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腸一號 wrote:
歐規Mondeo M...(恕刪)
要有柴油款引進!只能靠福特六和!
不然國內要找貿易商願意走歐洲車+柴油,是幾乎不可能!
貿易商連Explorer II 2.0 ECO都弄不太進來嚕!怕送測驗不過!
要搞柴油車幾乎是政府設給國內汽車總代理最大保障的一道安全防線!貿易商是完全沒搞頭!
但要在福特歐洲產能吃緊的現狀,搞柴油車進台灣,不論進口或國產,難度真的越來越高!
加上去喝酒喇賽說的,又得被車測刁!

要有柴油車導入,真的想都不敢想!
現行的140 / 163匹能玩繼續玩就很偷笑嚕!
實在不敢奢望2.0D 200匹動力的版本!

我已經連續好幾週都因為工作,沒辦法開大蟒這台傳統房車!
大多開最新開發的產品車型在中北兩地跑來跑去!
要載貨,沒得選,只能開休旅.............
離傳統房車真的越來越遙遠了!......中大型4米7~8以上的大型房車市場總和越來越萎縮
不是沒道理!!
加上台灣旅遊氛圍興盛,機能性、柴油動力實用價值,還是遠勝一切呀!

阿福的網宅 wrote:
看年底發表就知道六和...(恕刪)
小弟認為最終還是卡在產品的訂價,這個部份六和應該很頭痛
因為台灣的消費者並不完全是看配備或空間再買車(有時候Mark比配備重要很多)神AVYW - BJ4
雖然我也認為還沒買車先考慮賣車(二手價)這個有點不合邏輯
但是在有過幾年換車念頭的假設下又好像必須要考慮進去 ~~~
100 - 150 這個價格帶可買的中.大型房車
車太多了,不只是比馬力扭力還有配備而已
Peugeot 508 134.8萬
VolkswagenPassat 1.8 119.8萬
Subaru Legacy 2.0i 120萬
ToyotaPrius 109.9 - 125.9萬
Toyota Hybrid-G 106.9 - 139.9萬
BMW 2 Series Active Tourer 218i 153萬
Mercedes-Benz B-Class 180 149萬
Mazda Mazda6 氣頂 116.9 2.2D 136.9萬
Honda Accord 129 - 145萬
Audi A3 Sedan 147萬
Škoda Octavia 105.8萬
Peugeot 3008 1.6 120.8 - 143.8萬
Infiniti Q50 2.0T豪華(空車價155左右 - E250引擎)
Volvo S60 T4/D4 豪華(空車入手價低於150)
Volvo V60 D4 豪華(空車入手價介於155-160間)
Lexus IS-300H 豪華(空車入手157左右)
以上以不考慮休旅車款來說
福特必須拿出相對多數的配備+相對低的價錢(就像Focus的策略一樣)

才能在已經快被Camry吃光光的大型房車市佔搶一點點比例 ....

以7月份數據來說 Camry 1451 > Sentra 1.8 1346 > Ford Focus 1.6/2.0/2.0D 1302
真的是太可怕了


馬丁頭的外型確實加分.但是我想這應該不是可以拿出來跟其他比較的主力條件.
要不然產能不足台灣分配到的配額其實太少! 僧多粥少的狀況下其實訂價多高也無所謂 ?
shandelan wrote:
小弟認為最終還是卡在...(恕刪)
說真的~
120~160萬之間的產品!真的會被擠死!
因為高級車品牌!!現在一直往下延伸觸手!
即便連過去都不玩前輪驅動車的BMW~在看到M-Benz前輪驅動車市場大有斬獲!也來嘎一腳了!
形成,保時捷向下擠壓250萬以下的高級車品牌--->
高級車品牌又向下擠壓140~180萬以下的次品牌產品--->
次品牌進口產品向下擠壓80~160萬之間的國民品牌產品---->
國民品牌120~160萬之間產品,幾乎都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很難玩!!
有些高級車次牌,就乾脆放棄,不降價求售,反而一反過去自家產品的價格定位,拉抬40%以上的
價格,少少的賣,毛利拉高先!
國民品牌本田和馬自達都拉高1~2成價差玩過!
不過~~顯然國內市場不能這樣玩!
不然會更加被消費者邊緣化!
很容易導致品牌門市門可羅雀!
最後甚至乏人問津!跌出榜外!

中大型傳統房車這個市場,我只有一個形容--->絕對是個爛餅!要玩贏Camry也相當困難!
最好是別繼續投入玩傳統三箱四門。
突破點,也只有福特六和是否能放膽一搏,才有機會把陳舊的中大型房車市場,攪和攪和,
死水是否能活用,也看產品操作手法了。
LUXGEN也是很好的借鏡!
目前LUXGEN只有休旅車系在市場銷售有所成績,這是相當明顯的!
Sedan 5走中型房車激戰最為激烈白刃作戰地帶,Sedan 5可以說整盤蠻慘!
但產品我覺得它比同級日系車優異很多,看得出LUXGEN在產品底盤上、車體結構上所下的心血
和功夫,但一般消費者也仍不買單,甚至買神車來當跑車,說拿神車玩賽事的天兵也是很多的。
Mondeo MK4,產品也幾乎沒啥太大的問題,相較歷代以來,可以算是相當穩定!
國民車要找到任何一副這麼好的VOLVO S-80雙生車共用前輪驅動底盤,我開這麼多車,包括高檔
車,我還是很迷戀MK4駕乘所能提供的激情感受。
但Sedan市場~真的是過度飽和,沒玩的市場空間。
每個月看銷售報告,幾乎被Toyota完全盤據,其他品牌各個車型,幾乎能賣得動,就明顯僅剩那麼
1~2台掀背車或休旅車。
在消費者能負擔100~160萬以上的價格帶,產品很難是一般25~35歲青年能獨立自己負擔的產品。
完全靠自己獨立走出自己經濟能力能負擔進口價位帶的,消費群大多來到32~40歲以上。
而能捨棄妻小,純粹右腳一拜拚鬥大馬力的,很難是產品的消費重點,它應該只能算是熱血男孩
深埋心裡的副屬點。
過度在廣宣上深化產品大馬力的價值,在廣宣面會覺得有點感傷。
當有了家室、小孩,一切揮霍,總得恢復到原點!也是來到了熱血男孩,得徹底告別內心那個他
的時刻!為了家人自宮右腳都是在所不惜的!

想來想去~
還是只能雙手一攤! 真的很難玩!
如果是我,只會針對35~45歲家庭主夫需要的實用價值來深化產品面向,應該更能體貼這級距消費
者的真實需求性和價值。
唯一缺的,就是慢慢拿回曾經在台銷售第一名的品牌價值和光環。
努力有心做,慢慢,是會催化市場的!
畢竟過去台灣銷售第一是福特,90年代日產三鐵,2000年代迄今TOYOTA天下。
局勢不會是永恆不變。
或許~得要嘗試不同的產品路線來走,才能像LUXGEN U6在跨界車型中,慢慢能有所斬獲!
如果守著既有的東西,避免犯錯,有時是人的問題,不是產品不夠力的問題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