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誤導消費者?此Co-Pilot 360根本非彼Co-Pilot 360

看到您說的這些名詞...
懸吊系統,同樣的麥佛遜就有不同結構(例如下支臂型式、材質...);
同樣是四輪驅動,但功能性卻也因車種而有不同差異,例如mitsubishi的S-AWC,在eclipse cross和lancer evo上的也有差異、subaru對稱式SAWD名稱都一樣,但因應各車種或級別而有不同功能...
更不用說AWD、4WD、恆時四輪驅動、適時四輪驅動、智慧型四輪驅動...名詞一大堆,消費者霧煞煞...
DSG也是統稱,有濕式也有乾式、有六速也有七速...
以上說明,並非護航,我也覺得福特這樣做有點把高階CP360拉下水,是不恰當的,但在商言商,消費者也只能多多比較。

assis1123 wrote:
看到這堆護航的我實在...
扭力樑/麥花臣/雙A臂/AWD/DSG等等 那些名詞會讓你混淆嗎?...(恕刪)
gmokkk wrote:
你的回文都可以改來玩...(恕刪)


你現在是在比爛的意思?
我既然標記了迷
就是在說這些人
現在在講福特
我去講別家?是要鬼打牆?
確實東西就不是那樣,這樣還不夠誤導?
買台車可能動輒上百萬
買房也是 甚至破千萬都很正常
不做功課嗎?也是可以
就是多花幾十萬幾百萬去打水漂
況且一台車可能一開就是10年以上
做一次功課 對個配備表 有這麼困難?

這就是你們要的「民主」
卻又要排斥民主社會產生的負面產物
會不會太愛吃自助餐?

每個車都講高剛性車體
我怎麼就覺得國產車實際撞出來就只有Ford能看?
這是護航嗎?在你眼裡看不順眼的都叫做護航?那你是不是黑粉?
自助餐吃成這樣 噁心至極
應該是讓人去展間看車的促銷手法吧
就像很多鞋子買一送一,結果送的一是襪子
空車折15萬,結果5萬是政府舊換新

會因為Co-Pilot 360去看車的,一定問業務相關問題
相信不想吃官司一定都會據實以告是不一樣的系統
再用價格等誘因說服購買

等到真的有業務投機誤導消費者造成糾紛
再來說是欺騙也不遲
我的同事是開Mondeo Wagon, 前陣子也去改了ACC.
但是沒辦法改到跟Focus一模一樣.
我想是不是一樣的問題也發生在Kuga身上?
沒辦法完全完整的把Focus的co-pilot360複製到Kuga身上?

福特這個該炮! 猛烈的炮一下
各位請繼續
一堆人一直在自行腦補co-pilot360 等於 level 2
其他不到level 2的都不能叫co-pilot360
難不成以後到了level 3
你又要來吵就為何不叫co-pilot720 ??
否則也是在誤導消費者??
這麼容易被誤導的真的不適合當人類
R154842 wrote:
不做功課嗎?也是可以
就是多花幾十萬幾百萬去打水漂
況且一台車可能一開就是10年以上
做一次功課 對個配備表 有這麼困難?

這就是你們要的「民主」
卻又要排斥民主社會產生的負面產物
會不會太愛吃自助餐?(恕刪)


就說不要混淆視聽了,你還繼續用這種混淆視聽的方式來講。

做功課理所當然,從頭到尾有任何人說不做的嗎?
但是為什麼要做功課去解析廠商故意模糊的手段?
了解車的配備性能是一回事
廠商故意打迷糊仗是領外一回事
為什麼要混在一起講...
廠商無良是一個主體,消費者努力做功課是另一個主體....
就是因為廠商無良,到處偷拔,創造模糊性的名詞,
消費者才往往事倍功半
混在一起談要幹嘛?

廠商無良不能罵?為什麼?道理在哪裡?

然後,什麼叫只做一次功課....
那是對車子非常了解的人你可以這樣講。
很多人需要用車但不見得那麼了解車,
做了功課還需要反覆檢驗比較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
沒有經常泡在車市的人,
規格表看了一次就都了然於胸了嗎?
同一份規格表我看了十幾次都還不見得記得全貌,
更不用說各大網站多少都有錯標或者各種相近的型號年份小改款,
整個比較起來加上勘誤,我不覺得做一次功課就能完備。

最後,車商無良,你所謂的負面產物。
關民主制度何事?
你意思是專制政權,車商就不敢妄為的意思嗎?


如果你是這個意思,
不就佐證了車商無良這件事存在?
所以上下兩段兜起來,
我就不知道你是在辯護什麼?
assis1123 wrote:
就說不要混淆視聽了,...(恕刪)

我也一直以為tss2.0有level 2
可是我反覆做了功課才發現沒有
green original wrote:
我的同事是開Mond...(恕刪)


Kuga的ACC不能到全速域,AEB不能行人偵測,是絕對的,不是車商不想加,是硬體上的限制



Kuga跟Mondeo,放一起看,後視鏡上方的鏡頭完全不同,Kuga還是前一代的,為了Kuga再多一個名稱,酸民還是有話說

下標題真的是學問,字多沒人看,字少又被人說誤導
assis1123 wrote:


就說不要混淆視聽...

然後,什麼叫只做一次功課....
那是對車子非常了解的人你可以這樣講。
很多人需要用車但不見得那麼了解車,
做了功課還需要反覆檢驗比較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
沒有經常泡在車市的人,
規格表看了一次就都了然於胸了嗎?
同一份規格表我看了十幾次都還不見得記得全貌,
更不用說各大網站多少都有錯標或者各種相近的型號年份小改款,
整個比較起來加上勘誤,我不覺得做一次功課就能完備。


那麻煩你先去打馬自達的Sky activ
Toyota的 TSS 2.0 Lexus LSS 2.0也去打一打
怎麼還有車就只有AEB沒有ACC也敢稱配套?
還有一堆連桿底子的雙A臂 都去打一打
都廣告不實?還是消費者連功課都不想做?
在那邊爭命名 爭概念 這東西能有專利嗎?

 你的問題程度大概就像是問我為什麼姓陳
自助餐挑自己愛吃的又不付錢 噁心至極
還想笑死誰??

誰在混淆視聽? 我說做一次功課 就是買車前去展間拿規配表 了解每一個配備的功能 然後配對自己的需求
很難嗎? 困難在哪裡? 還是說現在的車廠都不給試駕? 或是有你這種網路車評看一看就覺得已經開了好多次該車?
你不會這點都不知道然後沒買過車只會整天在網路上瞎看車評報導吧?
你這種的我看多了啦 還在騎競戰嗎? 還是你買一台車會20年每年都做足功課?
混淆成這樣 有沒有必要? 還扯其他年份? 現在2019年買的到2013的新車嗎?

為什麼要做功課? 你又說做功課理所當然 阿又在那邊為什麼要做功課去解析廠商故意模糊的手段
都可以啊 隨便你啊 你想不想花那一百萬去買自己根本不能接受的產品而已阿
壽險也要做功課 買個高級錶也要做功課 買房更是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可能連路邊吃個滷肉飯都要先清楚知道他們用的油是不是地溝油 就算是店家也不會跟你說我們用地溝油
你人生一路順遂啊? 都不用做功課去解析廠商故意模糊的手段?

還有 你不會幼稚到不知道民主國家 有很大程度的言論自由?
但今天 拜託你先提出Ford廣告不實的違法依據 並且證實屬實
不然我怕你的言論只會是針對某一車廠的誹謗 不實謠言哦
誰比無良車商還要無良 我怕答案會很精彩'

還在那邊事倍功半 你現在是當每個月都固定有超過3000個傻子去買Altis是不是?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