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歐盟的標準是用50gm/km CO2當作獎勵基準,他並不管你是用哪一種哪一種驅動方式,相較之下這個基準才公平吧?
另外,柴油跟汽油的能源密度不一樣這些官員到底清不清楚? 一樣是一公升的油,柴油比汽油重,也有更多的能源可以爆炸,把汽柴油拿來一起用體積比耗能,毫無常識。
既然是為了要節能減碳何不從終端的碳排量計算呢?
若一樣達到相同的油耗標準15km/L,柴油比汽油還重,還排放更多二氧化碳...相較之下"能達到15km/L的汽油車"是更低碳排放,更環保的不是嗎?
變相鼓勵廠商不要精進汽油技術,快去發展柴油是嗎?
很抱歉,台灣只有納智傑一間車廠,其他國產車廠的技術多來自日本,日本沒甚麼柴油引擎,用法令督促台灣的車商只是讓車價變貴= =,更何況他挑的是相對不這麼公平的標準。
看看專業汽車媒體的報導吧:
http://news.u-car.com.tw/23368.html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