK2是11.5 就給各位看官參考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