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聽說Focus頂級會改為多連桿???

車重好像變成1455耶?
會不會太重了?
多連桿套件,好像才多20公斤。

PPPlX wrote:
01的新聞說福特六和...(恕刪)
肥仔貓 wrote:
應該會被之前買的人譙...(恕刪)


笑死人 不加價才會被幹譙
到時候再罵不遲吧

joshxfile wrote:
車重好像變成1455...(恕刪)


能源局油耗測試並不是用空車重量,好像本來就有模擬載重了,之前的能源測試就已經是14xx kg了。
原來喔,了解,謝謝,長知識了。
謝謝喇

magic3d wrote:
能源局油耗測試並不是...(恕刪)
Vincent616 wrote:
扭力樑其實不是甚麼大...(恕刪)

每次看有人這樣寫就一肚子氣
沒錯把多連桿改成扭力樑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為了省成本沒錯
但同樣89.9萬
六速變八速自排不用成本嗎?
自動駕駛不用成本嗎?
B&O不用成本嗎?
米其林PS4跑胎不用成本嗎?
還有其他一些零零總總增加的配備都不用成本嗎?
改為多連桿


光是扭力樑就可以吹上天了、接下來就更讓人期待檯面上各大"車評"如何去吹多連桿的Focus、屌打保時捷、腳踹法拉利~


亨利叔叔 wrote:
每次看有人這樣寫就...(恕刪)


看看就好,別太認真。

台灣從上市就是只有扭力樑,就是訂那個價錢,又沒改變。
車媒和車手評測的也只有扭力樑的版本,除了8891跑去大陸對二種懸吊測舒適性差異。
可是呢,酸酸都可以自行腦補後再來酸扭力樑。

車評和一些賽車手幾乎都認為MK4雖然搭扭力樑,但操控仍然相當優異。
酸酸看的不是滋味,就自行把評論腦補為扭力樑不比多連桿差,那導入多連桿就是自打嘴巴。

人家宣傳扭力樑優點,以為只有自己懂車的酸酸就覺得車廠在欺騙大眾。
自行把宣傳腦補為扭力樑比多連桿好,這樣砲起來才夠力道。

車廠沒承認扭力樑是為了省成本,酸酸就覺得偷規格沒降價太可惡了。
如果福特一開始就說為了將售價壓在90萬以下,所以沒多連桿。
酸酸大概也可以拿中國的售價來酸。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未證實的小道消息都可讓這棟樓酸氣衝天。
為酸而酸,一逮到機會就迫不及待的酸。
神車就算了,
馬三?

Fred_BC wrote:
被神車+馬三打到抬...(恕刪)

亨利叔叔 wrote:
每次看有人這樣寫就一肚子氣
沒錯把多連桿改成扭力樑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為了省成本沒錯
但同樣89.9萬
六速變八速自排不用成本嗎?
自動駕駛不用成本嗎?
B&O不用成本嗎?
米其林PS4跑胎不用成本嗎?
還有其他一些零零總總增加的配備都不用成本嗎?...(恕刪)

有啥好氣?

是福特老闆員工股東嗎?

如果都不是

那為何消費者被宰了還要幫廠商數鈔票?



HermesParis wrote:
有啥好氣?是福特老...(恕刪)


因為沒被宰的情況下
反而是一堆不負責的腦捕文吧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