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的車, 每次開超過1.5hrs, 屁股就會很難過, 請問車友們, 是姿勢的問題嗎? 還是有哪種座墊或方法可改善?
車子也開過不少台了, 也不乏硬朗的歐系, 還第一次遇過這問題 ! 唉 !
可能原本的設計就和原廠有差外就是又有降低成本之因素
國產車椅子越做越輕, 也就是單位體積中投入之質量越來越少
早期前座椅子密度都有60-70kg/m3所以坐起來不會隨時間越做越低,因壓縮變形率變化較小.
為了降低成本各車廠都要成本降低所以目前之前座密度有些車廠已降到50kg/m3以下( Mazda 3 就是),50 密度又要配合硬度22+-2 kg 就會產生表面硬度硬中間質量不足之現象, 椅子就會越坐越塌因壓縮變形率變大而造成不舒服之狀況.這就是支撐不足之現象.
日系車廠目前TOYOTA前座還有60左右之密度,後座就沒有.
Mazda 和 Mondeo 是同一廠商生產之椅子,
椅座(seat cushion)密度偏低及椅背( seat back)又硬度偏高都是造成不舒服之原因
拿掉椅子人體工學之因素, 目前前座之舒適性TOYOTA 及 HONDA 是較好.
歐系進口車的座椅通常設計比較好及用料實在
日系和歐系在椅子舒適度之見解是不一樣.
日系是以反彈性來訴求,歐系是以耐久度,振動頻率+永久壓縮變形率來衡量
目前國產車簡單分類:
1. Toyota
2. Honda + Ford escape + Hyundai
3. Ford + Mazda
4. Nissan + Mistui.
國內有4家生產所有國產車之椅子協力廠
目前椅子規格要求比較高有
Toyota and Honda , 要求協力廠依規格交貨
Nissan 自創規格( 分層硬度)之泡棉.....
中華,ford, Hyundai 依協力廠之大眾化之規格( 最省錢之規格)
只能說 國產車 TOYOTA 及 HONDA 在椅子上是優於其他因椅子支撐度及永久壓縮變形率都較優.
現在消費者去看車都只能看到靜態舒適度, 動態舒適度是無法知道的.
因為買車時是無法看到這些數字化之資料. 這些才會有 " 為什麼我越開越累" 之問題出來...
你的問題在於椅子泡棉硬度太高或者壓縮變形率太大所致,
建議可換外面椅子來改善或者回原廠量一量椅子表面硬度是否超過規格, 如超過就可爭取換一個.

chienshaoyou wrote:
國產車普遍都是這樣可...(恕刪)
國內有沒有這方面座椅泡棉支撐度改裝的專業店家呢?
至少要像您一樣懂些支撐性原理的店家?
有看了幾家改車內裝的小店 感覺他們做法就是不夠"蘇胡"就多加一層再一層
那種感覺超像周星馳電影威龍闖天關那個加厚鞋底的橋段 店家的專業真是遜斃了
如有建議店家的話...煩請pm給我參考參考.......
Blackhair in Taiwa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