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Mondeo MK5 ECO / TDCi / Hybrid三雄賞車誌

~忠~ wrote:
個人覺得福特六和不彷可以採取接單引進的方式來販售Mondoe Wagon!

mondeo hybrid一台要140萬,如果140萬可以買到Mondeo Wagon的話,應該會讓不少人決定買單!
venturerotel wrote:
看到SUPERB COMBI這次銷售量不錯
不知福特高層 是否有覺悟(應該沒有)
以 SUPERB COMBI 比房車多十萬的售價來看,MK5 WAGON應該很有競爭力
何況 SUPERB 還少了換檔撥片跟 BILS

28號去看台北車展, 主要是陪同事去看Levorg, 和看看有沒有替代的產品.
走到Skoda展區, 看到Skoda不是只有SUPERB COMBI,
連Fabia combi, Octavia combi都有展, 也都有去試坐.
人家是這樣在推旅行車的, 反觀最有本錢的福特, 這些明明都有,
只要接單進口就好了, 搞不懂在等什麼? 是覺得定價太貴會沒人買單?
都能進口Focus ST了怎麼不進Focus Wagon? 是有什麼料件不一樣會影響後勤?
還是怕Focus Wagon會打到KUGA? 我只知道有空間需求的人最後都不選福特了.
而明明用Wagon還能捉一部分客群的這個動作都不做, 我只能說真的是放棄治療了.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Focus III馬丁頭改款,嚴格來說,福特售價倒也不是拔東西,價格和產品,如果換算更換的心臟來說,其實Focus維持了原本的改款前配置。
但更新心臟動力,墊高的成本,捨棄了皮椅這些來替換,便被罵到臭頭了!!
看到原本改款前單月月售1100台暢銷的產品,現在改款上市,月銷卻掉到剩400多台,真的超厄腕!
哪耶安捏!!

我覺得這都是六和自己的問題, 之前在決定車型的時候也不先放風向球.
都快要發表了之前看到不對也沒辦法改了, 我最後一段再來說我的看法.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我還是必須說,Mazda 35門款的定價策略我們撇開不談,光Mazda 3 4D款,提供入門69.9萬款當入門票,以日製進口品質形象身分,仿TOYOTA和泰搞低價入門車型晾出來吸單就很殺了。
客人上門,就比照TOYOTA Yaris Big一樣,入門55.5萬,客人問時,就跟客人說這台要等哦!
要受訂生產,客人您要不要考慮我們的特仕車,57.9萬款,加......有這麼多配備,洗單洗一洗,頂級的Yaris成交都是7X萬!
RAV-4 95.9萬現在賣最好的特仕車,超多的車友是以103~108萬成交!!
這才是真的銷售的豐田阿!!
神一般銷售技術!!我都要跪下來拜了!!

這個就是福特經銷商得學的, 人家RAV4掛95.9萬, 賣到103~108萬成交.
福特是CG掛99.9萬, 被人嫌比RAV4的95.9萬貴, IIHS還小前撞Poor,
實際成交價搞不好連90萬都不到, 不但附送BLIS和電動尾門給人家,
還多的是北部搶南部的單去賣的, 我真是猜不透福特的銷售手法啊.
那怕我真的買CG, 再把官方配件的TPMS加一加, 爛輪胎換一換,
再補個行車紀錄器和有聲控能力的Garmin都裝好, 連95.9萬都不到啊.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Focus其實也不用跟神車比,現在因為Mazda 3的關係,推出Safety+ 69.9萬款,就是以原本二階車,拔掉2~3個不重要的配備下修而來對抗Mazda 3 4D款的賣壓攻勢。
Mazda 3 4D的策略安排,其實就是得活攻略,它給了些啥,其他品牌只能多給就不能少給,少了,麻煩就跟著來了!
鐵支就晾在那邊。
福特的產品很難安排,因為它的引擎心臟版本真的太多了!
光把對應的心臟和車型及車尾長相的形式分類建表,一堆車業的人看得眼都花了!
1.6NA / 1.0ECO / 1.5ECO / 2.0TDCi又分4D/5D...........
因為動力配置多,產品一拉出來就一坨拉庫了!
就很容易顧此失彼。
加油啊!!

這部分完全同意, 但是動力配置多, 先要做的是取捨.
這次是9個車型, 1.6NA有3個, 1.0ECO有2個, 1.5ECO有2個, 2.0TDCI有2個
我認為根本策略錯誤, 應該是1.6NA有1個, 1.0ECO有2個, 1.5ECO有3個, 2.0TDCI有3個.
如果打算主推ECO引擎, 那1.6NA搭上乾式PS變速箱, 這部分應該先放生,
或是只縮成一個車型, 主打便宜就好.
都已經宣示新引擎科技了, 1.6NA還放3個車型, 而1.5ECO只放2個車型? 那不是拿石頭砸自己腳?
除了1.5ECO旗艦之外, 1.0 ECO/1.5ECO/2.0TDCi這幾個只要把氣囊補上去.
中間再加個1.5ECO五門汽油時尚經典型, 把氣囊, 皮椅, 恆溫空調和BLIS補上去.
2.0TDCI再比較1.5ECO旗艦所有的配備也給個2.0TDCI旗艦, 就幾乎無敵了.
真要完全無敵就再加一個進口的Focus Wagon讓客戶選. Wagon當火力展示用, 賣不賣的動沒差.
今天去南港 SUPERB看的人真的不少.
反觀福特攤位 算是很冷清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前言-在寫這篇前,是...(恕刪)


真是有愛又精闢的見解!直接收藏此文章了,非常期待福大下篇文章的到來!
Mondeo MKV是我買福特的第一部車,每次駕駛都給了我很愉快的心情!當然,每個人心裏都有一臺Wagon啦!Ford你就快快補足產品戰力吧!
阿福的網宅II wrote:
Hybrid車型,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實用價值打折扣,就是後行李箱那個橫置的大電池了!
但Hybrid車都半斤八兩,高速能吃電就得偷笑嚕!
之前公司那台NX,我高速一跑多,油耗變平均13公里/公升,只比之前我開RAV-4從新北到台中,每公里多不到1.........
Hybrid車價卻要比汽油款高,開10年都攤不回本,對於常開高速的人來說,Hybrid僅限市區用途就是自慰用嚕!!
這是福特Mondeo MK5 Hybrid的最大特色。



我是Toyota Prius的車主,因為Mondeo Hybrid跟Prius動力系統系出同源,所以這棟樓有些Hybrid的誤解,我這要講一下。

1.Hybrid無力?不對,那是踩太淺了。
這套系統如果沒有特別調整油門,基本上會分成三段:前段,後段跟Power區。

前段主要是用電為主,你看一些Hybrid試駕出來,電動模式開了二三十%或更多的,都是在這一塊用滑行(P&G中的Glide)達成。
後端則是會啟動引擎,此時引擎會跟馬達一起推動車子,同時引擎還會回充電池。
最後會有一段所謂Power區,此時引擎與馬達會一起全力推動車子導致動力大爆發,其力量與猛度上升幅度,遠遠超過後段。

如果以一般車子的油門方式來踩,大都只會踩到前段或後段初期,然後就覺得:「啊!怎麼這麼無力?」
可別誤會了,其實那只是油門的特性不一樣,請踩到底進Power區試試看

但如果真無法適應,找一下Power mode,然後按下去吧。
這會把剛剛講的三段油門分界區位置做大幅調整,然後會變得很像傳統汽柴油車的油門與動力回饋的反應。


2.高速可以用電沒錯,但終究還是要用油的
mondeo hybrid規格中高速,雖然說可以用電滑行,但還是會很快啟動引擎。
原因是高速的風阻很大,抗組能耗自然會高,P&G循環中ICE(引擎)行程會佔大多數。
那不如一開始就定速下去讓油跟電一起分配使用,這樣反而比較節能,油耗反而會更好。


3.Hybrid高速不省油?那是引擎排氣量的問題...
以油電大宗的Toyota車款來說:
1500跟1800的Prius車系,隨便踩都很省油
如果是2500的Camry/RAV4 Hybrid,那要控制好黃金右腳

啥?3000cc以上?(如國內沒進的Highlander Hybrid)
那跟省油無關...


Prius跟Prius C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雖然說高速相對不省油,但還是很容易在高速公路以破百時速,直接用定速開出22km/L或更好的成績。
(畢竟這兩台,車主自己要說開得很省油的基準線,是一般道路開30km/L這種變態成績起跳....)
同樣1800 cc但變重變大台,Prius α高速照樣能開出20km/L。

但換成Camry Hybrid,馬上就比20km/L要差了。



至於大電池所佔空間,只能說這要看廠商的設計。
像Prius α一樣用鋰電,Toyota卻把他藏到中央扶手去了,然後就生出一款空間很大的5+2出來。
而01站上試駕過的Sienta Hybrid更乾脆,直接做了一款特規超薄大電池,藏到車室底部。
其他有大電池的EV/PHEV,不少也都有神通把大電池藏起來而不影響後車廂的空間。
(但還是有悲劇的,比如說國產Camry Hybrid就是一例)

以上提供參考,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豆豆龍 wrote:
可是我看英國福特有KA...(恕刪)


現在應該亞太有,台灣才有機會引進!XD

JABVince wrote:
我覺得原廠框最好的...(恕刪)


畢竟原廠設計師,比較清楚自家車款這世代的設計語彙!
外場設計師只能設計一些較大眾款!要能匹配上就看機緣了!

venturerotel wrote:
看到SUPERB COMBI...(恕刪)


沒辦法!我們只能喇基!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