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興趣就直接試駕一圈,躲在銷售據點吹冷氣等人上門沒用,業代給他操下去
代言人也不用找啥大明星,網路上不是有網友分享開福特車遇大車禍,安然無事別車卻慘兮兮嗎,直接找來當代言阿
不是主打安全嗎= =||,最重要的是把油耗數值全部換成美規

再狠一點就辦活動在場地由專業車手載人載記者SHOW ESP如何做動,然後撞擊測試,撞的還要是別牌車(最好是最近很紅那款),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錢給他開下去
維修那部份就是不夠狠,,總公司派人當假客戶突擊檢查阿,出問題的人罰重一點

我的想法
初階:
1. 壯士斷腕砍掉爛據點,並加強好據點的專業性(人)和門面
2. 車款價格要硬不要貴,尤其要嚴格避免自己人流血殺價競爭把整個品牌價值low掉
Ex>自己經營中古與租賃市場把中古車價拉起來也是個好辦法,別蠢到自己把中古價搞爛就是。
基本上中古車經營只求不虧錢就好,賺的是升高的中古車價帶來的品牌價值,
真正獲利則來自於品牌價值提升帶來的新顧客的消費。
中階:
1. 行銷要加強感性訴求(包含業代的know how,連自家產品強在哪都不知道的業代只會自己砍價能用嗎?),
特別是在安全方面(你/妳值得一台更安全的車)
Ex>硼鋼、Follow me home、ESP等看不見的東西的行銷,學學Nissan
2. 矣EcoBoost導入,全車系都可主打省油。
Ex>別再搞啥和大貨車比的教條式廣告了,大眾不會有興趣的,感性!感性!感性!
買車這麼一大筆錢,能選擇的廠牌又多,感性訴求是必須的。100%的理性=不會買車!
進階:
1.引進國外特殊車款,一定要是那種"國內土炮改不出來的"looking
Ex> Wagon款、Kuga、Focus CC。
接單引進不會賠,但這些成天趴趴走的特別車款就是另一種無形的形象廣告。
因為一看就知道是進口車(記得要強烈主打"德國"、"歐洲"原裝進口)
台灣人就愛這一味,我開進口車就希望人家一看就知道:這台德國進口的!
而不會是人家一看就想:改得不錯喔,可惜還是台國產車...(ST車主表示:......)
塔綠斑網軍頭子已成淡水河浮屍,各位綠網軍繼續助紂為虐不怕成下一位?
內文搜尋

X